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請幫我的新書投票選擇適合的書名

請幫我的新書投票選擇適合的書名

經過將近三年的打磨,關於心理成長的新書終於完稿了。這本書我將與新華文軒旗下北京天地出版社合作,計劃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出版,爭取再次為大家奉獻一部精品。

這本書寫作過程中得到了很多讀者的關心和支持,現在想做一個調查,請大家繼續幫忙,選出您覺得喜歡,感覺有閱讀慾望的書名。請在文章最後投票選擇,謝謝大家。

下面是新書前言:

前言

如何改善性格?如何才能堅強?如何面對壓力?如何減少緊張、焦慮?如何能夠擁有平衡的心態?如何做自己情緒和行為的主人?這是大多數成人、青少年都會遇到的困惑,心理成長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學習的功課。

在當下,社會競爭激烈,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常常處於緊張焦慮之中。尤其是近二三十年來,成功學課程在我國逐漸流行,勵志雞湯泛濫,很多中學為了提高分數,也對學生過度勵志。勵志成功學是一柄雙刃劍,雖然激勵作用明顯,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尺度,就容易造成更大的壓力,容易緊張焦慮,難以淡定從容。在這種社會文化氛圍的影響下,很多成人和孩子過於執著、上進、追求完美、勉強自己,各種心理困擾由此而生,心理成長的需求更加迫切。

其實,每個人都一直在尋求心理的成長:嘗試調節自己的心態,試圖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改善自己的性格……只是常常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這是因為沒有掌握合理的方法。

一般人認為心理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只有心理專業人士才能掌握其中的奧妙,所以望而生畏。其實,心理成長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是簡單的,是每個人都可以掌握的,這樣自己就可以解決心理困擾,也可以對親人和朋友有所幫助。

如果父母懂得心理成長的方法和規律,孩子從小得到合理的指導,那麼就更容易擁有健康的心理,為一生的幸福平安奠定堅實的基礎。而父母也是需要成長的,身教的力量是強大的,自身的情緒和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給孩子的心理留下深深的烙印。

我希望能奉獻一本實用、接地氣、可操作性強的心理成長指導用書。我重視實用、有效,所用方法都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所舉事例也都是來自於生活和諮詢,看起來很熟悉、接地氣。希望通過閱讀就可以學會心理調節、成長的方法,成為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心理支持者。所謂大道至簡,深入淺出,我力爭把心理成長的理念和方法用簡潔淺顯的語言表達出來,以便輕鬆地理解和掌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卻常常做不了心理的主人。知道自己不應該緊張焦慮,不應該擔心憂慮,不應該沮喪低落,卻無法自控;知道不應該拖延,不應該發火,不應該追求完美,卻不由自主;對自己的性格不滿意,想變得自信、果斷、有底氣,卻不知道如何改變,找不到開啟心理成長之門的鑰匙。其實心理學早就提供了這把鑰匙——認知療法,可惜以前心理學的研究很少應用到心理成長之中,也不廣為普通大眾所知。

近一百多年來,西方心理諮詢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湧現出豐富的研究成果,不過,整個20世紀心理諮詢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解決心理問題、治療心理疾病,面向的人群也主要是有心理問題和疾病的人,對於普通人如何改變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如何改善性格研究甚少。正因為心理學家在普通人心理成長方面的缺席,很多人不得不通過靈性課程去尋求覺醒和喜悅,而靈性課程的內容有些玄妙神奇,與心理學的科學性還有些距離,所以雖然暫時好像靈光閃現、若有所悟,但是效果有時難以持久。本書專註普通人的心理成長,遠離神秘和玄妙,用心理學的規律、方法幫助普通人改善自己的情緒、行為、性格,獲得幸福。

西方心理學有不少美妙的理論和方法,可以作為心理成長的框架;而傳統文化中又有不少有助於心靈寧靜的智慧,比如道家的順其自然,儒家的中庸之道,禪宗的不二法門等,我試圖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奉獻更適用於中國人心理成長的理念和方法。

這是心理學一個新的領域,所以需要對心理學的理念和方法有所創新和發展,也需要針對常見問題提煉出實用的方法。這些新的理念和方法最初大都是從我個人心理成長的經驗中總結和提煉出來的,通過心理諮詢實踐的檢驗,我發現它們同樣適合於他人,因為心理規律是相似的。當然,每個人情況有所不同,以應用認知療法為例,如何去改變認知沒有標準答案,我會提出一些理念和方法作為參考,但讀者也需要自己去內省和發現。

我的心理成長體系以認知療法為主體,重視情緒在心理中的作用,方法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每個人心理的背後都有一個龐大的認知體系,不同認知之間互相聯繫、互相影響、互相支持,所以,改變需要漸悟。所以,最好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建立起合理的認知體系,這樣事半功倍。另外,孩子的心理與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把本書和《順應心理,孩子更合作》結合起來閱讀,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會有更好的效果。

認知變,世界變。美好人生,從改善認知開始。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維尼老師 的精彩文章:

TAG:維尼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