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明朝的狀元,因為一句話,死後被朱棣誅九族

他是明朝的狀元,因為一句話,死後被朱棣誅九族

根據史料,黃觀的一生,不僅治學嚴謹,而且為官正直。是位有才華、有水平、有能力、有正義感的人。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他的人生軌跡:

黃觀(1364—1402),字瀾伯,又字尚賓,安徽省貴池縣清江金墩人。莆田黃石清浦下墩校書郎黃遠玄孫,儒士黃棣曾孫,貢生黃璋長孫,黃古子。因行貸至池州家貧不能歸,其父黃古贅居貴池上清溪許家,遂從許姓。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黃觀以貢生入太學。同年八月,在南京應鄉試,中舉人,次年應會試,中會元。是年,黃觀復參加由明太祖朱元璋親發策問殿試。他在策論中極力主張「屯兵塞上,且耕且守,來則拒之,去則防之,則可中國元擾,邊境元虞」。從而深得朱元璋的嘉許,取殿試一甲第一名(狀元〉,授翰林院修撰。乃明朝歷史上第一位「連中三元」者。

他之所以取得如此傲人成績,是與他自幼勤奮、治學嚴謹,注重時論,不尚浮文分不開的。他從秀才到狀元,經過六次考試(縣考、府考、院考、鄉試、會試、殿試),均獲第一名,故時人讚譽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給予了極高評價。

洪武二十九年(1396),黃觀升任禮部右侍郎(正二品)。經朝廷恩准遂復原姓。

建文元年(1399),建文帝朱允炆大膽改革舊制,黃觀提拔為右侍中,開始參與重要國事奏議。這期間,燕王朱棣自恃是皇叔身份,態度甚為傲慢,凡是入朝都不肯拜見惠帝。列位朝廷大臣懼怕朱棣的權勢,人人緘口不敢言,唯獨黃觀見狀,當面指出朱棣做法欠妥:「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禮;龍顏垂地,宮中敘叔侄之情」,意思很顯然就是指責朱棣不懂規矩,上朝只能按君臣關係處理,若在朝下再敘叔侄之情不遲,因此讓朱棣懷恨在心。

  所以,到了建文四年,朱棣為推翻建文帝統治,發動「靖難之役」,從北平府(今北京)起兵,直逼南京時,在公布的「文職奸臣」名單里,就把黃觀排在第六名。適逢此時,黃觀正在長江上游督促各地支持建文帝情況,當船行至安慶下游羅剎磯時,收到惠帝已死、燕王已奪權成功做了皇帝的消息,知道大勢己去,就投江自盡了。

可憐的黃觀即便死了,朱棣仍余怒未消,下令誅殺黃氏九族,就連親朋好友也監禁起來,總共連達百餘人。

明朝第一位「連中三元」者黃觀就因為一句話,而不僅被除名,還被迫害致死。朱棣生性殘暴的一面,此事可見一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曾想與明朝和議,崇禎為何拒絕呢?背後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當年朱元璋收到這封暗藏玄機的書信後,竟然選擇終身不出兵日倭!
崇禎殺掉這個人導致明朝滅亡 不是袁崇煥
明朝太監墓中意外發現一行字,專家激動地說:這下老外該閉嘴了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