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館藏欣賞專刊之杭州博物館-青銅器與雜項篇 004期 連載

館藏欣賞專刊之杭州博物館-青銅器與雜項篇 004期 連載

這是杭州博物館館藏展覽的最後一篇(青銅器與雜項)了,大家對杭州博物館還有想要了解的可在評論區留言

杭州博物館-戰國青銅幾何紋平脊劍

長49.1cm。這把戰國青銅劍出土於餘杭區吳山鄉,色澤黑中泛青,有光澤。短臘,斜寬從,厚格呈倒凹字,格兩面各鑄陰陽簡易獸面紋。圓莖,有兩道箍,劍首鑄飾幾何紋。

杭州博物館-東漢青銅神人車馬畫像鏡

直徑19.7cm,厚0.9cm。圓鈕,圓鈕座。四乳釘將紋飾分為四組,一組為東王公,戴冠端坐,神態溫厚親和。兩旁各有三羽人相侍。一組為西王母,戴勝端坐儀態端莊,柔麗慈祥。另二組為六馬駕車。駿馬的矯健馳騁、車後長帛的飄曵,整個畫面通過動和靜的對比,線條奔放和嚴謹的處理,把神人的平靜祥和與車馬的「八駿日行三萬里」的飛騁,表現得淋漓酣暢。

杭州博物館-漢青銅神人神獸鏡

直徑13.6cm,厚0.35cm。此枚漢鏡為圓鈕,圓鈕座,內區鑄四組神人神獸浮雕紋飾;外區相間排列凸起的十個半圓和十個方枚。邊緣內飾一周神禽瑞獸紋,外飾菱形雲紋。

杭州博物館-唐青銅真子飛霜鏡

直徑16.2cm,厚0.6cm。鏡背上方飾雲山日出紋,下方飾有山石池水,一枚碩大的荷葉自池中伸出,上伏一龜,形成鏡鈕及鈕座。左側一片竹林前有一人席地坐於獸皮之上,身著長袍,膝上橫一琴,作彈撫狀,其前置長方几,上有筆、硯、書卷等物。右面一鳳凰展翅抬足作舞蹈狀,鳳上方有果樹兩株。這枚鏡主題紋飾是時人對魏晉時期玄學的重要代表人物嵇康理想世界的形象表述。

杭州博物館-宋銅鎏金菩薩像

高76cm。此件菩薩像出土於杭州見仁里。銅鎏金,表面剝落嚴重。整件器物由背光、菩薩、蓮座三部分構成,可拆卸。尖拱形背光,外沿飾火焰紋,內為二個相對的飛天。菩薩跣足立於仰蓮台上,髮髻高聳,頂部安奉化佛,上身戴項飾、臂釧,下著長裙。菩薩面容端祥秀麗,儀態端莊高雅,神韻慈祥溫和,呈現出雍容華貴、親切溫馨的法相之美。

杭州博物館-南宋招納信寶

徑2.6cm,重5g。2006年由馬定祥家屬捐贈。據《宋史?劉光世傳》載,招納信寶是公元1131年夏季,南宋將領御前巡衛軍都統制兼浙西路安撫大使知鎮江府劉光世在鎮江特鑄的軍用錢幣。招納信寶是在特殊情況下發揮特殊作用的,鑄造量十分有限,與當時同期發行的南宋流通貨幣建炎通寶、紹興通寶相比,數量甚微;再加之其流通區域僅處於長江兩岸,所以流傳至今的真品稀若晨星,十分珍貴。

杭州博物館-元白文「伯畿印章」銅印

1989年杭州老東嶽北部(今杭州市苗圃)鮮於樞墓出土。「伯畿印章」印與「鮮於樞伯畿父」印均銅質、鈕中部穿孔,印面為白文。這兩枚印章為鮮於樞生前用印,收錄於《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一書。鮮於樞(1256—1301年),元代書法家、詩人,晚年客居杭州,文獻記載他死後葬於杭州。其墓室規模不大,隨葬品也是生前喜愛把玩之物,體現了文人墓葬的特點。

杭州博物館-元白文「鮮於樞伯畿父」銅印

杭州博物館-明青銅人物燭台

高64.5cm。1994年杭州市昭慶寺舊址出土。1994年工作人員在清理昭慶寺舊址時,在門口的古井中發現了一批的銅器。這批銅器的出土,填補了杭州銅器史的空白。青銅人物燭台,由插、童子、座組成。童子上身赤裸,佩項飾,背負花口瓶,上插荷葉形燭台,手呈持物狀。下身著裙,足蹬高靴,立於水紋托起的平台上,前方左右各立一瑞獸。人物造型生動寫實,栩栩如生,體現了較高的工藝水平。

杭州博物館-明銅熏爐

通高48.5cm。1944年杭州市昭慶舊址出土。紫銅,方圓形,由蓋、爐身、底座三部分組成。獅形紐蓋,蓋身雕雲龍紋,爐耳及四足均由張口的獅首和捲曲的獅舌構成。足底有榫,可與底座銜接。座頂部陰刻雲龍紋。爐底有二行四字楷書「宣德年制」款。 整體造型和紋飾繁縟華麗,鑄造工藝精緻考究。

杭州博物館-清銘文銅炮

長84.5cm,口徑5cm。銅製,炮身小巧,呈烏黑色。炮身刻有四行銘文:「浙江天省,葆天義徐,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癸開拾叄年,塘棲鎮匠人沈 蘭鑄造。」炮身明確刻有匠人之名,是研究太平天國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杭州博物館-南宋金鋌、金牌

金鋌長11.85cm,寬1.39cm;金牌長1.9cm,寬1.09cm。1999年杭州西湖大道與定安路交叉口出土。我館藏的這些金鋌、金牌成色鮮亮,雙面銘文,金鋌銘文有:「李六郎」、「宋宅西」,「韓四郎」、「十分金」,「河東王二足赤金」,金牌銘文為:「韓四郎」、「十分金」。它們均出土於南宋國都的杭州,對研究我國南宋時期的金銀貨幣流通制度及杭州的地方史有著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

杭州博物館-明鎏金銀蓋罐

通高15.5cm,腹徑17.5cm。杭州凈慈寺出土。 該蓋罐為銀質,帶蓋,鈕為瓶狀,通體並鎏金,裝飾重瓣覆蓮。罐身形似花蕾,塹重瓣仰蓮紋;足向外撇;內環底,外飾一圈覆蓮紋。蓋內壁墨書題記:「萬曆歲在丁未佛道成道日大壑藏並記智覺大師靈骨體。」該蓋罐在凈慈寺出土,從題記可以知道是在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用以安放智覺大師的靈骨的。

杭州博物館-清玉兔朝圓洮河硯

直徑18.5cm,厚3.2cm。這方硯台是洮河硯,圓形,色綠泛灰黃,石質細膩。硯池圓形,硯背浮雕玉兔望月,邊緣銘文一周:「小圓大圓如月盈,其中更孕玉兔形,文房受墨宜管城,宜毫顧處能無情,乾隆御銘。」及「會心不遠」閑章一方。

杭州博物館-清「鹿原」款端硯

長18.5cm,寬15.8cm,厚3.2cm。這方端硯硯面四周裝飾隱起的雲紋,硯池內淺浮雕雲龍紋,硯兩側分別銘「滄門制」、「雲門鄭氏珍藏」長方印。背面淺雕一僧人抱膝坐於織毯上,前置笠、書卷及缽。線條細膩流暢。題:「片石孤雲窺色相,清池皓月印禪心。」這兩句取自唐代李頎的詩。落款:「鹿原」。

杭州博物館-清鷓鴣斑歙硯

長16.3cm,寬14.5cm,厚2cm。這方硯台是歙硯,呈長方圓形,黃褐色。硯面微凹作小圓池,布滿鷓鴣斑。硯背刻小楷銘文,銘曰:「鷓鴣鷓鴣,古為徙枕,經葄史,德不孤,文字因緣在斯乎。甲戌小常年阜亭識於新安官舍。四硯齋第二品。」

杭州博物館-清「古松齋」殘荷端硯

長23cm,寬18cm,厚3.9cm。這方端硯因就石材原來的形狀被雕成殘荷樣,墨池由荷葉包卷而成。硯的背面雕出荷葉的莖根、葉脈,並刻篆體「古松齋」款。整方硯台造型逼真自然。

杭州博物館-清紫檀筆筒

高23.7cm,口徑21cm。這件筆筒的材質是紫檀木,圓筒形,三矮足,筒身素麵,口、底部邊沿起棱,造型簡練端莊。筆筒是中國古代除筆、墨、紙、硯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為筒狀盛筆的器皿,多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對簡單,沒有大的變化。材質卻頗為豐富,有竹、瓷、木、銅、象牙、玉、水晶、端石、漆等。從裝飾方法上看,有刻、鏤、雕、繪等。

杭州博物館-清珊瑚童子飾件

.長4.95cm,寬2.5cm,厚1.7cm。紅珊瑚材質,色澤溫潤明麗。童子蜷腿倚枕而卧,面帶微笑,彷彿置身美夢中,生動可愛。衣褶線條圓潤舒暢,立體感強,雕琢精美。

杭州博物館-清象牙三星擺件

長44.5cm。象牙質地,色嫩黃。依象牙形狀雕成。壽星右手持仗,左手托桃,壽眉如彎月,長須飄飄,衣著富貴,上有「富、祿」字樣。壽星周邊鏤雕仙童騎鹿獻桃圖及蝙蝠、葫蘆等圖案,展現了富、祿、壽的吉祥主題。

本文所有圖文均由小編親自采編,同時這也是館藏展品展示的第三期,文章不定期連載,歡迎訂閱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古藏機 的精彩文章:

館藏欣賞專刊之杭州博物館-字畫篇 003期 連載
書聖西去灑墨人間,群雄爭相只為一觀
曾多少人對它如痴如醉,傾盡家財也要擁有一二

TAG:萬古藏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