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洞房時,讓年輕小伙「聽房」的習俗是怎麼傳下來的?

古代洞房時,讓年輕小伙「聽房」的習俗是怎麼傳下來的?

古時婚禮晚飯後,同輩的親戚朋友陸續來到洞房,這就意味著"鬧洞房"開始了,鬧洞房方式多樣,與親戚朋友們的喜好、文化高低、見識多少有密切聯繫。在鬧洞房中途,新郎新娘還要吃一頓飯,飯名叫拌湯(俗稱疙瘩湯),意喻兒孫滿湯(堂),大嫂在往鍋里拌麵疙瘩時同著新娘還要念念有詞:"一攪兩攪,兒多汝(指女兒)少(農村重男輕女思想);三攪四攪,兒能(方言:意聰明)汝巧;五攪六攪,越活越好;七攪八攪,兒孫滿堂;九攪十攪,白頭到老"。

古代洞房時,讓年輕小伙「聽房」的習俗是怎麼傳下來的?

鬧新房和聽房都是祖國的婚俗文化傳統,各地大同小異。鬧新房沒有什麼,鬧鬧而已,過分者有出人命的。聽房就有料了,在鬧完新房後,有好事的後生(也不全是後生,家鄉有結婚三天無大小之說)躲在窗下偷聽,對聽到的動靜和支言片語作為茶餘飯後的笑料。

在半夜時分,新郎新娘又要吃第三頓飯了,這頓飯意味著鬧洞房的結束。第三頓飯是水餃,水餃在包餡時,新郎的母親會偷偷在餡中放一枚小銅錢,意喻"錢到福到",新郎新娘誰吃到銅錢誰就是有福者。後有表兄弟們好事,在包餃子時,偷偷把鹽、辣椒、調料面等分別包在餃子里,然後坐看新娘出洋相。飯後就寢,要好的朋友又悄悄來到洞房前守夜,即"聽房",俗稱"聽門子"。如真有守一夜者,清早,新郎的父母還要予以犒勞。如遇雨雪天,聽門者無法上門時,新郎的母親還得在半夜拿一把掃帚立在洞房門口,冒名"聽門"者。據傳說,新婚之夜,無人"聽房",有礙於後。

古代洞房時,讓年輕小伙「聽房」的習俗是怎麼傳下來的?

總的來說:農村「聽房」習俗的由來是這樣的:

1、家人圖個吉利,比如沒有聽房的人會在門口放把掃耙。

2、看看夫妻行沒行房。

3、一般聽房的人都是小年輕,學學經驗。

4、夫妻行房,小夥子聽房,宣告這個夫妻之名坐實,夫妻間的趣事會迅速傳開來。

5、聽房增加這家人的人緣和人氣,預示著這家人「人丁興旺」。

古代洞房時,讓年輕小伙「聽房」的習俗是怎麼傳下來的?

「聽房」,這是一種古老的習俗,流傳現在幾千年了。這是一種落後愚昧的習俗,應該摒棄,偷窺新婚夫婦隱私,以此取樂,輕了,這是滿足空虛無聊的心理,重一點,這是一種違法行為。現在,很多地方鬧喜,對新郎新娘乃至公公採取過火行為,輕的人身侮辱,重的違法犯罪,應該取締。當然,現代文明程度逐步提高,法治意識逐漸增強,這些愚味落後行為逐步減少。

備註: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史前文明未解之謎 地球上最神秘的六大遺迹!
為何清朝的朧月、溫宜的稱謂是明朝的公主而不是格格?
樂不思蜀的劉禪墓地有多寒酸?盜墓賊不願光顧
揭距今2800年的西周雞蛋:竟出土於墓葬之中

TAG: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