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後,日本為啥給一位印度人立碑紀念?真相令人憤怒!

二戰後,日本為啥給一位印度人立碑紀念?真相令人憤怒!

二戰中,印度這個國家也是間接的參與其中了,因為在英國、德國、日本、義大利的軍隊有,到處都能看到印度人的身影。同時為四國效力,恐怕在整個二戰時期也實屬罕見。

由於,這些各為其主的印度人,他們的戰鬥力幾乎上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很少有關於印度軍英勇表現的史料記載,更別提什麼「可歌可泣」的人物了。

所以印度國內沒有什麼戰時知名度很高的人,因為沒有可比性,即使有所作為國內也不會聲名鵲起。但是其中有一位印度人,日本右翼分子甚至在靖國神社內為他立了石碑,這也是唯一一座外國人紀念碑。

此人就是拉達賓諾德·巴爾,一名印度法學者、律師。二戰後,日本投降簽署了《波茨坦公告》的要求,麥克阿瑟作為駐日最高統帥接管日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同盟國的授權下也在東京成立。

主要對28位甲級戰犯進行審理包括東條英機、廣田弘毅。但是,在法官的選擇上,同盟國卻出現了分歧。因為作為勝利國的姿態,誰都想參與此次審判,從中獲得利益。

本來聯合國想安排9名法官,但是英國非要讓自己的殖民地印度納入其中,其他戰勝國自然不滿,於是爭執不休。距離開庭還還剩下一個禮拜,美國才同意英國的要求,但是美國也提了將自己的殖民地菲律賓加入進來。

就這樣參與庭審的法官從9人增加到了11人。在這個過程中,印度方最終以「法官臨時缺員」的理由將拉達賓諾德·巴爾推選出來,趕赴日本參與庭審,此時東京審判已經開始了兩周之久了。

不過這個印度法官很快適應了,但是他卻逐漸演變成一個十足的「親日派」。在11名法官中,他是唯一一位堅稱日本戰犯「全員無罪論」。他擬定了1300頁的意見書,自始至終都在為日本人辯護,他是這樣說道:

「日本發動侵略戰爭是事實,但這僅僅是一個國家的行為,國際法只適用於國家,而對個人無效,因而這些日本戰法都是『無辜者』,他們需要承擔的僅僅是道德上的譴責,並沒有任何法律上的責任。」

中國法官梅汝璈曾在事後回憶說,這人很是古怪,他似乎將庭審當成自己的一場個人表演,他不願和別人交流,卻愛在法庭上與其他法官爭執。印度外交部主動發布告示與巴爾撇清關係,並一再要求他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再給本國抹黑。

巴爾置之不理,依然在庭審上口若懸河。在審判南京大屠殺罪魁禍首松井石根時,巴爾急於為其「洗白」,聲稱當時的松井石根已經大病在身,行為能力有所限制,不應該受到審判。這種荒謬的言論當然不會被通過的。

對於這樣一位不分青紅皂白的印度法官世人不解,人們更願意將他當作一個東京審判庭上一個笑料、跳樑小丑。但是,作為失敗的日本,對巴爾的行為極其的感激涕零,巴爾瞬間成了日本右翼口中的「英雄」、「正義之士」,還頒發勳章「感謝」他為「和平運動中做出的貢獻」。

估計連巴爾做夢都想不到,在自己死後的幾十年後還能淪為日本逃避責任、掩蓋戰爭罪行的工具。1975年,日本人在巴爾死後的第8年,建立了一處巴爾紀念館,2005年又修建了「巴爾顯彰碑」。真是可笑又可恨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書奇說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對此人的器重,除了戴笠無人能比,為何親自下令暗殺?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林彪犧牲20年後,墓前跪了一個人
紫禁城冷宮有三口井,管理員不肯說,他的兒子道出了一個秘密
汪東興等住進中南海後,他們的子女都在哪?真的很不容易
陳伯達為啥晚年說:「我的一生是一個悲劇」?他兒子這樣評價

TAG:史書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