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算一筆賬,告訴你全職媽媽的價值有多高

算一筆賬,告訴你全職媽媽的價值有多高

本期話題擔當

熊媽:「出軌率最高的是全職媽媽」?!這調查誰做的,你站出來,我想跟你聊聊。

01

前幾天一次晚飯後,忙完所有家務已累得渾身無力,我倚在沙發上半開玩笑地喊著「腰酸背痛腿抽筋了」,女兒見狀湊過來懂事地用小拳頭幫我捶背,我正享受著付出全部心血經營得來的夫賢子孝、安寧祥和的家庭生活,在一旁刷手機的老公卻幽幽地吐出一句:整天在家還累,洗個衣服做個飯,喂個孩子遛個狗,無憂無慮無壓力,你這是提前過上了退休生活啊。」

老公從沒說過這樣的話,今天不知是哪根筋不對,我正要質問,老公把手機遞到我面前。我接過來一看,頓時又好氣又好笑,原來,老公就是被這麼一組調查數據搞得陰陽怪氣......

一篇文章中曝出了一份所謂的《2017年上半年離婚大數據》,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離婚率最高的城市依次為北上深廣,排在「不良嗜好」、「婆媳不睦」、「性格不合」、「家庭暴力」等原因之前,導致離婚的首要因素是「一方出軌」。

文章指出,在女性中,出軌率最高的職業竟然是全職媽媽,還指出有一半以上的女性出軌是為了尋求激情......

萬萬沒想到,一組真實性尚且有待探討的數據竟讓平日里理智的老公變得不淡定。隨手一搜,這組數據還被不少文章轉載引用,其中不乏一些權威媒體。

如果說,用這樣的數字和字眼做出的統計,還只是拐彎抹角地歧視全職媽媽,含沙射影暗諷全職媽媽有錢有閑,只能用出軌排解無聊的生活,那麼網友的評論則是毫不留情的毀了我的三觀。

面對這樣的不公,也有勢單力薄的媽媽網友忿忿不平,「成天忙得都沒時間鼓搗自己,不是收拾孩子就是打掃衛生,不出門就一副黃臉婆樣,去哪出軌?!」

02

我身邊的全職媽媽朋友們,每天都能收到類似這樣的「問候」:

你不就在家帶帶孩子嗎?

你整天待在家裡多清閑啊!

你不用上班沒壓力多舒服啊!

你不掙錢還總是花錢!

你沒收入,都是靠男人養著!

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的妹妹說過這樣一段話:「你看到過哪個家庭主婦越過越好啊,沒有的,都是越過越悲哀......」這可能是全職媽媽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很多人對全職媽媽都有偏見,「不自立」、「好吃懶做」、「土」、「跟不上時代」、「沒有價值」......

03

在《2016年中國女性、職業與幸福感白皮書》中,有一項涉及「理想工作」的因素,通過這個問題的統計結果,我們不難發現,婚姻和生育改變了女性追求事業的方式:女性結婚生子後,「理想工作」的重要標準變成了「穩定性」和「時間的靈活性」。

就業市場如此激烈,加班和職位變動幾乎是家常便飯,而注重「穩定性」和「靈活的時間」往往就意味著「被淘汰」的結局。

看到了吧,天下有多少傻女人,集千嬌萬寵長大,名校畢業,工作優越,卻為了家庭放棄所有,甘願犧牲,龜縮在廚房和洗衣機之間消磨生命。

如果說,中國女性是這個時代的矛盾綜合體,既崇尚自由又甘心回歸家庭;上一秒還在喋喋不休錙銖必較,下一秒就能為了家人奉獻自我;不可理解又無可奈何......

那麼,全職媽媽就是痛苦掙扎後衝破矛盾,和職場上衝鋒陷陣的自己作別,換上休閑裝在家相夫教子的忍者。

04

在中國,「全職媽媽」=「家庭婦女」,是被妖魔化的名詞。

有網友說,在他小時候,「家庭婦女」是句罵人話,指人庸俗淺陋,而且還長得丑。

就算直至「思想解放」的現在,

社會新聞中家庭主婦是因為與社會脫節頻頻被騙或者發現丈夫出軌後的過激行為而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

自媒體是「口紅我自己買,你給我愛就行」、「經濟獨立,是女人最好的資本」的論調;

熱門電視劇中,家庭主婦的下場通常是老公出軌、被掃地出門的悲劇;

在中國,家庭主婦對家庭貢獻最大,家庭地位卻極低;

生活上知識面寬廣,卻被指與社會脫軌;

賺錢的多少決定了地位的高低,而不是貢獻的多少。

在知乎搜索關鍵詞「家庭主婦」,搜到的問題幾乎都充滿了戰戰兢兢的恐懼:

在中國,「家庭主婦」是一個不可或缺但又被邊緣化的存在。我們非常重視家庭價值,但對於家庭中價值最高的家庭主婦的認可,卻很低。

在制度上,只能依仗老公的愛情和責任心,幾乎沒有別的保障。

而在文化上,一提起「家庭婦女」,總是和「沒見識」「潑婦」「黃臉婆」等等一系列讓人不愉快的詞聯繫在一起。

《奇葩說》曾經有一期的辯論題目就是「高學歷女生做全職太太是不是浪費」,我相信你一定不是第一次看到或聽說這個辯題。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爭論,追其根源就是大部分人一貫賦予全職太太「低學歷」、「平庸」、「世俗」、「邋遢」等標籤而導致社會對全職太太的誤解,卻很少有人願意承認,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做好一個全職太太。

05

有人總結中國女性的四大悲劇:當媽式擇偶、保姆式妻子、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

每一個悲劇,字字都直指很多男人在家庭中的失職。

有些男人說,男人不顧家是因為要在外面打拚,要養妻子養孩子,沒有精力把時間放在家庭上。我想問,能放下手中刷不停的手機和打不完的遊戲再說這話嗎?

也有男人說,家務活都是小事。而恰恰是這些小事,就是最磨人的事。

試想一下,老公翹著腿坐在沙發上玩手機,襪子丟在一旁,地上一片狼藉,孩子坐在一堆凌亂的玩具中哭鬧,一大一小都在等著女人做飯。女人做好了飯,又開始拖地、洗衣服、給孩子輔導功課……

某個珠寶品牌曾發布一則廣告:

夢想當舞蹈家的女主角放棄夢想成為全職媽媽,相夫教子伺候公婆,換來男主角夢想實現人生圓滿。

GIF/2026K

最後出現的廣告語是「有一種幸福叫做付出」。

這則廣告引起了很多爭議,反對的網友說:這則廣告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有人付出」而在於「歌頌付出」。

而我想說,有一種幸福叫做付出之後得到尊重和理解。

人們常讚譽「偉大的母愛」,但也正是這種讚譽,將女性牢牢固定在操持家務和照顧孩子之中,很多女性都在這種讚譽中身陷自我犧牲的溫柔鄉,在無私奉獻的讚美聲中失去社會發展的空間。

06

如果了解國外全職媽媽的社會地位,你就會知道為什麼說全職媽媽也是一種職業了,不僅受尊敬,賺得也不比上班少!

1.日本:比上班族待遇更好

我們都知道,日本社會崇尚「男主外,女主內」。無論再優秀的女人一旦結婚,全職在家的可能性很大,但這並不代表社會地位降低,這和日本的福利待遇分不開。上班族要繳納稅款,而全職媽媽不但不交,還可以享受全額社保,到了65歲以後,不管上沒上過班,都可以不繳納保險金就能享受社會保險的待遇和國民年金。

2.韓國:提供課程培訓及獎金

在韓國,政府部門會向全職媽媽們提供攝影、法律等課程,培養民間監督員,舉報違法行為,並每次支付給她們最低5萬韓幣(約300元人民幣)獎金。(是不是有點像中國社區的居委會大媽)

3.美國:一人上班全家享福

經濟實力比較強的美國,全職媽媽屬於一個正式的職業範疇,政府制定了完備的政策維護和穩定的福利保證,賦予媽媽們應有的尊重和位置。全職媽媽不需要交納社保退休金,但是在她到達退休年齡時,仍然能夠領取配偶退休金的一半,每年還可以享受一定的免稅優惠。並且,只需家庭中有一人工作,妻子和不滿18歲的孩子都能夠享用醫療保險。

4.德國:政府每月發放工資

德國已經把家務納為社會工作一部分,所以政府會給全職太太穩定薪水,每個月為300歐元。不僅如此,家中有全職媽媽,她們的老公還能享受優惠稅。兩樣加在一起,全職媽媽在德國能從政府那裡最多能享受到1000歐補貼,相當於八千多人民幣。

5.丹麥&瑞典:老爸帶娃

像瑞典,丹麥一些北歐國家的全職媽媽應該是最幸福的,因為她們都有一位稱職的奶爸助手。真可謂「你負責帶娃,我負責絕代風華。」馬路上隨處可見推著嬰兒車、抱著孩子的都是奶爸們。這些國家的男人非常樂於照顧孩子,餵奶、換尿布幾乎是每個超級奶爸都會做的事情。

舉這麼多例子,並不是想做對比,畢竟國情不同,只是想證明,全職媽媽也是神聖而偉大的職業,需要認可和正視。

07

對於全職媽媽來說,最心塞的不是辛苦得不到回報,而是根本就沒有受到正視,甚至總是被透過有色眼鏡窺見。

那天老公點燃了導火索後,我找到了之前有人算過的一筆賬擺在他面前。

作為媽媽,主要承擔以下幾類工作:

1、家政:處理家務(買菜/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等)。

市面月薪:3000元/月;

2、育兒嫂:照顧孩子(喂飯/哄睡/叫起床/幫忙洗漱/醒了隨時照顧等)。

市面月薪:4000元/月;

3、教師:陪孩子玩耍(外出玩耍/遊戲/講故事/性格培養等),輔導功課。

工作內容:家政,育兒嫂,教師

市面月薪:3000+4000+4000+3000=14,000元/月

工作時長:3年(到孩子3歲上幼兒園)

總計薪水:14,000元/月×12月×3年=504,000元

接著,開始做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看吧,我作為一個全職媽媽,以市場上的最低價格計算,月收入尚且這麼高,而我投入的感情和愛怎麼用金錢計算呢?可是,就因為我出於母親的本能,做的這些都是無償的,我創造的價值和付出就要被無情忽視掉嗎?

全職媽媽是現代複合型人才。雖然身在家中,卻一人獨當多面,兼顧著管家、廚師、清潔工、老師、護士、保姆等多重社會職業角色,尤其是優秀的全職媽媽,不僅是管理家庭的後勤保障基地,也是經營家庭幸福和諧生活的CEO!

一串連珠炮,打得老公啞口無言,目瞪口呆,默默地放下手機去廚房洗水果了......

08

其實,贏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自尊。

婚姻中,夫妻雙方應該達成共識,不論是誰在家照顧孩子和在外獲取經濟來源,二者對於家庭的貢獻是平等的,只是不同的分工。

一個家庭的幸福是需要家庭成員共同來創造的,如果大家能正視起全職媽媽的付出,全職媽媽們會更有成就感。至於「工資」嘛,看著給吧,如果媽媽們太現實太較真兒,恐怕沒幾位「大老闆」能支付得起這樣的「報酬」。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瞧這熊孩子 的精彩文章:

不想讓孩子當漂二代的父母,還有退路嗎?
背蔥哥、被勸退、中國好同桌,你想像不到的開學第一天
千呼萬喚始出來,終於等到把學開
家長帶孩子坐飛機「逃票」,是真無知還是假縱容?
爸媽離婚了,孩子跟誰就看這幾個指標

TAG:瞧這熊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