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者無疆·穿越塞外-匈奴生存遷徙地

行者無疆·穿越塞外-匈奴生存遷徙地

開始今天的更新前,先說說個人針對公眾號更新本人的想法吧!本人出行的目的不是為了哪個人,更不是為了哪群人,大家也不要思想綁架,我還是隨性而行,要不然也就不會有這次旅行,也不會有以前的很多次旅行,公眾號是個好東西,更新公眾號為了更多的朋友能和我一起分享我的見聞,美景!能讓更多的喜歡旅行的人與我有一個交流的平台!後期我會以遊記或者寫實形式發布我以前的很多的旅行,以及後期將要開始的旅行!同時也謝謝大家的關注。

1、公眾號現在已開通留言評論功能,大家可以在文章評論區自由發言!除惡意語言攻擊,涉及國家政治,反動等非法言論,絕對不會刪除評論!

2、 公眾號已開通打賞(讚賞)功能,有對我的遊記和文章有共鳴的老鐵們可以根據共鳴程度進行打賞,聲明:我不會進行任何形式的索取打賞!一切以大家的認可為初衷!

3、 轉載聲明功能已實現,大家可以申請轉載和協助我推動更多朋友的關注!謝謝!

致歉:11號沒有更新是因為到達蘭州已經晚上12點多,吃飯、洗漱等完畢已經1點半,另外持續的海拔落差導致耳朵聽不清,挺難受,就沒有更新。

突然想起個小事情,有關注我的兄弟問我經常出行,都是旅行包,衣服很容易皺巴巴,怎麼解決!我發兩張我的做法吧!

衣服都是對摺後打捲兒依次放置到背包,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褶皺,同時更多的利用有限的背包空間。出行盡量攜帶抗皺能力更強的衝鋒衣褲,速乾衣庫吧!

繼續更新這兩天的內容吧!

2017年9月11日

德令哈-蘭州 715公里 晴

今天計划去看看茶卡鹽湖和青海湖,茶卡鹽湖以前就從網路上聽說名不符實,天空之鏡之稱言過其實!所以就抱著走馬觀花的態度去的,既然路過,一定要看看能名不符實到什麼程度。

直接上圖,我的手機自帶魔性功能!

實際沒有照片這麼漂亮,想去看看的老鐵們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鹽湖的含鹽量還是很高,當地人想吃粗鹽應該不用花錢,隨地都可以摳幾塊大鹽塊兒!下了一趟水,上來滿腿都是鹽巴!殺菌消毒功效強勁!有腳氣的一定要下水。

這次茶卡鹽湖唯一的好處是沒坐交通工具從入口到湖心往返15000步,算是鍛煉減肥了!

看完並不如鏡的鹽湖後直殺青海湖。青海湖我還是給大家複製粘貼讓大家科普下吧!省的有的老鐵太懶不去自行百度!

青海湖位於西寧以西大約130km處(109國道),周長360km,面積4400km2,湖面海拔為3260m,是我國最大的內陸高原湖泊。同時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曾被預言成為第二個羅布泊,如今湖面積的擴張比太湖大,成為中國最大的湖泊。近年來,這裡已經成為避暑首選,在7、8月份日平均氣溫也只有15度左右,此時是青海湖最美之時,湖畔的油菜花競相綻放,碧波萬頃的湛藍外圍散布著金燦燦的亮黃,高山牧場的野花五彩繽紛,如綢似錦,數不盡的牛羊膘肥體壯,點綴其間,景色絕對可以稱讚登頂。

既然都說的這麼牛X了,那就用我的魔性手機放幾張魔性照片吧!

這是整個青海湖二郎劍景區的整體圖和局部圖,油畫般的感覺!青海湖給我三個感覺,真大!真藍!真清!美輪美奐!

ps:青海湖還有個鳥島景區,由於時間關係沒有去看,也就沒有發言權了!以後大家有去的可以聯繫我在公眾號以你的名義進行更新!

華為手機真的好!總能拍出我想要的感覺!,所以同行的兄弟說我的手機自帶魔性功能!

離開青海湖已經18點多,趕到蘭州還有365公里,實際需要6個小時多。到達已經12點多,由於從3200多米急劇下降海拔到1500米,中途兄弟開車,我還眯了一會,導致耳朵難受,累並痛著,隨便吃一碗酸湯水餃,睡覺!

2017年9月12日

蘭州-延安 740公里 晴

今天是趕路的一天,風景大家已經審美疲勞。就不發了。發張晚飯的燉羊肉+蕎面吧!美滋滋!

說說匈奴吧!

今天到達陝北地區延安,將是匈奴生存地遷徙過程中最邊緣地帶,只有很少量戰爭遺留的匈奴進行當地融合,匈奴生存遷徙地穿越基本到此為止,告一段落。來講述下匈奴的大致情況!

一、歷史淵源

匈奴是我國北方一個相當古老的民族,又叫「胡」。一句古詩說的就是匈奴: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其先民據說是來自黃帝時期北方的鬼方等部落,在戰國時期,活動在內蒙古和陰山一帶原本互不相統屬的一些部落。經過戰爭、結盟組成新的一個種族——匈奴族,並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國王成為單于。

匈奴於公元前4世紀開始和中原戰國時期的趙燕秦交兵。

2.秦國統一六國以後,修築長城,使蒙恬將兵御北,主要對付的就是匈奴。

漢武帝時期,開始了對匈奴人大的反擊,經過三場規模宏大的反擊戰役後,匈奴政權幾乎已經崩潰。

三大反擊:

第一次反擊:

公元前一二七年,匈奴貴族集結大量兵力,進犯漢朝的上谷、漁陽,殺遼西太守,俘兩千餘人。為此,自文景之治以來養精蓄銳多年的大漢帝國採取了果斷的回應,漢武帝即派年輕將領衛青統率大軍自雲中向西迂迴,進攻久為匈奴盤踞的河南地。漢軍以閃電之戰術,先發制人,突襲匈奴,擊敗了匈奴白羊王、樓煩王,收復秦時大將蒙恬開闢的河南地,建立朔方郡,從關中移民十多萬到此屯田戍邊,由此不僅控制了河套地區,而且解除了匈奴騎兵對漢都長安的威脅。在此期間,衛青曾先後七次擊退匈奴入侵,制止了匈奴貴族的掠奪,保衛了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鑒於衛青的戰功,漢武帝派特使奉大將軍印授予衛青,由其統率所有抗擊匈奴的漢軍。

第二次反擊:

公元前一二一年,漢武帝派年輕的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領精兵萬騎,自隴西兩次出擊,一次逾焉支山(在今甘肅山丹縣),一次逾祁連山(今甘肅境內)賓士千餘里,數敗匈奴騎兵,計斬獲匈奴四萬餘人,迫使匈奴渾邪王殺掉休屠王,領數萬人來降。漢王朝便將他們安置在隴西、北地、上郡、朔方、雲中五郡的塞外,號稱五屬國。自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切斷了匈奴與羌人的聯繫,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為遠東的中國與西方的歐洲在文化經濟的交流上準備了必要的條件。霍去病前後六次擊退匈奴進犯,戰功卓著,不讓其舅衛青,由是受到漢武帝的寵信與重用。

第三次反擊:

公元前一一九年,此次出兵是歷來規模最大的,遠征漠北,為漢朝與匈奴的大決戰。漢武帝徵調了大量兵士,令衛青、霍去病各領騎兵五萬人、步兵十萬人及馬十四萬匹,分道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部隊。衛青率西路漢軍出定襄,渡過沙漠千餘里,與匈奴單于交戰。衛青立即以戰車「自環為營」,並指揮五千精銳騎兵向匈奴陣地衝殺,先發制人。匈奴亦派一萬騎兵向漢軍猛攻。雙方激戰終日,飛沙走石撲面而來,兩軍陣容都分不清,仍互相拼殺搏鬥。最後,衛青派出兩支輕騎兵,分左右兩翼迂迴包抄單于,單于遂敗退,率領數百親騎突圍逃走,漢軍則追至窴顏山趙信城。霍去病也率東路漢軍出代郡塞外兩千餘里與匈奴左賢王接戰。漢騎兵衝殺勇猛,連續作戰,徹底打敗了匈奴東部兵,捕俘匈奴酋長八十三人,斬獲七萬餘人。左賢王率殘部潰逃,霍去病猛追不舍,直至狼居胥山才勝利回師——此即後來辛棄疾所說之「封狼居胥」也。這次大戰匈奴損失八、九萬人,大漠以南,再無匈奴之「王庭」。漢軍也死了數萬人,馬十多萬匹。總之,雙方都損失嚴重。可是,漢軍勝了,匈奴卻敗了。從此,匈奴遠遁,塞北漠南不復有單于政權,匈奴已是「牧馬中原空有夢」了!

從此匈奴人從河套地區徹底消失,主要遷徙到河西走廊、新疆東部。

3.公元前46年,匈奴部一分為二,南匈奴歸順漢朝,北匈奴經過幾次戰鬥,徹底離開了中國國土,現在的匈牙利可能就是他們的後裔。

4.後來南北朝時期幾個少數民族政權,比如「前趙」,「北涼」,「夏」都是其部落迴光返照式的勃興,當然失敗的也很快。從此,匈奴的名字也就消失了,融入漢族、蒙古等民族中去了。

我們不去評判歷史的對錯,不去追溯歷史的革新,更不去探討什麼後裔族人,我只是追隨他們曾經戰鬥拼殺、逃亡的路徑,去看看現在的風景!走走我們自己的路!

明天後天兩天,主要趕路返回天津,沿途會順路看看壺口瀑布、平遙古城啦等一些沒有去過或者還想再去的景點。

謝謝大家的持續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段子手說的根本不會發生:看懂IPHoneX的面容ID
蘋果十周年發布會,我只看到了「國貨當自強」
順便送上模卡的滿滿乾貨
生命的隱忍,浸透女人的溫柔
IPHONE十年 不忘初心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