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為人中正 不偏不倚:用「中庸」觀照現實

為人中正 不偏不倚:用「中庸」觀照現實

中庸是儒家關於個人修養與社會治理的基本價值理論,亦稱中庸之道。

中庸是中華民族的獨特創造,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基因。

中庸的定義是什麼?究竟有什麼理論和實踐價值?對此,很多大儒都給出過自己的解讀。

東漢鄭玄說:「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

北宋程頤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南宋朱熹說:「中者,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歸結起來,中庸是指為人居於中正之道,不偏不斜,以自然的純正人性提高自身修養、對待萬事萬物。

當然,中庸思想曾被一些封建統治者篡改,強於治民,弱於治官。

但這不是中庸本身的錯,而是統治者的階級立場使然。中庸本身的價值和功用始終閃耀著睿智的光芒。

今天,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發掘中庸的思想內核及其對現實生活的啟示。

嚴以律己

中庸是人們修養的一種境界。

人的修養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中庸之道認為,人的修養貴在堅持,貴在嚴以律己,時時處處都要符合中正、中和之道。

《中庸》說:「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有志者必慎獨,即便在隱微之處,仍然堅守中庸之道。

清代戴震說:「性之欲之,不可無節也;節而不過,則依乎天理。」

這是為人性中合理的慾望和需求正名。慾望和需求只要有節制,符合中庸之道,也就符合天理大道。

嚴以律己是中庸的起點,一個人從自己的道德品行和精神追求出發,向內不斷自省,對外持續踐行信念,才有可能達到中庸境界。

精誠至誠

中庸的樞要在於「誠」。

《中庸》認為天之所以為天,是因為天庄穆巋然,永遠是誠、純的化身。君子應秉承天道而行。

《中庸》提出「誠」「明」之論,認為自然的「誠」「明」是天性;人為使他人明白「誠」是教育。

天道與人性合而為一、化育相參,就是「誠」。

偏於一隅,持一技之長而樂守不移的人,也可謂之「誠」。

綜觀《中庸》全書,「誠」就是修道「通透」之意。通透,即達到融會貫通、爐火純青的程度。

至誠可以精識萬事萬物之理。修中庸之道達到「誠」時,自然合乎萬物之道,大道總是適合其用、適得其宜。

厚德載物

「謙」是中庸之德。

《中庸》最末一章著力寫君子無論功勞多麼大、能力多麼強、至誠善意多麼純,都必須謙而又謙,只有這樣才能令人信服。

聖賢篤誠、謙遜,所以仁人志士對其自願追隨和由衷擁戴。

《詩經·大雅·皇矣》說:「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

這就是說,決不能厲聲厲色地對待老百姓,而應對民「若保赤子」「明德慎罰」,要效法天之大德化育萬物。

可見,中庸大道的弘揚,不在強行說教,而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和諧包容

中庸既是個人修養的理想境界,也是社會發展的良性狀態。

中庸思想反對貧富兩極分化,所以孔子提出:「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他倡導全民和樂、互敬互愛、去私為公的大同社會。

《孟子·梁惠王上》說:「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

這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鮮明的集體主義特質,即立足多數人的需求治理社會,著眼全社會的包容和諧與可持續發展,將社會看作一個有機整體,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

為官者自修向上、展現自律風範,百姓尊重官員、理解仁義之官的艱辛和苦衷,以官民同心同德達到理想社會的境界。

當全體社會成員都衣食無憂、工作無虞時,就能實現社會和睦和諧、國家長治久安。

中庸思想的實質在世界不同文明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因為它是人類社會平衡、穩定的文化需求,具有糾偏補弊的作用。

可以說,只有實現和堅守中庸,才能實現持久和平,實現民胞物與、天人合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課堂 的精彩文章:

《孝經》:忠孝並舉 心懷天下
圖賞:國際各式戰術刀,很多都是特種部隊標配武器
全球公認的19款名刀 都是經歷戰場血與火的洗禮 實用且藝術
細數那些出現在影視劇作品中的刀劍,童年啊!

TAG:中華冷兵器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