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數據被盜、被資本放鴿子,他卻仍說「我年輕,怕什麼」

數據被盜、被資本放鴿子,他卻仍說「我年輕,怕什麼」

2016年的夏天,對90後創業者俞家模來說異常悶熱。他已經接連7天沒有睡過一個整覺,把一張又一張的紙寫滿再撕掉,想從混亂中理清產品方向是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以及是否還要堅持。

彼時,他創辦的舞蹈類社交平台正處在生死存亡的邊緣。先是「很信任」的技術合伙人,歷時4個月花光預算,卻連產品後台都沒搭建起來;然後一直接觸的投資方因產品遲遲未上線,打消了投資意向。若說這些還能使他能強制鎮定,那麼一個團隊早期員工帶著核心數據投奔「友商」則著實讓他慌了神,「相當於花了幾百萬,什麼都沒做成,一切歸零。」

「那個階段,我很焦急很焦慮,沒有人鼓勵你,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夜裡2點,俞家模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里,雖然20多個小時沒有合眼,卻愈發清醒——最終那不甘戰勝了絕望:

「反正我年輕,怕什麼。」

意外

俞家模從初中時學習跳舞,還把愛好變成了大學的專業。若不是2013年的那場「意外」,俞家模或許半條腿已經邁進了演藝圈。他個兒高腿長,長相帥氣,側顏很像潘瑋柏,問他不創業會去做什麼,他的選擇都和跳舞有關——專業舞蹈演員、舞蹈編導。

2013年,21歲的俞家模進入到最好狀態。這一年,他應邀前往美國奧蘭多代表中國參加世界啦啦操錦標賽,榮獲ICU國家杯Team HipHop 世界第五名;之後又在IASF世界舞蹈大賽上,獲得國際公開男子街舞組世界冠軍。

「當時全場起立,巨大半圓形的LED大屏幕上出現中國國旗,奏國歌。」這種勝利的感覺讓俞家模著迷,時隔四年想起來,他仍難以抑制那種激動。

有「世界冠軍」頭銜加持,俞家模的舞蹈道路本應愈加順暢。怎奈,意氣風發之時,「意外」就這麼發生了:

「決賽前,突然感覺腰上不對勁,但因為比賽也沒在意,回國之後我去醫院檢查,醫生說腰椎錯位嚴重,至少需要休養一年,一年半不能跳舞。」

這讓他有些猝不及防。一年半不能跳舞,相當於直接給俞家模還沒開始的職業生涯判了死刑,而按照之前的規劃,他會去專業舞團實習,畢業後會做專業舞者,「那次,我們站上了最高領獎台,很快,我就從最高的地方摔了下來。」

俞家模不再6點起床壓腿練功,也不再去上專業課。相比較每天的無所事事,他更害怕的是被問到一個問題:不跳舞,你還能做什麼?

「對,我還能做什麼?」

起步

時隔一年半,俞家模再次站到舞台,但身份從舞蹈演員變成了「創業者」。

「我個人本身不是做互聯網的,我的專業是學舞蹈的。」,2015年1月8日,在一場互聯網行業大會上,面對1000多名觀眾,「創業者」俞家模第一次對外介紹他自己和他的產品構想。他一改之前的嘻哈裝束,換了件程序員們熱衷的格子襯衫。但他還不太適應這樣的舞台,開口說出第一句話後,嗓子有些發緊,他扯了扯領口想讓自己放鬆下來。

「我去年代表中國參加了錦標賽,並且獲得了世界的全男子街舞組的世界冠軍。當時在國外最大的感觸是濃厚的舞蹈氛圍,在街上,隨著音樂響起路人會跟你一起跳舞。我在想為什麼在中國沒有人去做舞蹈這塊文化產業呢?我是學這個,知道人們對跳舞的熱愛,覺得會是個好機會。」

俞家模想做一個「舞蹈內容」驅動的App,提供舞蹈資訊、舞者教學和舞蹈圈層社交。這是在受傷的一年裡,他產生的想法。他有一個初心,搭建一個舞蹈愛好者的圈子,幫助更多喜歡跳舞的人

台下觀眾並沒有留意到這位年輕演講者的緊張,原本有些沉寂的氛圍因為俞家模的特殊身份而活躍起來。

整個2014年,中國互聯網圈瀰漫著一種創業癲狂,創業者摩拳擦掌,到處尋找風口。演講前一天,俞家模隻身一人從學校所在地廣西飛往北京。計程車駛出機場高速,路過創業團隊聚集的望京soho、路過與soho緊臨的地推一條街,這些讓他新奇與激動。大會之後的融資機會更讓他確認自己要來北京創業。

歸零

2015年7月,舞蹈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亦庄文化產業園成立,23歲的俞家模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

創業開始,俞家模手裡人才資源匱乏,於是前期在產品負責人並未到位的情況下,俞家模將技術外包給熟識的朋友,並給公司定下半年進度表:半年進行產品研發、年底啟動新一輪融資、來年年初出新版App。

設想很好,但現實跟他開了個玩笑。

年底的融資如期啟動,俞家模卻在與一家基金接觸時意外發現自己公司的數據已被泄露,「當時那家基金投了一個類似的項目,我一看覺得不對,怎麼數據這麼像。」經過細查,是外包將做了半年的數據泄露給其他公司。

俞家模性子溫和隱忍,並沒有將這件事聲張,只是換掉外包,自己搭建技術團隊做研發,「都是朋友,不想做得太難看」。他覺得解決了問題,卻不想這次的低調處理,為之後埋下了隱患。

2016年1月,俞家模找來了看起來頗為合適的技術合伙人——10餘年互聯網開發經驗、酷愛芭蕾舞,既有技術背景也有舞蹈認知。他將8個人的技術團隊徹底交給技術合伙人,自己忙於找資本。

但到了5月份,產品方面遲遲沒有動靜,俞家模開始急了。他兩次與技術合伙人進行溝通,並未得到實質性進展,猶豫之後終於決心將其炒掉。這時候俞家模猛然發現,這四個月來,研發團隊沒有半分進展,連後台都未搭建完全。

「水逆」並沒有就此打住,十幾天後,內鬼再度出現,早期核心員工帶著產品數據、公司近況、下一步規劃等機密內容離職投奔競品,使得競品搶走了自己的投資。一年折騰、幾百萬投入,但項目回到了起點,俞家模手裡什麼都沒有了。

「我很焦慮很焦慮,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重新起跑

夜裡的辦公室空無一人,桌子上堆滿了草稿紙,俞家模把自己能做的、不能做的統統列了出來。他盯著面前的草稿紙看了很久,一抬頭瞥見掛在牆上的照片。那是他在奧蘭多大賽奪冠後和隊友們一起照到,大家托著獎盃戴著獎牌,眉眼間全是驕傲和倔強。

他想起自己學跳舞時每天不到6點起床練功把腿壓得哇哇大叫的日子。「跳舞的人都有一股韌性。壓力越大,反彈力就越大。」

俞家模確定要繼續做下去。

他一方面一改此前的溫和做派,進行團隊肅整。對泄密員工用報警來處理,並在公司通報,發現第三例,立馬訴諸法律手段。

另一方面,自己接過技術團隊,把技術研發從後端到前端都梳理了一遍,制定出嚴格的進度。「每一個功能都如期完成,並且超出預期,我信心越來越大。」

9月中下旬,重構後的舞蹈圈順利上線,迎來日活和用戶數的一個小爆發,俞家模鬆了口氣,沒有讓一直等待的用戶們失望。

反思2016年上半年的遭遇,俞家模將原因歸結為自己性格太過溫和,「開始我會覺得自己受騙,但後來看出問題在我,作為一個CEO,我沒有鮮明地表達出我的底線和要求,導致員工認為自己怎樣做都可以,我可以無限制包容。」經歷這次挫折之後,他更加註重團隊向心力的打造,「企業文化對於創業起來似乎是很虛的東西,但確實非常重要,現在我會對每一個進來的員工強調公司在做什麼,讓他的目標和公司的目標達成一致。」

在動輒估值幾億幾十億的互聯網圈,剛剛拿到融資的俞家模還不算成功,但他還年輕,「現在我們就已經是舞蹈類最大的平台了」,他溫和的口氣蓋不住那顆野心。

————————————————————————————————————————————

虎嗅註:

什麼是年輕?

塞繆爾·厄爾曼在70年前轟動美國的短文《年輕》中寫到: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年齡並不能一概而全,然而可以確認的是,那些原生於科技互聯網的"年輕人們",或藉助互聯網年少成名、或利用文字撬動社會思考、或將愛好當作事業去畢生追求……這放在之前的任何一段歷史長流中都似乎不可能重現。

那麼,什麼是年輕?

虎嗅聯合快手採訪拍攝了12位樣本人物,出品了這檔《我是年輕》的欄目,在這裡你可以看到為什麼「Ta是年輕」,他們的對待世界的方式、眼光、思維與態度。

希望這12期節目,可以讓你找到關於年輕的一些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能否用技術阻止李文星、蘇享茂的死亡?
汽車金融吹出了萬億風口,可P2P吃不上肉只能喝口湯
阿里音樂史上第一封CEO內部信:要做音樂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
為什麼我一定要買iPhone X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