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蘋果的全面屏和AI模塊,都讓中國廠商搶先了

蘋果的全面屏和AI模塊,都讓中國廠商搶先了

9月12日,小米發布了MIX2、小米Note3等新品。9月13日,蘋果公司在喬布斯劇院舉辦新品發布會,發布了iPhone X、iPhone 8、Apple Watch和Apple TV等新品。而且無獨有偶,小米MIX2和iPhone X都採用了類似的全面屏設計。去年小米的MIX1更是早就實現了全面屏。

此前華為搶先發布了麒麟970,採用源自中科院的人工智慧模塊,雖然這次蘋果A11處理器中也有了神經網路引擎的「創新」,但在人工智慧這一點上,蘋果同樣不再是引領者了。

小米MIX 2的優點和不足

小米MIX 2繼承了小米MIX1的全面屏設計,有著相當高的顏值,並在MIX1的基礎上,有不少的改進。比如在手機晶元上,採用了更先進的高通驍龍835。又比如在攝像頭上,換掉了MIX1上表現不盡如人意的OV公司的產品,提升了MIX2的拍照性能。這對於不習慣大屏幕手機的用戶來說著實不是好消息。

就從硬體參數上看,MIX2可謂誠意十足。手機晶元是目前高通的當家花旦驍龍835。屏幕是2K屏,像素密度達401ppi。RAM分為6G版本和8G版本。ROM分為64G版本、128G版本和256G版本。

從售價上看普通版64/128/256GB售價分別為3299元、3599元和3999元,尊享版為4699元。由於普通版64G RAM版本的硬體配置已經能滿足日常使用了,而這個版本的售價為3299元,基本上與華為P10處於同一檔價位。就顏值、硬體、價位綜合對比來看,在國產中高端安卓機中也是非常優秀的手機。

不過,小米MIX 2也存在不足。由於採用了全面屏設計和陶瓷機身,而玻璃和陶瓷都是相對而言比較脆的材料,整部手機的耐折騰指標恐怕不會太高,手機跌落後屏幕或陶瓷機身發生破損的概率恐怕要高於紅米Note3這樣的金屬機身+非全面屏設計的手機。

產能也是限制小米MIX 2的重要因素。考慮到小米MIX1受制於產能的前車之鑒,同樣採用陶瓷機身的MIX2的產能恐怕也不會太高,即便小米的官方宣傳中表示,為了提升產能在某些方面做了一些改進和犧牲,但未能將MIX2的產能提升到小米Note系列手機的級別。而一款手機如果只能在網路上看得到,但卻買不到,恐怕消費者只能選擇那些能買到的產品。

此外,在宣傳上,小米的也玩了一些小花招。在PPT上美化了自家的手機,對蘋果手機則沒有進行同步美化。

上圖根據圖片右下方的水印,源自小米實驗室,而在圖片中,iPhone 7 Plus連耳機孔都清晰可見,而小米MIX2則打造的美輪美奐。下圖是小米MIX2官方宣傳圖和網路測評拍照的對比,很明顯,小米官方宣傳圖中,邊框被做的更窄,手機底部的下巴也做了優化。

正如淘寶買家秀和賣家秀存在一定差距,這種官方宣傳圖和網路測試拍攝圖存在一些差異也是常見的過度營銷手段。公司都是謀利的,總是想方設法將自家手機最漂亮的一面呈現出來,導致官方渲染圖比手機實物更美觀。

缺乏新意的iPhone8與價格高企的iPhone X

雖然媒體在發布會前曾經爆料iPhone8將採用全面屏設計,然而實際上,採用全面屏設計的是iPhone X。iPhone 8相對於iPhone7的改變非常有限。從尺寸和外形,iPhone8與iPhone7沒有任何區別,連「Bigger than Bigger」都省略了,因而有網友調侃iPhone8其實是拿iPhone7S改了個名字。

由於尺寸外觀幾乎沒啥區別,區分iPhone8與iPhone7的最好辦法是顏色——iPhone8相對於iPhone7新增加了一種顏色腮紅金。想必這款腮紅金iPhone8會比銀色版本和黑色版本有更好的銷路。畢竟如果不買腮紅金iPhone8,拿出iPhone8的時候又有誰能一下子認出這是蘋果最新發布的iPhone8呢?

相對於iPhone8和iPhone8Plus 699美元和799美元的起售價,iPhone X的起售價高達999美元,iPhone X國行版頂配售價更是高達9688元人民幣。而支撐iPhone X如此高售價的底牌僅有全面屏設計、3D面部識別掃描、A11處理器。

iPhone X的全面屏設計值得稱道,一改蘋果手機大下巴的不足,使手機擁有更高的屏佔比。只是為了嵌入了前置攝像頭和聽筒,手機頂部卻多了一個「劉海」破壞了全面屏設計的整體美感。不過,即便多了一個「劉海」,依舊瑕不掩瑜,iPhone X的顏值還是頗高的。更為關鍵的是,終於使蘋果手機告別了Home鍵和大下巴的家族臉。在取消Home鍵後,從底部向上輕掃一下,即可返回主屏幕,不過這種設計恐怕很容易引發誤操作。

人臉識別則是蘋果發布會的大亮點。雖然人臉識別已經在社會上被廣泛使用,在一些千元級手機上,也具備人臉識別功能。像《以人民的名義》中,還有依靠人臉識別抓出逃貪官的例子。而將人臉識別與手機解鎖結合起來,在幾家手機大廠中,蘋果屬於先行者。只是這項技術的可靠性還有待提升,畢竟在該功能第一次在台上演示時,手機屏幕上居然彈出了手工輸入密碼的頁面,也就是說人臉識別解鎖沒能奏效,只能用傳統的手工輸入密碼來救場。

此外,這項技術的安全性也有待檢驗。雖然蘋果高級副總裁Phil Schiller表示:Face ID可以「學習」用戶的臉,並可以識別用戶外觀的變化。蘋果的Face ID被陌生人解開的概率是百萬分之一。相比於指紋識別,有著更好的性能。此前,指紋識別有五萬分之一的概率被陌生人解開。但對於雙胞胎,蘋果手機還沒有辦法進行人臉區分,需要用戶自己重新設置密碼。

而A11處理器也很難給iPhone X帶來多少比較優勢,畢竟A11處理器和麒麟970一樣採用台積電10nm製造工藝。在設計上,CPU部分也採用了高通、聯發科、華為海思等IC設計公司曾經採用過的「大核心+小核心」的方案。而且ARM公版設計非常經典,非公版設計並不意味著可以取得相對於公版設計的絕對優勢。在手機晶元的集成度上,A11處理器並沒有像華為和高通那樣集成了基帶,外掛基帶方案在通信模塊和系統之間數據交互效率和可靠性方面會相對弱一些。

考慮到蘋果手機過去一貫的高利潤,iPhone X則是蘋果再一次用相對有限的技術創新,輔以蘋果品牌光環,獲取高額利潤的一次嘗試。

蘋果在人工智慧上並非引領者

不久前,華為在2017年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IFA BERLIN 2017)發布華為首個人工智慧移動計算平台——麒麟970。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更是對之寄予厚望,並表示搭載麒麟970的Mate 10會擁有比其他高端手機提供更快的處理速度和更低的功耗,會勝過蘋果9月12日推出的iPhone 8以及三星今年發布的旗艦機。而根據中科院計算所給華為的賀信中披露,麒麟970的人工智慧模塊其實是寒武紀1A。

根據蘋果公司官網顯示:A11處理器中還有神經網路引擎,該神經網路引擎就是專為機器學習而開發的硬體,它不僅能執行神經網路所需的高速運算,而且具有傑出的能效比。每秒運算次數最高可達6000億次,能輕鬆勝任機器學習任務,為機器學習、人臉識別提供強勁動力。

由於信息非常有限,這款神經網路引擎到底是什麼,筆者無從得知。就表述上來看,很有可能是一款專用硬體,而且性能頗為不俗。至於到底是CPU、GPU、FPGA、DSP、ASIC中的哪一個就只能等待蘋果自己揭曉了。

不過,由於ASIC的研發周期較長,而蘋果公司在此前並沒有公布過任何與之相關的信息。筆者猜測,這款神經網路引擎和中國的寒武紀人工智慧晶元應該不屬於同一類解決方案。至於麒麟970中集成的寒武紀1A和蘋果A11中這款神秘的神經網路引擎誰能在商業上取勝,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華為手機和蘋果手機在市場競爭中的表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工力量 的精彩文章:

TAG:科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