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兇惡的辮帥,大清的死忠:孫中山卻說「我尊敬他」

他是兇惡的辮帥,大清的死忠:孫中山卻說「我尊敬他」

一、

《倚天屠龍記》里,張翠山海外歸來拜見師傅張三丰,有一段令人心折的對話。

張翠山長跪不起,道:「可是弟子的媳婦來歷不正。她……她是天鷹教殷教主的女兒。」

張三丰仍是捋須一笑,說道:「那有甚麼干係?天鷹教又怎樣了?翠山,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千萬別自居名門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這正邪兩字,原本難分,正派弟子若是心術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

圖:影視劇里的張三丰

在一代宗師張三丰眼裡,政治和人格,是兩回事。

幾乎同樣令人心折的一番話,發生在公元1917年。

孫中山在致廣西督軍陸榮廷的一份電報中稱:「張勳強求復逆,亦屬愚忠,叛國之罪當誅,戀主之情可憫。文對於真復辟者,雖以為敵,未嘗不敬也。

圖:影視劇里的張勳

孫中山口中的張勳,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辮帥」,頑固效忠滿清的軍閥,相當於當時的「邪派天鷹教」。但推翻滿清的「一代宗師」孫中山,卻對這個敵人表達了敬意。

二、

辮子,於張勳而言,不僅和腦袋連在一起,也和心臟、信仰連在一起。

大清待張勳不薄。

圖:張勳朝服像

張勳是江西奉新人,光緒十年(1884年)在長沙從軍。十五年的軍旅生涯,他善待部下,屢立戰功,平步青雲般升任總兵。因為忠心耿耿,被清廷調往北京宿衛大內,多次擔任慈禧太后、光緒帝的扈從。末代皇帝溥儀即位後,他擔任江南提督,率巡防營駐南京。

張勳待大清不薄。

圖:張勳的辮子軍

辛亥革命後,全國軍閥紛紛見風使舵改換門庭,唯獨張勳在南京效忠清廷,抵抗革命軍,他本人及所部均留髮辮,人稱「辮帥」和「辮子軍」。

1917年,北洋軍閥黎元洪、段祺瑞內訌爭執不休,張勳乘機率「辮子軍」北上到達北京,趕走了北洋軍閥勢力。7月1日凌晨,張勳穿上黃馬褂戴上紅頂花瓴,進宮擁戴12歲的「廢帝」溥儀複位,恢復清朝舊制。

圖:辮子軍進北京

張勳通電全國,宣布「已奏請皇上復辟」,要求各省「遵用正朔,懸掛龍旗」。

這出復辟鬧劇傳出後,全國轟動萬人唾罵,孫中山第一時間在上海發表《討逆宣言》,段祺瑞組成討逆軍打敗「辮子軍」,張勳逃入荷蘭使館,此後老死天津。

圖:晚年當寓公的張勳

張勳,是大清的最後一個忠臣,卻是那個時代最孤獨的「壞蛋」,。

三、

張勳死於1923年9月12日,年69歲。

全國再次震動。

圖:張勳像

首先,廢帝溥儀賜謚「忠武」——中國古代的謚號中,這是最高的榮譽,看看哪些古人獲得過:諸葛亮、尉遲恭、郭子儀、韓世忠、岳飛、常遇春!

其次,不但復辟派人物對「擎天柱」之死痛哭悼念,連革命派名人也紛紛贈輓聯致哀,江西無數老百姓更是自發相送靈柩,其葬禮的盛況是當年江西之最。

張勳,這個逆時代而行的「民主革命罪人」,為何得到如此多稱頌?

圖:張勳像

江西人尊敬他理所當然。張勳很念鄉土之情,經常在家鄉款救濟當地災民和孤兒寡婦。他發跡後,對江西籍學子全部發獎學金、設立北京會館資助,江西省第一任省長邵式平、共產黨人方誌敏和張國燾都曾得到過他的資助。

而那麼多「整派」和「邪派」的名人都尊敬他,無非是不以成敗論英雄,看中他的「孤忠可憫」。

列幾個民國大家的輓聯,條條精彩:

歐陽武:「戴發效孤忠,無言不仇,無德不報;丹心照千古,其生也榮,其死也哀。

章士釗:「民主竟如何?世論漸回公已歿;斯人今宛在,黨碑雖異我同悲。

熊希齡:「國無論君民,惟以忠心為大本;人何分新舊,不移宗旨是英雄。」

王雨辰:「江西只有兩個人:不幸李烈鈞敗亡!更不幸這位大帥死亡矣!這,怎麼得了呵;在下要問一椿事:是從清朝好呢?到還是活在民國好呢?咦,恐怕難說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哉風 的精彩文章:

1300發子彈沒打死的日本「軍神」,被國軍狙擊手幹掉
五十年代給毛主席點煙的女青年
日本空手道之父:一生避戰,唯一一次出手是抓歹徒命根
劉文彩的省長弟弟:縣政府的房子比學校好,縣長就地正法!
一個兵押一群戰俘:不要再問「為何不反抗」的蠢話

TAG:快哉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