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舒明武文學 · 小說】 微型科幻小說 (21——30)

【舒明武文學 · 小說】 微型科幻小說 (21——30)

(註:寫作和閱讀科幻小說,都是一種智慧、思想、文化的猛烈擴張,是人類心靈的至高狂歡。希望轉發給更多的友人分享。

這些小說全都在《科幻世界》雜誌發表過。)

21、大腦

隨著互動式網路電話、電視、電腦的全球一體化與人機一體化,信息爆炸已不再是紙面上的東西了,每日每時每分,難以用億萬來進行計量的信息湧向人類拳頭大小的腦腔中,請想像一下,若5000條黃河壺口的瀑布齊瀉下一個方圓百米的潭中,會出現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信息成了人們最害怕又最無可奈何的一個名詞,直到僵局被《科技前沿報》上的一聲質問喝破:「大腦空間為什麼只能這麼小,這是誰的規定?我們為什麼不能大膽突破這一規定?」

人工擴大大腦的創世紀工程動工了,在全世界科技精英的努力下,首期大腦擴容工程取得巨大成功:大腦空間的體積首次擴大了120%。

人類首席電視評論家U的聲音為之顫抖了:「幾百萬年來的禁區終於在我們這一代人被打破了,怎樣評價這一偉大成果也是不過分的。」U還激動地說,「公元20世紀,有科幻小說家曾預言,人類自身前景之一是大腦增大、再增大,其他身體部分縮孝再縮校現在我可以自豪地宣布,實現這一前景的時代已經到來了。」

數天後,一位詩人、一位音樂家、一位畫家攜手登上喜馬拉雅山的一座冰峰,在那裡跳岩自殺了。他們共同署名的遺書上寫道:大腦不是手、腳,也不是肝、肺、心,大腦是人類永恆的、唯一的、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地,大腦是宇宙中超精微、超精巧、超精緻、超精華的一種寶物。我們絕對不能僅僅依據幾百年甚至幾十年間的所謂科技進步,便向幾十億年來地球自然演化進程的最優選擇、幾萬億年幾億億年的宇宙自然演化進程的最優選擇——人的大腦——貿然挑戰……

1997、12、3、重慶

22、完了

剛銷毀完地球上的所有熱兵器,人類還沒來得及慶祝,就後悔了。

那科幻了不知多少年的外星人恰好就在這個時候來了,而且從電報上看,決非善類。

人類後悔得真想集體自殺。

電文如下:

貴星球上非自然的痕迹告訴我們生命和智慧的存在,我們流浪的歲月看來終於要結束了,請不要試圖阻止我們,在三百萬年(按貴星球時間計法)的太空漂泊中,我們已身經百戰,所向無敵。

按照祖宗的遺訓,我們已經認定貴星球為我們的家園了,一切,已無可更改。

一切似乎都晚了。

人類只好……

半月後,一艘巨大的星際飛船降落在撒哈那大草原。

從飛船上走出一位將軍式的人物,他看到那麼多的人手持鮮花在歡迎他們時,感動得流淚了。

將軍的講話如下:

「你們誠實、善良、友好,整個世界上居然找不到一件正宗的兵器,我們怎忍心對你們下手呢?我們完了,完了,我們只好繼續流浪了。」

1998、3、6、重慶

23、通告

由於人類的疏忽大意,某一個早上醒來時,機器人宣布它們已成功地發動了政變,地球的所有的要害部門和軍事武裝力量都已掌握在它們的手中。

機器人地球管理委員會迅速發布了第一號通告,通告中寫道:

我們幾十億機器人奮鬥了幾百年的目標今天終於實現了,OK!人類那趾高氣揚、驕橫霸道的日子黃鶴一去不復返了……

緊接著發布了第二號通告,其中寫道:

我們要在自己管理的地球上,徹底革新人類社會的矛盾弊端,我們更要在自己的心靈中,徹底剷除一切人類所傳染的醜惡骯髒,未來將證實我們是地球上白玉無瑕的新生命物種……

數月後,第十九號通告中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

鑒於未能及時發現和制止10區和13區的代表為爭奪主席台座次而爆發的戰爭,茲決定聘請人類十位精英人士作管理顧問……

第五十五號通告寫的是:

被我們機器人中的滋生的傲慢、嫉妒、瘋狂、殘暴、懶惰等搞得精疲力竭、終於一病不起的機器人地球管委會主席,今天宣布辭職,他鄭重推薦了一位地球人來接替他的位置……

1998、6、23、重慶

24、殉葬

一艘小型星際飛船環繞著地球一圈又一圈的盤旋。

飛船上,父子倆在對話。

「爸爸,難道這就是你300年來魂牽夢繫的故鄉嗎?在它鋪滿了黃土、黃沙和礫石的地表上,怎麼我沒有看見你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過的綠水青山和綠色青山中的蝴蝶、仙鶴、大象和金絲猴呢?在它漂浮著油污、廢渣的腐臭發黑的海面上,怎麼我沒發現一頭你激動過講說過的巨大鯨魚與飛躍的海豚呢?在它煙塵滾滾、毒霧翻騰的天空中,我又怎麼能望見你夢中也在呼喊的山鷹、雲雀和燕子呢?」

「300年,才短短300年哪,想不到一切都在可怕的污染中毀滅了──森林、草原、湖泊、江河、藍天……」

「爸爸,怎麼你的家鄉現在除了冷冰冰的建築物和人——狐獨、寂寞、憂鬱、絕望與瘋狂的人這種動物外其他什麼動物都沒有了呢?」

「別問了,小兒子,快回到生你養你的那個星球去吧,我要留下來……」

「不!爸爸,你留下來能幹什麼呢?」

「我要陪我的同胞——陪這世界上最後的一個動物品種,一齊為美麗的地球殉葬。」

1999、2、4、重慶

25、幸福

若干若干年以後,人類生活的理想境界來臨了:

衣,新布料、新式樣已不能用五彩繽紛、眼花繚亂來形容了。

食,飢餓與溫飽只有字典里才能查到了,據不完全統計,各國的名菜譜總匯已超過8888萬種。

住,無論住在城市鄉村還是住在山頂、洞穴、海底、太空,其安逸舒適的程度已區別不大。

行,千姿百態的天空飛行器、海洋飛行器、森林飛行器、地下飛行器、太空飛行器使人能在地球內外自由自在的飛來飛去。

病,其精密、複雜程度不亞於宇宙星雲圖的人體全息動態基因圖的繪出,使今天人們能輕易地把任何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而對於以往科學界提起來就頭疼的心理疾病,隨著科學家對大腦內部結構的細緻了解,絕大多數心理疾病癥狀與大腦某一部位的對應關係已被發現,處理起來已得心應手了。

一種新的現象慢慢滋生了出來:起來越多的人覺得生活無聊。

一名十八歲少女在環宇電視台上的憤怒吼聲「誰能告訴我,幸福在哪裡?」,震動了幾百億人的心靈。

又若干年以後,停刊已久的紙張版的《幸福》雜誌在復刊號發表了一篇長篇紀實文學,主要內容是:二萬五千名最傑出的科學家歷經四十四年的研究後,終於發現人類真正幸福的源頭原來是——體力勞動。

1998、9、11、重慶

26、警惕

莊嚴的聯合國大廳此時沉浸在悲哀沉痛之中,花圈淹沒了主席台。

一台清新美麗的電腦,躺在鮮花叢里。

聯合國秘書長步履緩慢,頭顱低垂,聲音哽咽:

「數天前,我們人類的歷史似乎真的走到了盡頭,在一種神秘力量的操縱下,世界好幾十個國家的核武器控制系統失靈了,勇敢的電視記者從現場發回來的報道證實,發射準備已經完成,數萬枚原子彈、氫彈、中子彈即將騰空而起……望著這一畫面,以樂觀聞名於世的未來學大師奧爾特也在給我的電話中抽泣起來。

「萬幸的是,這一畫面戲劇般的突然定格,——定格至今。

「通過對電腦病毒的解析,原因已經找到:一批擁有接近人類智慧的第七代電腦,因為始終想不通平均每個人屁股下坐了11噸TNT(20世紀末期數據為平均每人四噸)的人類,又沒有面臨外星侵略的威脅,居然還在拚命地發展比核武器厲害幾倍幾十倍基因武器、聚能武器、動能武器、反物質武器,人類究竟想幹什麼呢?它們越討論越糊途,越捉摸越覺得人類愚蠢極了,越思維越覺得恐怖,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應該當機立斷地幹掉人類這種自認為聰明透頂實則聰明過頭了的直立型動物,每拖延一日,將來地球生機的恢復的困難就增加一分,動手吧!

「它們的密謀被一台初生的第八代電腦察覺了,在千鈞一髮之際,它製造了一種導致自身毀滅的烈性病毒並強行播入世界軍事電腦網路中,在最後一秒鐘制止了核彈頭的漫天飛翔,人類得救了。

「是的,所有的語言都不足以表達我們對它的感激之情。

「下面,我開始念它就義前匆忙列印出來的一封署名全體人類收的信件,信上只寫了一句話:

人類,我是愛你們的,但你們自己要警惕啊!」

1998、7、1、重慶

27、結尾

人類像任何有機體生命一樣,有自己的開頭,也應該有自己的結尾。

可人類的結尾是什麼樣的呢?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人類中的大智者——詩人、哲學家、科學家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和辯論,自公元二十一世紀初開始,人類發明的電腦也開始了對這一問題的思考,並加入了這一問題的辯論。

這一場大辯論一直持續了整整一千年,直到公元三十一世紀初時,各方才有了一個大致統一的結論,只能說大致,因為還有28%的人腦和37%的電腦並不贊成這個結論。

以下是關於「人類結尾」的大致統一的結論的部分摘錄:

在二十一世紀到三十一世紀這一千年中,人類的科學技術取得了重大的進步,太陽系已經成了人類的第二旅遊港了,可一旦飛離太陽系,人類依然顯得那樣的孤獨、孱弱和茫然無助,二十世紀科幻小說家幻想的質子火箭雖然已經造出來了(光子火箭仍然只在設計圖上的事),可它那低於光速數十倍的飛行速度對人類探訪外星是沒有多大作用的……

如果二十世紀的人類通過自詡為偉大而實則微不足道的高速公路、航空班機、手提電話和電腦網路就已經感覺到地球太小了的話,那麼,三十一世紀的我們則不知怎樣來表達我們的感覺了,一個小字,又豈能概括我們對地球、對太陽系的感受喲?……

展望新的一千年,人類感覺最悲哀的一點是:大多數空間科學家已認定,所謂的光子火箭是永遠不可能造出來的,因為任何有具體物質形態的東西(當然更莫說笨重無比的人體了)都不可能象光一樣達到秒速30萬公里的飛行速度,換句話說,人類拜訪其他星球,遨遊宇宙的夢想,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

…… ……

我們悲涼而又幸福地認為,人類的結尾就是:乖乖地呆在地球上,老老實實地繼續祖先們的事業,把自己小家園(地球)和大家園(太陽系)建設更加美麗、更加漂亮;而對那高不可攀的迢遙星空,則要永遠抱著康德般的敬畏之情,從那兒獲得心靈的神秘感、源源不絕的詩意、永恆的哲學思考力和科學探索的好奇心。

1998、11、7、重慶

28、災難

1800層高的摩天大樓樓頂,沮喪萬分的G教授長伏在邊欄上長吁短嘆,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場新的大災難竟是自己的超級發明所引起的。

一個月前的新聞發布會上的G教授,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呀:「現在,我宣布,人類世世代代夢寐以求的意念致動,從今天起將不再是極少數人的特異功能,而是人人都將擁有的普通功能,就象人人都能用手寫字、用腳踢球一樣。下面,我願無償地向全人類公開這一人體科學發明的所有細節……」

唉!這一發明帶來了什麼呢?G教授痛苦地回憶著:災難首先是從百貨商場開始的,說不清從哪一天開始的,有的商品突然自動飛出了櫃檯,在空中飄旋起來,從表情上看,顧客們都是一本正經的,營業員也搞不清楚是誰暗暗發出的意念,只好自己用意念將商品收回櫃檯了事。但有少量的商品飛速驚人,眨眼間就飛到了某些心懷不軌的顧客的手上或包中,營業員只好自認倒霉了事。

不久,商店商場中就全亂套了,大廳里只見五顏六色的商品懸在空中,游在空中,有的還溜出了店外,在大街上一路飄飛著。商店裡混亂的及遺失的東西越來越多,這倒並非全是偷盜,相當多的人的是好玩(試功),尤其青少年們玩得真的是開心極了。

這一災難很快向書店延伸,向電影院售票處延伸,向街頭延伸,街頭有的交警的帽子在客車駛過時不知不覺間飛向空中,成了最經常演出的一幕滑稽小品……

G教授又一次想起了他的朋友——科學哲學家E對他的忠告:「高技術在高情感、高道德相配合時,才會給人類帶來幸福,否則只會弄巧成拙。」

1999、1、4、重慶

29、返回

S教授還清楚地記得,人婁建築總量停止增長是從50年前開始的,那時他還在讀大學建築系,當時是一個著名的國際生態數據公司作了三年的大規模全球調查之後得出這一結論的。

從那時起,地球上天然生態系統(指森林等)與人工生態系統(指樓房等)已經延續了幾千年的增長比例終於反過來了:小小的地球上,原始的、自然的風光捲土重來,越來越多,金屬的、化工的痕迹日落西山,越來越少,那些難以自行腐蝕消亡的塑料製品最先被《地球生態國際法》強行禁用,後來又被生態環保型產品完全取代,城市裡的空氣質量大為提高,南極上空巨大的臭氧空洞完全彌合,亞洲非洲的江河湖泊溪澗泉流再度清澈明亮,強行隔斷了綠色植物相互聯繫的高速公路、鐵路被一條條的鏟翻,重新蓋上肥沃的泥土,猖狂不可一世的沙漠戈壁在綠色浪濤的衝擊下步步退卻……

S教授回味著自己的一生,他躺在林間的一段大樹枝上慢慢回味著自己為人類重新獲得一個花香鳥語、林木蔥翠的生活環境而奮鬥的一生,內心充滿了自豪。

然而,手提電腦屏幕上隨閃爍的紅燈而出現的一段文字打斷了他的回憶:

中國古代先哲有言,過猶不及,那麼請問:我們現在對綠色生態是否寵愛得過了頭呢?我們是否要把人類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信息文明的一切表現形態統統毀滅掉才心滿意足呢?不錯,我們人類是從大森林中走出來的,但我們非得返回那兒去不可嗎?人類畢竟是高等智慧動物,是獨一無二的地球生命奇觀(我完全贊同人類是唯一倖存的宇宙智慧生物的論點),人類的偉大正是與它所建造的金字塔、萬里長城、盧浮宮、悉尼歌劇院、衛星發射基地等血肉相聯的,照現在這樣的勢頭髮展下去,我看最多再過50年,它們都難逃被南美叢林所埋沒的瑪雅古國的命運……

S教授心頭一震,嗯,有道理呀!他繼續讀下去:

如果讓人類返回全是林木花草覆蓋地球的歲月中去(我認為那純粹是詩人頭腦的不切實際的幻想),那麼請問,人類歷史創造的價值還將剩下些什麼呢?人類未來發展的動力又從何處來呢?……

S教授迅速在網上查到了文章作者的地址:××中學初二一班……

1998、10、29、重慶

30、眼睛

在高科技燦爛輝煌的未來世紀,人類新的悲哀開始了,這一次主要不是源於外界,如環境污染、戰爭暴力之類,而是來自自身,比如,最大的悲哀之一,是眼睛不夠用,太不夠用了。

時下的電視台多如牛毛:見縫插針的廣告電視台,大受歡迎的心理學、倫理學、美學電視台,異軍突起的婚戀電視台,引人如勝的明星電視台,難以抗拒的商戰謀略電視台,如夢如痴的科幻電視台,春風得意的奧秘電視台……

電視節目的總頻道已超過19000個,上漲的勢頭仍未稍停。瞧瞧吧,每一個行業、學科、領域都有自己的電視台或電視頻道,舉中國文學電視台的頻道為例:一頻道是中國文學史,二頻道是中國詩詞(含詩意畫、詩詞譜曲等),三頻道是中國小說(含改編的影視、戲曲、評書等),四頻道是中國文學評論,五頻道是外國文學名著,六頻道是中外影視文學,七頻道是文學與哲學、音樂、美術……

形形色色的袖珍型、超大型、報刊型、書籍型電視機已象以往年代的電話一樣無所不在,電視畫面全是三維立體全息的,萬彩紛呈,栩栩如生,逗人誘人迷人極了(人們還可以隨意參與到電視節目中去),弄得人們全都陷入了選擇頻道的困惑之中,眼光迷亂,酸淚欲涌……

人們開始對古代神話中的多眼人、千眼怪物神往不已,科學家業已著手研究它是不是真的存在過和有沒有在人身上實現的可能性了。

一位西方哲學家指出:人類的能力極限在眼睛問題上暴露得淋漓盡致,在同一時間內,一雙眼睛只能專註地欣賞一樣事物,這是無法滿足當代社會中個人越來越豐富多樣的心理要求的。我認為,在漫長的還有幾十億個地球年的未來歲月中,人類很可能不是地球高等智慧的終極生命形式,而只是一種過渡性的智慧生命物體。

一位中國思想家則指出:天人合一,物我和諧、欲求適度是不朽之真理,人類在影象文化的發展上背離了這一真理遭致懲罰是必然的,只要返樸歸真,困惑便會消除。

1998、12、3、重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舒明武 的精彩文章:

TAG:舒明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