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反轉!遼寧艦前總師否認來華受聘 謠言源頭竟然是烏克蘭自己

反轉!遼寧艦前總師否認來華受聘 謠言源頭竟然是烏克蘭自己




點擊上方「國科環宇」可訂閱哦!


前幾天,一則「遼寧艦前總師瓦列里來華」的消息在國內媒體傳開了,本公眾號也給予了報道,然而這事被證明為一個謠言,經過調查發現,這個謠言的源頭竟然是烏克蘭自己的媒體……



「我的父親並不打算,也沒有考慮到其他國家工作。」


曾參與建造蘇聯所有航母、負責過中國航母遼寧艦前身「瓦良格」號設計工作的烏克蘭航母專家瓦列里·巴比奇的兒子,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否認瓦列里受聘中企的傳言。


他批評散布謠言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媒體這樣做是「挑釁」,相關人士表示:對於人才和技術流入中國,這兩個國家各有擔憂和不安,存在故意炒作的可能性。



76歲的瓦列里被媒體譽為烏克蘭國寶級航母總設計師,他在黑海造船廠工作時,先後參與了前蘇聯所有航母的設計建造。


退休後,瓦列里轉行從事新聞、文學和地方志學工作,著有《我們的航空母艦》和《聖尼古拉市與它的航空母艦》等書。




俄羅斯新聞網此前曾報道稱,瓦列里是軍艦設計的天才工程師,正是他設計了「瓦良格」號航母,而中國海軍首艘航母遼寧艦就是以此為基礎建成的。


報道寫道:「多年來,瓦列里在烏克蘭一直無用武之地,因此,他接受了誘人的條件前往中國工作」——

這一消息最先出現在一家烏克蘭媒體上!


隨後,這條消息在俄語社交網路傳播開。


緊接著,烏克蘭和俄羅斯媒體開始大量報道。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說,不少中國媒體也參與報道此事。有媒體稱,發現瓦列里·巴比奇出現在青島中烏特種船舶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的人才名單中。



媒體的廣泛報道引起瓦列里·巴比奇的兒子格列勃·巴比奇的注意。


俄羅斯「紅星」電視台9日報道稱,格列勃給父親打電話詢問後在臉書發文說:他的父親並不打算,也沒有考慮遷居中國,甚至沒有收到這樣的建議。


格列勃透露,父親的確多次去過中國,還曾在中國大學裡講課。但他從來沒有考慮移居中國或某個國家


俄羅斯news.pn網則援引

瓦列里

的話說,沒有任何人邀請他到中國工作。


瓦列里承認自己

曾到過中國,但沒有人向他直接提出在建造航母方面提供協助或提出建議問題。他表示,中國保護自己的軍事機密比蘇聯時期要好,因此任何有關航母建造的信息是不會對外泄露的。




 中國航母專家表示,中國目前已經掌握建造航母的關鍵技術,實現獨立研發和建造,而且在技術創新上,中國已經大大超過當年的烏克蘭,早不需要藉助外國專家的力量。

當年的烏克蘭在建造航母的時候既沒有核動力,也沒有在實際中採取彈射技術,對於今天的中國而言,烏克蘭在技術上並無先進性。



格列勃在發文否認父親受聘中企的同時,還批評散布假消息的媒體,稱這是一種挑釁行動。


俄羅斯「紐帶」新聞網9日稱,有趣的是,俄羅斯國家級媒體和兩家自認為是有聲望的烏克蘭媒體都大量報道了這則假消息。


格列勃稱,這樣的報道是對他父親有計劃的行動。




為什麼格列勃會這樣指責俄羅斯媒體?


有專家表示:本國大量人才和技術外流對烏克蘭工業是毀滅性的打擊,而且烏克蘭也會因此承受美國和西方的壓力。


而對於俄羅斯而言,其有很多工廠和技術在烏克蘭,如果大批技術人才流入中國,俄羅斯擔心在技術輸出方面沒有更多籌碼。


因此俄羅斯一直以來採取技術封鎖和限制人才外流的措施,以便有更多武器裝備和技術出口。




俄羅斯《獨立報》8日以「俄羅斯輸掉爭奪烏克蘭專家的競爭」為題報道稱,中國為來自烏克蘭軍工企業的專家在中國工廠旁建造設施完備的小城,數千名烏克蘭大型公司的工作人員將攜家帶口遷居中國。


更早之前,一則「3000名烏克蘭航空技術人員攜帶家屬移民重慶」的消息曾在網上流傳,後被烏克蘭駐華大使館否認。




相關人士表示,烏克蘭和俄羅斯目前有優勢的是在動力裝置方面的技術,尤其是大型運輸機的發動機要長於中國。


但是中國目前已經掌握關鍵技術,只是在一些具體材料、工藝設計方面還有欠缺,短則五年,長則十年,中國一定能擁有獨立設計、建造能力,到時候將徹底擺脫其他國家的技術限制。


來源:環球時報




聲明:若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我們會儘快刪除,十分感謝。


聯繫電話:400-640-5800


近期精彩文章,點擊可閱讀




國產003航母設計基本敲定 艦島變高噸位更大 接下來你懂的


中巴外長的這次會面 印度為何稱之為「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這才是中華兒女的榜樣:內地女生怒撕「港獨」海報 與「港獨」激辯


昨天是一位女生 今天中國人都過來懟「港獨」了!別說解放軍了 咱們光用表情包就碾了他們


發動機再次被拉開代差 殲-20綜合性能將低於蘇-57


殲-20疑似換裝太行發動機 這將是國產戰機最強的組合


解放軍航母專用奶媽剛服役 美軍同類艦已退役多年


空軍第6架殲-20照片曝光 機群規模或已超兩位數



洞朗對峙事件凸顯中國無人機短板 解放軍急需國產「全球鷹」



公眾號ID:國科環宇


軍工領域最受歡迎的微信公眾號!


這裡「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科環宇 的精彩文章:

「911」事件16周年 :美國的反恐戰爭收效幾何?
美紀錄片稱中企欺詐 阿里回應:對做空股票而損失巨大者表示同情
「量子霸權」指日可待!中國正建世界最大量子實驗室
班農依舊嘴硬死咬中國,以證明自己仍是「王的男人」
殲-10性能有限 殲-11B仍是國產戰鬥機中流砥柱

TAG:國科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