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生性悍妒的李鳳娘:如何逼瘋皇帝害死嬪妃

生性悍妒的李鳳娘:如何逼瘋皇帝害死嬪妃

宋光宗趙惇的皇后李氏,是一個飛揚跋扈、工干心計的女人。一個既悍且妒的女人,最後也母儀天下當了皇后,並長期左右著光宗這個懦弱愚昧的皇帝,不斷離間他和父親孝宗的關係,還不停地影響他和大臣的關係。可以說,她的愚蠢和淺見,也為南宋後期權臣史彌遠的專政鋪平,從而把南宋這個偏安一隅的小朝廷正式引向不歸路。

生性悍妒的李鳳娘:如何逼瘋皇帝害死嬪妃

神相為媒 封為王妃

李鳳娘出生於河南安陽,是慶遠節度使李道之女。李鳳娘出生時,李道的部隊正駐紮在廣西宜山。南宋高宗紹興十九年(1149年)十月十三日清晨天剛破曉,李道的老婆在軍營產下一個女嬰。李道聞訊趕來,在營前看見一隻黑鳳安閑地棲息在一塊大石頭上,見到有人來也不驚慌,等李道走得很近了,才從容地振翅飛走。李道見狀十分驚訝,到了營中見到自己剛出生的女兒,心意一動,遂取名鳳娘。

宋高宗在位時,有一位相士名叫皇甫坦,他治好了韋太后的眼疾,因而獲得高宗的信任。有一次,皇甫坦來到了慶遠節度使李道家中,李道知道皇甫坦是個著名的相士。於是請皇甫坦為他的三名女兒相面。及至鳳娘行禮時。皇甫坦顯出驚恐之狀,不敢受拜,告訴李道說:「此女相貌不凡,將貴為天下之母。」李道只當他是信口開河,不以為意。皇甫坦雲遊京師,在高宗面前極力吹噓鳳娘,說她端莊賢淑,可以母儀天下。高宗深信不疑,即聘鳳娘為恭王趙惇之妃。

說來湊巧,淳熙十四年(1187年),81歲的退位皇帝高宗趙構撒手塵寰。孝宗雖非親子,但叔侄一向情篤,因而十分悲慟,不免心灰意懶,無意朝政,也想效法高宗,禪位給太子惇。只是大臣苦諫,他又孝服在身,不好馬上行禪讓之禮,只得作罷。好不容易捱過了兩年,63歲的孝宗皇帝自覺心神交瘁,體力不支,而守喪也已滿期,便不顧丞相周必大、留正等人的勸阻,在紫宸殿舉行了受禪大禮,由當時己為太子的趙惇承繼大統。老皇帝被作為壽聖皇帝,退居重華官,孝宗皇后謝氏為壽成皇后,高宗皇后吳氏為壽聖皇太后,並大赦天下,冊立鳳娘為皇后。鳳娘見皇甫坦的話已經應驗,自己真的成了皇后,不由高興得心花怒放。

生性悍妒的李鳳娘:如何逼瘋皇帝害死嬪妃

挑撥離間 父子失和

李鳳娘雖然艷若桃李,但卻生性悍妒。為太子妃時,就曾多次在太后、皇后宮中撥弄是非,訴說太子親信的過錯。高宗知道後很不高興,對吳太后說:「太子之妃本是將種,不堪母儀天下,我被皇甫坦的花言巧語所誤了。」孝宗也屢屢訓教她:「應當像皇太后那樣雍容大度,寬以待人,不然便廢掉你。」孝宗的勸誡並沒有起到震攝的作用,反而在李鳳娘心中種下了怨恨的種子。

淳熙末年,孝宗召集大臣,表示自己欲行內禪之舉,大臣們都交口贊同,唯獨黃洽不發一語。孝宗問他:「卿意如何?」黃洽回奏道:「太子可負大任,但李氏不足以母儀天下,望陛下三思。」儘管孝宗對太子妃有所不滿,但如此直言不諱,卻令孝宗難以接受,畢竟李氏是自己的兒熄。黃洽接著奏道:「陛下問臣,臣不得不言。他日陛下想起臣的這番話,再想見臣恐怕是難有機會了。」退朝後,黃洽即請求辭職。此時,孝宗以為李氏雖刁蠻嬌橫,還不至於禍亂朝政,凌駕於皇帝之上,但事實卻不幸被黃治言中。

光宗即位以後,看到宦官為非作歹,干預朝政,便想尋機誅殺,以肅朝綱。但他生性優柔寡斷,遲遲未能下手。宦官得到消息,大為疑懼,合謀離間三宮(即高宗皇后吳太后、孝宗、光宗),並退請李後庇護,李後欣然等應。以後每逢光宗對宦官有所舉動,李後便從中作梗,光宗鬱鬱寡歡,漸成心疾。壽皇(即孝宗)聽說兒子有病,焦慮不已。一面讓御醫細心調治,一面遣騎四齣,求購良藥,打算等光宗來重華宮朝見時授給他。宦官知道了這事,就在李後面前挑撥說:「奴牌們聽說太上皇購得藥劑,專等皇上過宮朝拜時讓他服用,萬一出了意外,豈不危及大宋江山!」李後派人察,果然屬實,便極力阻止光宗到重華官去省親。光宗原本沒有重病,調治了幾日,也就痊癒了。李後特地擺酒設宴,酒過三巡,李後突然說道:「擴兒已經成人,陛下既封他為嘉王,何不索性冊立為太子?擴兒頗有才幹,定能助陛下一臂之力。」光宗答道:「皇后所見極是,我也有此意,待稟過父皇,再行冊立吧。」李後聽說要壽皇批准,心裡好生不快,忿然厲色地說:「陛下貴為天子,難道作不得主?何況冊立太子,乃祖宗常例,何須稟告壽皇?」光宗道:「太子重為國本,非比尋常之事。有道是父在子不能專,豈能不稟告壽皇,擅作主張?」李後無話可說,便悻悻而去。光宗自與李後成婚以來,事事讓李後三分。久而久之,不管李後出了什麼主意,就趕忙言聽計從,從來不敢違拗。只是立儲關係重大,光宗不敢自專,才沒有答應。

隔了一日,李後並沒有通知光宗,竟一個人跑到重華官來。壽皇問她:「皇上不是痊癒了嗎?怎麼沒有同來?」李後嘆口氣說:「真是天有不測風雲,本來已經好了,今天又偶染風寒,故爾臣妾一人前來見駕。」壽皇說:「正在壯年,便如此虛弱,將來又該如何呢?」李後趁機說:「臣妾也為此憂心忡忡,皇上既然多病,不如冊立嘉王擴為太子,也好作為皇上的輔弼,不知父皇意下如何?」壽皇沉吟了片刻道:「皇上受禪剛剛一年,就要冊立太子,未免過於匆忙,何況嗣君事關社稷,還須從長計議,豈可草草從事?」

李後受了申斥,勃然變色說:「臣妾系六禮所聘,擴兒是妾親生,冊為太子,名正言順,有何不可?」原來孝宗既非高宗親子,謝氏也是由貴妃晉陞為皇后,李後如此唐突,無異於指著和尚罵禿驢。於是壽皇大怒,拂衣而起。李後也怒氣沖沖地登攆回宮去了。

惡人先告狀。李後回到宮中,立即攜嘉王趙擴向光宗哭訴說:「壽皇將要廢逐臣妾,另立中宮,陛下可知道嗎?」光宗如墮五里霧中,茫然看著李後說:「你這話是從何說起呢?」李後便添枝加葉地把朝見壽皇的情況敘述了一遍,說完竟抽抽噎噎地大哭起來。光宗不辨真假,竟然相信不疑,並安慰她說:「聯自即位以來,海內承平,沒有失德之舉。我既身為天子,難道保護不了自己的妻兒?」從此之後,光宗再也不去重華宮了。

生性悍妒的李鳳娘:如何逼瘋皇帝害死嬪妃

生性悍妒 眼中不容沙

一天,光宗在宮內洗手,一位宮女捧著臉盆在旁邊侍候,只見她皮膚細膩,指若春蔥,不由得稱讚了一聲,當下李後也沒有說什麼。隔了幾天,光宗正在便殿批閱奏疏,李後派人送來二個食盒。光宗以為是美食佳肴,打開看時,卻是這位宮女血肉模糊的兩隻斷手。光宗內心驚悸不已,憂懼成疾,多日不能痊癒。轉眼到了冬至,照例須由皇帝親祀宗廟。光宗不得已,帶病出宿齋宮。李後竟乘著這個空隙,將光宗所寵愛的黃貴妃殺死。那黃貴妃本是謝皇后宮中的侍女,溫柔賢淑,光宗為太子時,孝宗見他沒有別的侍姬,便將她賜給光宗。光宗對她非常寵愛,在即位之後,即封為貴妃。李後早想除掉情敵,但苦於無機可乘。這次趁光宗離開宮中,便將黃貴妃殺死,然後以暴死上奏光宗。祭禮這天,突然狂風大作,暴雨如注,蠟燭全被吹滅。光宗無法行禮,只得作罷。光宗本在病中,回宮後又聽到黃貴妃暴亡的事,又遭了風雨襲擊,病情愈加沉重,他終日輾轉床褥,不能料理朝政。李後趁機把大權攬在手中,驕橫恣肆、擅作威福,朝野上下,人人怨忿。但李後我行我素,毫不收斂。

壽皇聞知光宗染疾,親自過宮探視。適值光宗睡眠未醒,壽皇告誡左右不要驚動他。直至光宗醒來,小黃門方才奏知。光宗然而起,下榻叩頭請罪。壽皇安慰數句,忽然想起李後不在宮中,詢問之下,才知她越俎代庖,忙著替光宗處理奏章。按照宋朝慣例,后妃不得干預朝政,李後竟然違反祖宗規矩,公然批閱奏疏。壽皇大為惱火,便把她叫來,狠狠地訓斥了一頓。李後雖然不取強辯,但對壽皇已是恨得咬牙切齒了。

紹熙三年(1192年)三月,光宗病體稍好,開始聽政。宰相率百官懇請他到重華宮朝拜壽皇。光宗推說久病初愈,不能前去。於是文武百官紛紛上疏,流淚苦諫。光宗無可奈何。才在紹熙四年間前往朝見壽皇一次。此後便一連半年沒有再去過重華宮。直到十一月,承相留正率百官至重華宮朝賀,兵部尚書羅點等上疏請光宗見壽皇,光宗竟拂袖退朝。大臣彭龜年慷概激昂地說:「壽皇當年侍奉高宗,極盡人子之道,陛下親眼目睹。何況壽皇只有陛下一人,聽說陛下有病,親自探視,聖上愛子拳拳之心,盡人皆知。如今陛下誤聽小人離間之言,長久不去省親,有虧於孝道,怎能慰天下之望?」宗室趙汝愚也反覆進諫。光宗又同李後商議,方點頭答應。原來李後想歸謁家廟,怕群臣諫阻.才做個順水人情,答應光宗。壽皇卻以為李後幡然悔悟,非常高興,父子相聚,無話不談。直到天色將晚,光宗夫婦才返回宮中。接著,李後便歸謁家廟。在這以前,李後就把家廟修建得富麗巍峨,幾乎與太廟相差無幾,而護衛之士,竟然多於太廟。李後父、祖、曾祖三代都已封王,這次歸謁家廟,又有親屬26人、故舊172人各授官職,甚至李家的門閣,儘管是雞鳴狗盜之徒,也都封了官。這種反常現象,在宋朝歷史上,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生性悍妒的李鳳娘:如何逼瘋皇帝害死嬪妃

交出大權 抑鬱而終

紹熙五年(1194年),68歲的壽皇抑鬱成疾,到了四月,疾勢越來越重。群臣請光宗過宮問候,光宗卻與李後前往玉津園遊玩去了。以後不管眾大臣怎樣上疏力諫,光宗始終不肯前往重華宮探望重病的父親壽皇。萬不得已,只好派遣太子嘉王前去探病。儘管如此壽皇也感動不已。

六月初九日,壽皇病逝。群臣奏知光宗,光宗不肯過宮。

到了十三日,壽皇大殮之日,光宗車駕仍未到來,群情洶洶不安,丞相留正等只好奏請吳太后主喪。吳太后是孝宗之母,見光宗不肯出面,只得代行祭奠之禮。朝野上下,見此情景,以為政事要有大變故,亂作一團。有的藏匿金帛,有的不告而辭,有的攜眷歸鄉。

後趙汝愚等大臣同吳太后商議以皇帝有病之由推立太子繼位,是為寧宗皇帝。

李鳳娘自成為太上皇后,無法干預朝政,只好退居宮掖,頤養天年去了。

當初皇甫坦一番故弄玄虛的話,讓李氏母儀天下,從此她對術士之言深信不疑。一旦她成了宮廷鬥爭的失敗者,命運已經很難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更需要各種術士「指點迷津」,以解除苦難。得到「安靜」。她聽算命的說自己將有厄難,便在大內僻靜之處辟了一間靜室,獨自居住,道妝事佛,以求神靈保佑自己平安度過難關。然而,平日作惡多端的皇后並未因此而心安理得,反而受到了更大的精神折磨。慶元六年(1200年),李氏在精室中染病,卻沒有人來關心照顧。七月,這位昔日潑辣刁蠻而又工於心計的皇后孤寂地死去。李氏死後,宮人到中宮為其取禮服,管理鑰匙的人怨其平日兇狠,拒不開啟中宮搬門,結果禮服沒有取到,宮人們只得用席子包裹屍體,準備抬回中宮治喪。半路上忽然有人大喊:「瘋皇來啦!」宮人們一向怕遇見瘋瘋癲癲的光宗,一聽到喊聲,便丟下屍體,急忙散去。過了很久,他們才知道不過是旁人故意喊叫,再回去尋找李氏屍體,屍體已在七月驕陽的曝晒下散發出陣陣刺鼻的惡臭。治喪時,宮人們只得雜置鮑魚,燃起數十餅蓮香,以掩蓋難聞的氣味。一代驕後落得如此結局,也是其多行不義的結果。

綜觀宋代后妃,能夠影響朝政者並不少見,但如李鳳娘這樣完全控制丈夫、大肆封賞外戚、蓄意製造皇帝父子對立的皇后,在兩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她既無輔政之才,又無后妃之德,高宗僅憑術士的無稽之談就選中她為恭王妃,種下了日後的惡果;孝宗始而不聽黃洽之諫,廢后不成,失去了補救的機會;光宗生性懦弱,對於這位潑悍的皇后除了懼怕,根本不可能制約她的所作所為;只有當新君寧宗即位後,她才隨著丈夫光宗的失勢而失去了往日的淫威。李氏的一生與南宋初期前後四代帝王贊密聯繫,從她的經歷中,不難發現南宋初年政局變化的諸多詭異現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奇聞趣事談 的精彩文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汗位到底是怎麼來的?
大隱隱天山,神秘的崖墓群
毒美人驪姬是如何攪亂晉國的?
姜太公如何釣到周文王,一樁雙贏的買賣是怎樣做成的
漢武帝后妃的凄慘結局

TAG:古今奇聞趣事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