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糖尿病親家屬最關心:怎麼避開糖尿病不遺傳?

糖尿病親家屬最關心:怎麼避開糖尿病不遺傳?

糖尿病會遺傳嗎?這個問題所有糖尿病人都很關心!

糖尿病同伴很責任的回答:糖尿病本身並不會遺傳,遺傳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體質!

什麼意思呢?就是從現代醫學觀點來看「糖尿病患者子女只是遺傳了某些基因,而這些基因對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說,在某種環境中就有可能發病,而避免這種環境,就可能不發病」。也就是說如果把生活習慣、體重等管理好,家庭有糖尿病就不容易得上糖尿病!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哪個更遺傳?

1型糖尿病:

1、如果孩子的爸爸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一直依賴胰島素或者是他在青少年時期就確診為糖尿病,那麼遺傳概率就是5.88%。

2、但如果是孩子的媽媽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生孩子的時候還不滿25歲,遺傳概率只有4%。

3、如果媽媽是滿25歲以後才生的孩子,遺傳概率就會降低到1%。

4、然而,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1型糖尿病,遺傳概率將提高到25%。

2型糖尿病:

1、父母一方有糖尿病,孩子生下來的發病率為40%;

2、父母雙方都有糖尿病,孩子的發病率為60%;

3、同卵雙胞胎,如果其中一個有糖尿病,另外一個孩子的發病率高達90%;

所以糖尿病家族史者糖尿病遺傳風險是有,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讓易感基因不要爆發,就不會得糖尿病!怎麼管呢?

雖然糖尿病有遺傳的可能性,但並不是說,自己有糖尿病,家人就一定會得糖尿病。別忘了,還有許多非遺傳因素,是和糖尿病相關的。

這些非遺傳因素包括:

1 型糖尿病

病毒感染:目前已已經發現一些病毒的感染可能破壞胰島 細胞,如腮腺炎病毒、柯薩奇 B4 病毒、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肝炎病毒;

化學因素:一些化學物質對胰島 細胞有毒性作用,如某些老鼠藥、四氧嘧啶等。

2 型糖尿病

糖調節能力受損:包括空腹血糖受損(空腹靜脈血糖為 6.1~7.0 mmol/L)、糖耐量減低(餐後 2 小時靜脈血糖為 7.8~11.1 mmol/L),這兩種情況發展成糖尿病的危險性很高,常被稱為「糖尿病前期」,有時又被更加形象地稱為「糖尿病預備軍」。

多囊卵巢綜合征;

超重、肥胖,特別是腹型肥胖;

體力活動過少;

不良飲食習慣: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低膳食纖維的飲食習慣;

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糖調控能力將會下降。

大家可以看到,這些可能致病的因素中,大部分是可以人為改變的(上面加粗的文字),改變這些因素,可以幫助我們預防糖尿病。

這就告訴我們,我們可以督促家人,做出改變,盡量避免所愛的家人,也得糖尿病,吃自己一樣的苦。

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避免陷入這種惡性因果?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要認真學習糖尿病防治的相關知識,用科學戰勝糖尿病,掌握預防讓自己不得糖尿病的主動權,做健康的主人。有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者,不注重自身保健,在糖尿病典型癥狀(多食、多飲、多尿、消瘦)在自身未出現之前,往往疏忽大意,總覺得自己離糖尿病很遠,加之自己沒有科學的生活方式,糖尿病離自己只有半步之遙時也渾然不覺,有一天自己成為糖尿病患者時,才後悔起來。

也有一種糖尿病高危人群者,擔心自己患上糖尿病,情緒沮喪失去戰勝疾病的信心,憂鬱不已,認為糖尿病太可怕了,無法戰勝它。其實對糖尿病正確的方法是,戰略上藐視它,要有豁達大度的心情,戰術上重視它,即要不斷接受相關糖尿病知識的教育,積極採取系統科學的手段早期干預,糖尿病高危人群可以遠離糖尿病。

2、糖尿病高危人群要避開發生糖尿病危險因素,這是遠離糖尿病的重要方法。發生糖尿病危險因素包括上述的肥胖、高血壓、血脂代謝紊亂等方面。尤其是肥胖者,更容易患糖尿病。

原因是:

1.肥胖者組織細胞胰島素受體減小,對胰島素敏感性減弱,造成胰島素相對不足。

2.肥胖者脂肪過多,堆積於肝臟器官,使肝糖元貯存減小,血糖濃度升高。

3. 定期檢查

每半年到一年,需要定期體檢,體檢時需要檢查空腹的靜脈血糖,有條件時可以行 75 g 葡萄糖負荷試驗 (OGTT),儘早發現糖尿病前期情況,早發現,早治療,有些糖尿病前期的情況,如果處理得當,是可能逆轉的。

4 . 其他

避免病毒感染,遠離感染腮腺炎病毒、風疹病毒的人群,在疾病流行的時候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疾病;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的化學物質。

如果是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朋友,需要配合醫生好好治療。

糖尿病同伴再總結一下重點:

糖尿病屬於多基因遺傳,它的發病是多個致病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如果僅僅繼承了糖尿病的致病基因,但後天規律作息、控制飲食總熱量的攝入、適當運動、合理控制體重,也有可能不得糖尿病

相反,即使沒有糖尿病家族史,如果不注意生活習慣。比如說經常熬夜、黑白顛倒;飲食不節制,如暴飲暴食、不按規律進餐、經常進食煎炸食品或過多攝入甜食等;運動少;體重超重或肥胖,也有可能患糖尿病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糖尿病不要愁!一塊山藥三兩米,比胰島素還管用,糖尿病不攻自破!
更年期是道坎!牢記4個點,大多數人都能避開糖尿病
治療糖尿病:西醫負責速度,中醫負責舒服!
腸道菌群在個體發育早期可影響宿主I型糖尿病的發生
糖尿病人最關心的問題:究竟什麼時候要開始使用注射胰島素?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