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需求與技術並存的中國,營銷技術化廠商如何抓住這個風口?

需求與技術並存的中國,營銷技術化廠商如何抓住這個風口?

幾年前,營銷人員和技術人員還屬於兩個截然不同的部門,隨著營銷技術化概念的崛起,它們開始融合。Market和Technology的合成詞MarTech因此出現,特指以技術驅動的營銷方式。

2009 年「實時競價」技術的出現為MarTech的出現提供了技術基礎。自2011年起,MarTech創始人Scott Brinker每年都會製作營銷技術全景圖。根據他的觀察結果顯示,MarTech廠商呈幾何數字增長,短短5年,150家增長至4891家。快速增長的數字背後是企業對營銷效果歸因和數據資產轉化的需求。

儘管信息傳遞原理並沒有發生變化: 「在正確場景,將正確信息傳遞給正確顧客」的理論依然奏效。但企業所面對的消費者發生了巨大變化。確切地說,是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渠道不斷轉移、割裂。從電視機作為家庭中心,到門戶網站時代,再到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原本被單一媒體渠道掌控的注意力現在被劃分為碎片。因此傳統廣告商以壟斷整版廣告或電視時段投放的方式失去效力。

而MarTech並非試圖將破碎的注意力拚合,而是作為樞紐,在不同場景向用戶傳遞精準信息。因此基於 MarTech 的場景化解決方案層出不窮。營銷技術全景圖中至今已擁有5381個場景,且構成了明顯的長尾:位於MarTech領域前列的獨角獸企業們擁有大量資金與資源,比如Tencent、Adobe,Google,IBM,Oracle等巨頭跨足多個領域,但能達到這個規模的企業為數不多。中間部分是數千家行業領袖,儘管無法達到巨頭體量,但它們深耕某個行業場景。而處於末段的企業資源有限,但數量能支撐起一個完整的MarTech生態,並為之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2014年,Gartner的研究表明,美國81%的大型公司中出現了「首席營銷科技官」這一職位,合併營銷與科技。但MarTech在國內至今還是個新概念,發展遠比美國落後4-5年。

技術基礎與企業需求並存的當下,一個未成熟的市場對MarTech廠商來說蘊藏著無限可能。2017 年,中國在線廣告收入增長30%,達400億美元。這說明國內同樣擁有MarTech的巨大需求,同時國內企業也擁有樹立行業標準的機會。而未來,要實現大量場景,最基礎的門檻在於AI技術與數據支撐。

背靠騰訊的技術能力以及極高滲透率帶來的海量數據,騰訊企點(Tencent CCM)已經開始AI技術在商業領域的應用。騰訊構建的AI Lab聚集了大量人工智慧方面學者和專家,他們在機器學習、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慧研究領域方面的積累,使騰訊企點得以基於底層數據的機器學習融入精準客戶畫像功能。這個旨在打通企業與客戶之間通路的應用,在精確了解客戶需求後能幫助建立起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感情基礎和情感聯結,幫助企業客戶更高效地獲客,擴大收益。

目前營銷行業的版圖大概分六個層面::Advertising & Promotion、Content & Experience、Social & Relationships、Commerce & Sales、Data以及Management。騰訊企點(Tencent CCM)將以其優勢至少涉足Commerce & Sales,Data和Management幾項。

儘管不成熟的市場往往意味著巨額的培育成本,但MarTech在美國市場的成功珠玉在前,搶佔先機的廠商和企業也許會是下一輪抓住風口的領先者。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熱點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ROHM開發出車輛檢測領域地磁感測器
平安萬家醫療聚力基層醫療發展「智慧醫保」系統落地深圳診所
開利115年 酷炫始終 歷久彌新

TAG:熱點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