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里山塘:蘇州城的明信片

七里山塘:蘇州城的明信片

點擊「神州雜誌」關注我們

哈哈

七里山塘:

1

蘇州城的明信片

本刊記者楊劍

山塘街位於江蘇省蘇州古城西北,東起「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閶門,西至「吳中第一名勝」虎丘,全長約3600米,約合七華里,故稱「七里山塘到虎丘」,為公元825年中國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募工鑿河堆堤而成。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水陸交通條件,山塘街曾是明清歷史時期中國商貿、文化最為發達的街區之一,被譽為「神州」第一街。

修復後的山塘街是蘇州古城自然與人文景觀精粹之所在,堪稱「老蘇州的縮影,吳文化的窗口」。街道呈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格局,建築精緻典雅、疏朗有致,街麵店肆林立,會館聚集,再現了山塘街的繁華。2010年榮獲「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典範單位」,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2015年被國家住建部、文物局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獨特的歷史遺存

漫步於蘇州城中,歷史的印記隨處可見,無論是新居還是舊所,都是依照前人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生活態度的印記在傳習。無獨有偶,作為蘇州獨特歷史文化傳承的代表之一山塘街是頗具一番別樣風味。

「其實早年間,山塘街並非叫山塘街。只不過是改名為山塘街以後更為出名了而已。」一位舉旗講解的導遊對我們介紹,「山塘街因山塘河而命名。唐寶曆元年(825),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對蘇州城外西北河道進行疏浚,利用自然河浜開挖成直河(由閶門外護城河直達虎丘山麓),稱山塘河,便於行舟。又把挖出泥土填堆成長堤,長堤寬闊成路,也直通虎丘,當時虎丘稱武丘,山上有武丘寺,故詩人筆下直稱為武丘寺路,後人稱『白公堤』,堤長七華里,又稱七里山塘。」

據了解,山塘街因介於閶門鬧市與名勝虎丘之間,逐漸成為繁華的旅遊商業街。山塘街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水陸交通條件,曾是明清時期中國商貿、文化最為發達的街區之一,被稱為「吳文化的窗口」。有民歌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有西湖,蘇州有山塘。兩處好地方,無限好風光。」便是對山塘街的生動寫照。

山塘街一頭連接蘇州的繁華商業區閶門,一頭連著花農聚集的虎丘鎮和名勝虎丘山,所以,自唐代以來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處。時至今日,遊逛于山塘街,古色古香的街道、古樸淡雅的門樓,似乎還依稀可見曾經的繁華。

兩街夾一河的獨特蘇式傳統風貌

山塘街可以說是蘇州傳統建築集聚的群落之一,現如今山塘街成了一個重要的旅遊街區。縱觀山塘街全局,橫切面呈現「兩街夾一河」的特點,山塘河是其中最亮麗的遊覽風景線。江南傳統建築依水而建,水是江南傳統建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說水成就了江南,它孕育了江南文明,培養了江南的氣質,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美學觀和哲學觀。

從萬人碼頭、白居易紀念館到商會博物館再到李鴻章祠,整個山塘街布滿了各色各樣的古建築遺迹。用蘇州人的話來說,這是山塘街的風格,也是蘇州的風格,更是江南的風格。

據記者觀察,山塘街上河道多,橋多的特徵充分體現了蘇州這個水城的街巷特點。其河道逶迤平行,綿延至虎丘長達七公里。晚唐詩人杜荀鶴有詩說道:「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山塘河的東面一段水面幽深寧靜,少有人打擾民居大多都是臨水構築,水榭和水閣都是由木樁支撐著的,底部的木樁倍受水流侵蝕,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枕河人家。河的西面一段水面則疏朗寬闊,河東段的水面相比則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兩岸花木扶疏,綠樹成蔭。水面上橫跨的古橋高低不平、錯落有致,或平或拱、或單孔或三孔,形態各異。

「蘇州古城經過數千年的積澱,主要是明清以來,遺留下來一筆豐厚的有形財富——古建築。他們是組成蘇州獨特的古城風貌最為重要的方面之一。」導遊介紹道,「而蘇州古建築經過香山幫能工巧匠的智慧實踐,蘇派建築風格和特點歸納起來有:翻牆黛瓦,體量小而輕巧,低層高密度,錯落有致,有多數建於沿河,形成前街後河、人家盡枕河的水鄉風情。」

據導遊說,山塘街建築的這些特點和風格僅是指民居而言;由於蘇州古建築的門類不少,它們的特點和風格都是不盡相同的。

沿河而行,河道兩旁的古建築早已在商業文化的夾擊下,成為酒吧或商鋪,但是這樣的轉變並不影響遊客的參觀,和他們對這裡的喜愛與嚮往。

傍晚時分,愛熱鬧的遊客紛紛踏足山塘街的古戲台,他們呈S形排隊等候著。然而,他們的目的並非是為了進入戲台去聆聽戲劇,而是在此等候遊船。

坐著遊船聽導遊講解山塘街的由來,觀賞二岸的江南水鄉風光,天空中飄過絲絲細雨,耳邊傳來陣陣吳儂細語的評彈聲。有些遊客焦急地等待著上岸後再次漫步在青石板鋪就的古鎮街道上,原來,道路兩邊的商店鱗次櫛比,而且大多是當地的特色商鋪。

「古人游山塘,大多乘船,是一種高檔精緻的燈船畫舫,喝喝酒,品品茶,聽聽船娘演奏的江南絲竹,依戀著水,嚮往著山,真是『人在舟中便是仙』。」據遊客中心李姓工作人員介紹,「水上游山塘,像是一幅緩緩展開的畫卷,從小橋流水枕河人家的水巷風貌,逐漸變成恬美、舒朗的田園風光。」

作為蘇州水上旅遊精品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山塘河遊船從古戲台碼頭——虎丘往返大約需要四十分鐘,遊客可看到通貴橋、星橋、陝西會館、普福禪寺、山東會館門牆、桐橋遺址、敕建報恩禪寺、張國維祠堂、李鴻章祠堂等眾多景點,還可以領略到山塘地區獨特的水巷風貌、典型的江南民居風格和迷人的景觀燈光。

古典與現代融為一體,是蘇州城的明信片

在山塘街,古遺迹成為最鮮明的標誌,隨處可見。山塘街東段的正式入口處有一座御碑亭,是乾隆皇帝的手跡,上書「山塘尋勝」。雖經千年風吹日晒,雖牆體脫落,但依然能感受到一些那個時代的氣息。

「在吳一鵬故居處有一座橋,名為通貴橋。」據導遊介紹,「通貴橋,意思就是通向富貴人家的橋。這富貴人家是明代禮部尚書吳一鵬。當時吳一鵬住在橋南的東楊安浜,他與住在山塘街上菩提庵前的方先生是好朋友,經常來往,於是就造了這座橋。這橋始建於明弘治初年,已經500多年了。明朝隆慶年間,有人在橋上看到一朵五彩祥雲,所以通貴橋又叫瑞雲橋。」

現如今,橋柱上面刻有:「光緒六年虎丘清節堂、昌善局重修」的字跡仍清晰可見。

正是如此,在山塘街名聲日盛的同時,也逐漸成為各種各樣的特色基地。

嚴格來講,山塘街的旅遊是文化旅遊,是專項旅遊,所有的商家、項目、活動、表演等都應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吳地的文化基因,較高的市場認知。其中以御碑亭、古戲台、吳一鵬故居等歷史古迹,有刺繡、山塘桃花塢木刻年畫等蘇州傳統手工藝的代表性項目,有崑曲、評彈等經典戲曲節目或山塘花卉、龍舟賽會等三大特色為主。

穿行於山塘街,刺繡、山塘桃花塢木刻年畫等傳統手工藝的店鋪比比皆是,琳琅滿目的商品看的人眼花繚亂。

「第一次來蘇州,江南味兒感覺特彆強烈。特別是來到山塘街,剛下車我拍了幾張照片發了朋友圈,瞬間被秒贊了。」參觀木刻年畫店鋪的遊客孔女士告訴記者,「還有一些朋友告訴我去哪家店買什麼,甚至有朋友直接告訴我,蘇州哪些特色工藝值得購買。可是當我真的去店鋪里看了,卻發現自己每一件都想買下來。」

在這裡遊玩,服務也很貼心。如,山塘街的遊客中心所印發的山塘街宣傳冊中的導遊全景圖,還特意標註出山塘崑曲館以及山塘評彈書苑的位置。

記者發現,整個山塘街,並非只有宣傳冊中所標註的兩處地方有崑曲和評彈的表演,事實上,整個山塘街無處不充斥著評彈和崑曲的韻味。

走進一家名為山塘書院的店鋪,服務員熱情地領著記者走上二樓。

記者走進書場,彷彿走進了70年代的戲院。一走進場子,一股老房子特有的感覺撲面而來。這裡沒有冷氣,只有幾台吊扇,送著風;觀眾席也是老式沙發,坐下時會稍有晃動並發出「嘎吱」的聲響;就連廁所都是用暗紅色尼龍布簾當門帘,雖簡樸,但有很強的時代感。

往書場中粗粗一瞥,兩邊牆壁上懸掛著的字畫,無形中給這裡增添了些書卷氣。散開擺放著的幾張桌子之上,放著幾杯清茶。靜靜地坐在一旁欣賞,總能察覺出摯愛評彈人特有的幸福在四周不斷地集結著。在座的人就這麼跟著沉醉了。直到一個段子結束後,才會緩了神,感嘆句,「真好」。

「小夥子,能聽的懂嗎?今天這場是著名的評彈段子《杜十娘》。到了夏季,遊客多了,這樣的老段子天天有。」一位老評彈迷告訴記者,「你來的這山塘街還被寫進不少民間傳說和文藝作品之中,蘇州彈詞《玉蜻蜓》《三笑》《白蛇傳》就都寫到它了。」

在現代化的城市景觀建設中,古街古建景觀猶如是一個異類,又好像是一根標杆,向外界展示著蘇州獨具的魅力。它將古典與現代融為一體,卻沒有絲毫突兀與不協調的感覺。它的美,經歷了歲月的洗禮,由一代代人見證,需要人們靜靜地去領略。

刊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複製,請註明來源於神州雜誌,標註作者,並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州雜誌 的精彩文章:

違而不反 合而不同——黃庫先生書法藝術之我見
窮盡千里 不負韶華——品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

TAG:神州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