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最有利於心臟健康的7種愛「心」運動,看看哪種適合自己!

最有利於心臟健康的7種愛「心」運動,看看哪種適合自己!

健康專家們特別推薦了最有利於心臟健康的7 種愛「心」運動,看看哪種適合自己,練起來吧。我們的提醒是:將運動融入生活中,有了堅持的心就有健康的心。

快走

建議方式:每天4.5 公里,每次30 分鐘以上,每周運動5 天。

散步不能算快走,走多快才算?每小時走上4.5 公里左右就可以了,一天可分兩次完成。可以藉助手機等工具確認行走速度。快步走能提高心肌收縮力,改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並降低血壓、血脂、血糖。公園或小區花園很適合快走,而城市道路空氣污染則不適合。

游泳

建議方式:每次1~2 小時,每周2~3 次。

游泳是一種極好的全身性運動方式,堅持游泳的人心臟體積會明顯增大,收縮更有力,動脈增粗,血管壁彈性加大,每搏輸出血量增加,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而且游泳並不會損傷關節,這點比跑步更有優勢。

深蹲

建議方式:每次重複20 下,每天1~2 次。

如果天氣或時間原因沒有鍛煉,可用深蹲來彌補。方法是: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前伸,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上身盡量保持平直,停留10 秒鐘左右,兩手收回,叉腰緩慢起身。整個過程中注意呼吸配合,避免猛蹲猛起,以防出現頭部缺血現象。深蹲簡單易行,也是很好的「愛心操」。

慢跑

建議方式:每次30 分鐘,每周5 次左右。

慢跑比快走效果更顯著,運動時間上有所縮短。慢跑可使心跳加快,呼吸加深,肺活量增大,能增大心臟容積,增加供血總量,提高毛細血管的密度,從而為身體提供更豐富的營養,更有效地消耗脂肪。慢跑同樣需要好的空氣環境。

跳繩

建議方式:每次20 分鐘以上,每周5 次。近年來,國外健身專家非常推崇跳繩這種鍛煉方式。跳繩不僅能加快胃腸蠕動和血液循環,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而且能增強人體心血管、呼吸和神經系統的功能,跳繩適合年紀不太大的人,對場地要求不高,經常跳繩對強健心臟很有好處。

長途騎行

建議方式:每次騎行10~20 公里,30~60 分鐘,每周2~3 次。

騎行使得血液循環加速,心率的變化也因踏蹬速度和地勢的起伏而不同,心跳可比平時加快2 倍以上。經常騎行,能使心肌收縮更有力,血管壁的彈性增強,肢體更強壯。騎行應選空氣良好的道路。

太極拳

建議方式:每次20 分鐘左右,每周5 次。

可放鬆全身肌肉,配合緩慢、細長、均勻的腹式呼吸,使人體肺部的氧氣充足,使心臟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會加重心臟的負擔,不會造成運動損傷,經常打太極拳,可有效地防止心臟疾病。

小心盲目鍛煉傷了心!

雖然運動對心臟的好處多多,但過量運動或盲目運動卻不一定能達到效果,有時甚至適得其反,因此,專家提醒:要科學地進行鍛煉。

最好是有氧運動,並且要有一定的強度

研究表明,凡是有節奏、全身性、時間較長的有氧代謝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爬樓梯、爬山、騎自行車等,只要堅持,都能有效提高心臟活力,增強心血管功能,讓你擁有一顆強大、健康的心臟。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發現,經常快步走或慢跑,及其他充滿活力的有氧運動,可使患心臟病的幾率降低35~41%。另外,運動最好有規律,長期堅持,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想起來了才練練,忙了就丟在一邊,這種運動方式只能說聊勝於無。專家提醒注意兩個極端:強度過大、無氧代謝的運動會增加心血管負荷,強行蠻幹甚至可能損傷運動器官;而過於休閑的散步等,運動量又過小,即便每天堅持,對降低心臟病發病幾率幫助也不大。

運動量不是越大越好,要牢記「1357 原則」

運動必須遵守適量的原則,過量運動或動作過於劇烈都是有害的,尤其對平常缺乏鍛煉的人來說,突然進行劇烈運動,很容易造成心臟短暫缺血,危害身體健康,甚至出現意外。護心運動專家給出了有效又安全的

「1357」原則:每天至少運動1 次;每次連續運動30 分鐘左右;每周運動5 天;運動時心跳最高速率不超過最大心率的70%。掌握了這個原則,就能經常運動而不會過量,心臟也會越來越強大。

運動過程中,身體不適要及時STOP

運動有其自身的規律,循序漸進非常重要。不能一上來就著急進行高強度運動,而應先安排5~10 分鐘的熱身。如果要做一些劇烈運動,比如足球、跑步等,除了做好熱身之外,還要記得把心率控制在安全範圍內。劇烈運動結束後,再進行5 分鐘左右的整理活動,讓身體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而不要立即坐下來休息。

專家提醒,如果運動時感到不適,身體出現一些報警信號,比如說心臟突然跳得特別快或感到胸悶,一定要立刻停下來,千萬不要勉強支撐。

高強運動前,要做心臟體檢

運動中發生猝死的事例時有發生。為避免意外發生,專家建議普通人進行強度較大的運動前,最好先做一次心臟體檢。比如:心電圖可檢測出心律失常、心梗等顯性的、處在發病期的心臟病;運動平板試驗動態觀察心臟是否存在隱患。對於心臟有問題的人,需要請專家開出專屬的運動處方,遵循有規律性、小量起步、慢始慢終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走、太極、健身操等。

「我怎麼又美又有趣~」聽說每天看我的人都有這個煩惱~

要不要一起玩?點一下訂閱就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