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戚夫人的「枕頭風」為何白「吹」了?

戚夫人的「枕頭風」為何白「吹」了?

常言道「英雄難過美人關」。吳三桂為紅顏「衝冠一怒」。然而,劉邦愛妃戚夫人的「枕頭風」為何沒能吹軟劉邦的耳根?只因沒有揣摩到劉邦的真正心愿。

公元前195年,劉邦御駕親征黥布得勝歸來,宴請朝廷重臣,太子劉盈侍奉作陪。劉邦定睛一看,太子身後跟著四人,鶴髮童顏、長須垂髫、面目清瘦、雙瞳炯炯有神、舉止端莊、衣冠甚偉。劉邦暗思,這幾位年齡都在八十大幾,器宇不凡,有得道高人之氣。

「卿等何方仙客?」劉邦客氣地問道。

四位仙家紛紛向前,回答道:「回陛下,在下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里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

劉邦聽後大吃一驚:「原來是『商山四皓』!我多次派人請諸位出山相助,您們都逃避我,諸公今天為何與我兒交遊?」

諸公回答道:「陛下看不起讀書人,見到讀書人就謾罵,我等仁義之士,不會受此等羞辱,又恐懼陛下加害,所以在商洛山隱居起來。」

「那麼今日為何來此陪伴太子?」劉邦問。

「我等聽說太子仁義忠孝,謙虛恭敬,禮賢下士,天下讀書人都願意為太子盡忠效命,所以我們都來侍奉太子。」

劉邦說:「煩勞您們調教保護太子。」

這四位都是秦朝著名的博士,特有才能,常常痛恨秦國無道。秦朝滅亡後,隱居山中。劉邦建立漢朝,特想啟用這幾位,多次派人去請,但這幾位婉言謝絕出山輔佐劉邦。

能請得「商山四皓」出山的確不易。

這話要從劉邦欲廢太子說起。太子劉盈,是劉邦與呂后所生。生性憨厚忠誠,但在劉邦看來有些懦弱,加之兒時劉邦南征北戰,居無定所,常常營養不良,也曾被項羽所抓獲,遭罪不少,因此身體十分虛弱。漢武帝就是不看重這個兒子,只因是呂后親生,才被立為太子。

劉邦納了戚夫人後,生下皇子劉如意。這小子聰明伶俐,十分可愛,加上劉邦特別寵愛孩子他娘,劉邦便產生了廢掉太子劉盈,另立劉如意為太子的念頭。皇家無家事,更何況太子作為未來儲君的廢立,關係到國家安危、天下太平,百姓生計,一定得徵求朝廷重臣的意見。在中國皇室宗法專制時代,廢長立幼風險極大,凡是廢長立幼的朝廷,沒有不出亂子的。因此大臣們對另立太子,當然會據理反對,特別是為劉邦制定禮儀的重臣叔孫通也持反對意見。

儘管在太子劉盈和趙王劉如意的廢立上劉邦猶豫未決,作為太子的母親呂后卻時時恐慌不安,在皇族裡,歷來是「母以子為貴」,若太子被廢,呂后的地位定會一落千丈。

一邊是朝廷大臣和呂后力保太子,另一邊是劉邦和戚夫人要廢掉太子,另立劉如意為太子。大臣們只能用說教據理力爭,不敢強行抗拒;呂后姿色已衰,對劉邦只存在親情,說話沒有多大分量。劉邦作為皇帝,擁有最後拍板權,一旦決定,大臣們只能聽從,否則是抗旨不準,是殺頭之罪;而戚夫人擁有無堅不摧的「枕頭風」,任你再硬的耳朵根子,這黏糊糊的「枕頭風」一吹,沒有不軟的。但是,這回戚夫人的「枕頭風」是白吹了。

正當乘劉邦御駕親征黥布,得勝回朝之喜悅,已經下定決心廢掉太子,另立劉如意。不料在慶功酒席宴上遇上「商山四皓」成了太子的輔佐之臣,劉邦驚喜之餘,打消了劉邦廢掉劉盈太子的念頭。

無可無奈何的劉邦只得對寵妃戚夫人說:「我本來是決心換掉太子的,但連我都請不來的四位大賢都成了太子的輔佐,太子劉盈羽翼已成,難以撼動了。呂氏成為太后已成定局。你就死了這條心吧。」皇帝都無計可施,可憐的戚夫人除了痛哭流涕,還能有什麼作為呢?

太子廢立之爭,日後為戚夫人帶來巨大災難,此乃後話。

在劉盈將被廢,呂后一籌莫展的危急關頭,有人告訴呂后,留侯張良足智多謀,當今皇上對他言聽計從。呂后如夢初醒,立即派自己的親哥哥呂澤宴請張良。

酒過三巡之後,呂澤問張良:「閣下是皇上重要謀臣,常常為皇上出謀劃策。當下,皇上要廢掉太子,難道你就能心安理得、高枕無憂嗎?」

張良回答說:「戰爭時期,危急之時,我出謀劃策,被皇上採納,成就大業,那是我的幸運。如今天下太平,皇上要立自己喜愛的人為太子,這是皇上骨肉之間的事情,就是我一百個張良也是無能為力的。」絕頂智慧的張良明白,離間人骨肉,定會招來殺身之禍。

呂澤聽後急了,說:「今天你不為我想個計策,就別離開我這兒。」

被逼無奈,張良說:「太子的廢立,與皇上進行口舌之爭毫無益處,反會造成逆反心理。皇上隱藏著一個心愿,就是請出『商山四皓』前來輔佐,但沒有如願以償。這四位老者,只因為皇上喜愛謾罵、侮辱讀書熟人,逃匿山中隱居,堅守讀書人的道義,不做漢朝臣子。然而,皇上心中特別敬重這四位高人。如果你真心能做到禮賢下士,不吝惜重禮,那請太子寫信一封,你親自代勞,帶領能言善辯高手,登門拜請,他們一定會應邀前來。如果他們來了,太子將他們待為上賓,常常帶他們入朝走動,讓當今皇上見到他們,這樣就能保住太子之位。」

果然不出張良所料,「商山四皓」的出現,使劉盈搖搖欲墜的太子地位牢固了。這當然得益於張良對劉邦的深度了解。

鬼谷子的「揣情術」說:「計國事者,則當審權量;說人主,則當審揣情;謀慮情慾必出於此。」鬼谷子認為,籌措國家大事,搞政治博弈,應當審察形勢,掌握信息;說服人主,則應該全面詳盡地把握人主的心意願望,了解人主的心性品行。可以肯定,決策措施的謀劃,對人主的了解把握,規勸其採納自己的建議,都要以「揣情術」為出發點,並準確地運用它。

已經得了天下的劉邦,想不踏秦朝滅亡的覆轍,就要招攬大量的賢良之才,輔佐自己治理好國家。「商山四皓」正是劉邦渴望得到,卻一直沒有得到的輔佐人才。這在劉邦的其他大臣看來,也許就不是什麼大事,沒有了張三,李四也會一樣管用,沒有了「商山四皓」,「地球也會照常轉」。然而,張良深深知道「商山四皓」在劉邦心目中的分量,這就是智者與凡夫的差別,這也是張良對「揣情術」的完美運用,這更充分說明,通過「揣情術」的運用,張良已經成為劉邦的完全知音,甚至可以說是劉邦「肚子里蛔蟲」。

張良對劉邦的知音,也取決於他對劉邦情況的完全把握。《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記載:太中大夫陸賈常在劉邦面前談論《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聽到這些,劉邦很不高興,便大罵道:「天下是老子騎馬南征北戰打出來的,哪裡用得著《詩》、《書》!」

陸賈說:「您在馬上得天下,難道也能在馬上治天下嗎?商湯和周武,都用武力征服天下,再順應形勢用文治守成,文治武功並用,這才是使國家長治久安最好辦法。從前吳王夫差、智伯都是因極力炫耀武功而致使國家滅亡;秦朝也是一味使用嚴刑酷法,最後導致滅亡。若秦朝統一天下之後,效法先聖,實行仁義之道,陛下又怎能奪取天下呢?」

高帝聽了,心情不快,但露出慚愧之色,對陸生說:「那就請你總結一下秦朝失去天下,我得到天下的原因究竟在哪,古代各王朝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又在哪。」這樣,陸生就奉旨大略地論述了國家興衰存亡的徵兆和原因,一共寫了十二篇。每寫完一篇就上奏給皇帝,高帝沒有不稱讚的,左右群臣也是一齊山呼萬歲,把他這部書稱為「新語」。

《史記》記敘的這一典型事例,作為劉邦重要謀臣的張良肯定知道,不然,他對劉邦的「揣情」也不可能做到料事如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不要小看我,我現在可以做更有挑戰的事情
當年的那個四眼妹,如今靠顏值吃飯月入3萬
近萬元的「果十」來了,你的腎還好嗎?
歐冠焦點對決 熱刺VS多特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