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虛擬4.0,這個世界是假的,假的,的……

虛擬4.0,這個世界是假的,假的,的……

今天我們開個有趣的大腦洞。

話題由一個天才的創業冒險家引出。

他的能量不在於驚人的財富,而在於星際級的視野。

很多人猜到了,他就是埃隆·馬斯克。「鋼鐵俠」的原型。

億萬身價不滿40歲的馬斯克,是這個星球有史以來第一個私人發射飛船到太空的人。

他的SpaceX研發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龍飛船」發射到地球軌道,並順利折返。

這個「瘋狂」的美國IT男,有著太多奇思。

比如他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真實世界的可能性只有數十億分之一……

當然,拷問這個終極問題的人他並不是第一個。

從有文明起,人類堅持不懈幹了兩件事。

一是證明這個世界是虛擬的;二是把這個世界變成虛擬的。

證明世界虛擬的人叫科學家。

就像中國道士煉丹,本來為長生結果發明了火藥。古老西方的一幫信徒為了證明上帝存在,不停的思考實驗,發展出了「科學」。

不要以為這是老黃曆,那些腐朽的資本主義學霸並不是無神論。

愛迪生、牛頓晚年都在證明上帝的存在。

愛因斯坦感嘆這個宇宙最不可理解的地方就是它竟然可以被理解。

不管這個上帝是神還是個程序員,有人認為這個世界的存在不可能只是巧合。

他們的證據在哪呢?

首先你看到的世界只是你的主觀感受,客觀事實是可見光加X射線、紅外線等等全算上,這些能量存在形式只佔宇宙的4%。

意思就是,此時此刻我們身邊就充斥著大量「暗物質」,有可能存在「暗物質生物」,與我們沒有強相互作用而隨意穿梭互不相擾。

是不是很和諧。

其次按說光的速度應該是無限的,但是有,光的速度上限是300000km/s。

意思就是,上帝為了不讓宇宙這台電腦因為計算量過大而出現死機,設置了計算上限。

進一步證明這點的是愛因斯坦的「光的波粒二相性」,即光在沒人觀察的時候表現為波,用一個函數就可以模擬,只有被觀察的時候,光才會具象化。

意思就是,在一個大熱天,你看著我,我就穿著得體彬彬有禮地沖你微笑,你扭過臉,我就呲牙咧嘴脫得只剩大褲衩,沒人看還浪費表情幹嘛。

上帝好……節儉啊。

那我們換個套路,用一台顯微鏡無限觀察微觀物質,徹底看穿這個世界。

但現實是目前最牛掰的顯微鏡只是納米級的,離上帝為宇宙設定的最小觀測尺度「普朗克長度」相差了10的26次方倍。

而且狡猾的上帝為觀測「普朗克長度」的物質設定了個前提,就是必須製造一個黑洞,所以還沒等看清楚你就灰飛煙滅了。

呼,抽根煙冷靜下。

以上只是人類現有科技條件下的觀測與推測,離最終答案還很遠很遠。

不過,在我這個文科生看來,那個答案也許並不重要了。

因為另一幫人可沒歇著,他們正努力把這個世界變成虛擬的。

一直以來我們稱呼這些人為藝術家。

雖然藝術的起源一直被學術界稱為「斯芬克斯之謎」,但從神話傳說到文藝作品,人類並不甘心被動解釋世界。

我們創造了一個世界。

正在路上的你,看著擦肩而過的人們服飾各異,原來穿著並不單為遮體。

在辦公室的你,拿起大瓷茶葉缸看到了對面的HelloKitty小粉杯,原來容器並不單為工具。

晚上去領導家做客,內急的你還是被那枚純金馬桶閃瞎了眼,原來便便也是有階級的。

雖然我們真實的生活不是類型片,沒有背景音樂,沒有主角光環,但我們還是創造了輝煌複雜的文明。

我們用想像力虛擬了一個主觀世界。

這一切緣於不甘心,我們為什麼不能是造物主?

一個昏暗作坊的工匠,都會為剛打了把新造型的鋤頭而捻胡自喜。

王羲之、董其昌、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畢加索等等等等,那些曾經的藝術大師們,就是創造虛擬世界的一顆顆閃耀明珠。

現代人無限神往,卻無法停留。

工業革命帶來了機器,帶來了聲光化電。

人類突破各種資源的限制,讓藝術走下了神壇,開始大眾化。

當你置身廣告與商品充斥、娛樂與消費不停的世界,以為就此而止了嗎?

故事才剛剛開始。

虛擬4.0時代,科學家把藝術家徹底變成歷史名詞。

高曉松在《曉說2017》里暢想不遠的將來,每個人都是藝術家,虛擬技術把你的想像力變成你的生活內容,貨幣就是自己的時間,誰獲得的關注時間多誰就最有財富。

但,這還不是終極模式。

我們要突破最終的壁壘——物質與肉體。

電腦直接和人的神經連接,設定好故事場景,這時電腦發出的電信號通過轉換後接入人腦神經,虛擬了我們所有的感覺(疼痛、嗅覺、視覺、悲傷、快樂)。

這時每個人都可以是國民老公,而不用擔心爹不夠;每個人都可以是美國總統,而不用發愁有人和你競爭。

這種感官已經不能用以假亂真形容了,某種意義上就是真實的,虛擬即真實,莊周夢蝶,是我夢見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了我。

具體場景參見電影《黑客帝國》系列。

好吧,抽根煙冷靜下。

好在這只是個腦洞題。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世界的真實性似乎只能是一個永遠的哲學思辨。

而虛擬技術的發展,考驗的是人類在技術大爆炸面前的選擇,是躲在膠囊里自嗨,還是衝出星際探索未知。

埃隆·馬斯克說:「我想在火星上退休。」

你的選擇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天堂一天人間一年?——黑洞
哈蘇系列 詳細了解你都知道哪些?
2018年usnews 美國綜合性大學及文理學院排名
和面是一門技術活,面才是餃子的靈魂
古人的數字養生口訣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