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冷兵器時代的戰馬:胸要寬,背要厚,臀要豐滿

冷兵器時代的戰馬:胸要寬,背要厚,臀要豐滿

四千年的老朋友,馬能給我們帶來什麼藝術體驗?

馬被人類所馴化是大約四千年前的事了,農業生產、交通運輸、軍事活動,這些都是馬兒們為人類揮灑汗水,助人類文明發展一臂之力的領域。

Circassian Holding a Horse by Its Bridle, 歐仁·德拉克羅瓦, c. 1858, 東京富士美術館

馬,從它的祖先到現在,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五千萬年。經過不斷的進化,變得高大威猛,奔跑起來風馳電掣,因而在人類文明的概念中,常常是一種正面的形象。從古至今,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都十分樂於描繪它們的英姿,並且以不同形態出現在歷史中。

Horse-Shaped Haniwa, 6th Century, Museum of the Sakitama Ancient Burial Mounds

Painted clay and wood figure of a horse, 725/775, British Museum

A White Horse Under a Willow, 1668/1715, Korea Database Agency

Three Horses in a Stormy Landscape, Charles Towne, 1836, Yale Center for British Art

而馬與人類,更是有不可分割的聯繫。馬被人類所馴化是大約四千年前的事了,而這正是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階段。農業生產、交通運輸、軍事活動,這些都是馬兒們為人類揮灑汗水,助人類文明發展一臂之力的領域。

Horse and Rider, Western Han dynasty (206 B.C.–A.D. 9), Kimbell Art Museum

虢國夫人游春圖, 張萱, 唐代, 中國現當代美術文獻研究中心

聖羅馬諾的戰役, 保羅·烏切洛, 1436 - 1440, Uffizi Gallery

而在中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更流傳下了許多與馬有關的故事,或浪漫,或壯麗,或悲情。

金鞭美少年,去躍青驄馬。

牽繫玉樓人,綉被春寒夜。

——晏幾道《生查子》

五馬圖(局部), 李公麟, 宋代, 中國現當代美術文獻研究中心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王昌齡《塞下曲·其二》

秋郊飲馬圖, 趙孟頫, 故宮博物院

夜闌卧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遊《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而馬的戰爭作用,特別是在冷兵器時代,則更為明顯。戰馬,不是開玩笑的。冷兵器時代的騎兵是王牌部隊,他們座下的戰馬也是百里挑一的良馬。

一匹能衝鋒陷陣能長途奔襲的戰馬,最主要的指標是以下幾個:第一,體格健壯。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胸要寬,背要厚,臀要豐滿,骨骼要硬;第二,訓練有素。對騎手的指令要如臂使指,絕對不能耍性子,把騎手突然摔下馬;第三,膽子大。戰場上不怕雜訊、不怕刀槍、不怕衝撞;第四,耐操。絕對不能挑食,只吃黃豆不吃草。

蒙古人為什麼能騎著矮小的蒙古馬縱橫天下,西方騎著高大阿拉伯馬的重甲騎士也不是對手。就是因為蒙古馬具備了以上四大要素,尤其是蒙古馬對寒冷氣候、簡陋食物超乎尋常的耐操能力。當時,騎馬打仗似乎是難分難捨的概念。騎在馬背上,或是身著戎裝英姿颯爽,或是揮舞著兵器威風凜凜,這樣的經典 pose 在藝術史上長盛不衰。

Qasam al-Abbas Arrives from Mecca and Crushes Tahmasp with a Mace, Mahesha, Indian, active c. 1570 - 1590, Manuscript dated c. 1562-1577,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Warrior On Horseback, Toyohara Kunichika, 1894, Freer and Sackler Galleries

Retrato de Alfonso XIII con uniforme de húsar, Georges Scott, 1923

而拿破崙可以說是油畫中騎馬界的「時尚教主」了。數不清的油畫描繪著他在馬背上的英姿。尤其是有五個版本的《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道的拿破崙》(Bonaparte franchissant le Grand-Saint-Bernard)中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舉起右手的動作也成為了經典的一幕。

Bonaparte franchissant le Grand-Saint-Bernard, Jacques-Louis David, 1801, Chateau de Malmaison, Rueil-Malmaison

Equestrian Portrait of Napoleon I (1769-1821) 1810 by Joseph Chabord

Equestrian Portrait of Emperor Napoleon I, Carle Vernet

在戰場上,為了精確熟練地控制馬匹地動作,跑得快,走得准,人們常對馬進行各種訓練,而這對於騎馬之人來說,也是巨大的挑戰——想要達到「人馬合一」的境界,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不過,這也催生了其競技性,馬術應運而生。

Attic Red-Figure Cup Type B Fragment, 500 B.C.,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在上圖的古希臘陶器上,我們可以看到兩個人在騎馬追逐。事實上,與馬有關的競技活動,就起源於古希臘和古羅馬;而競賽規則也很簡單,就是競速。賽馬很早就被加入到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項目當中。不過在當時,要一絲不掛地駕馭沒有馬鞍和馬鐙的馬匹,可並不是件簡單的事。

Chariot race. Shoulder of an Attic black-figure hydria, circa 510 BC,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當然,除了單純的賽馬,還有馬車賽。該項目也於公元前680年第25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列為正式項目。最初,是由四匹馬拉車;而在公元前408年,增設了兩匹馬拉車的比賽。在羅馬的鑲嵌畫上,我們也能尋到四馬拉車的景象。

描繪馬車賽的羅馬鑲嵌畫

策馬奔騰,對於藝術家們來說是最佳的描繪對象之一。千年以後,馬術運動變得更加優雅而具有美感。在歐洲,由於馬是貴族的一種象徵,馬術對人們來說是人與馬之間交流的學問,更是一種藝術。1900年,馬術正式加入現代夏季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GIF/555K

1912年,奧運馬術又增添了盛裝舞步項目——這更是現代馬術比賽中最受人矚目的一部分。這其實並不難理解:人著盛裝,馬踏舞步——顯而易見極具觀賞性和藝術性。比賽過程中,起手頭戴黑色闊檐禮帽,身著燕尾服和高筒馬靴,伴隨著舒緩悠揚的旋律駕馭馬匹完成一系列的步伐與動作。期間,人與馬融為一體,氣定神閑,風度翩翩,展現出起程藝術的最高境界。

參加盛裝舞步的選手

盛裝舞步的騎手,都要身著正式的服裝。在比賽中,男選手必須是穿白色馬褲,女選手可以穿白色或者淺黃褐色的馬褲,配上黑色的高筒馬靴。白色的襯衫及白色的手套配上純黑或者深色的、帶有金屬紐扣的外套,顯得十分典雅。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些情況下,軍人或者警察等參賽可以穿相應的制服,同樣也具有獨特的觀賞性。

Photo by Jake West/New Jersey Herald - The Garden State Preview Horse Show continues today at the Sussex County Fairgrounds in Frankford.

當然,除了盛裝舞步,馬術賽還涉及速度、耐力、障礙賽等方面。騎手在不同的項目中身著不同的服裝,馬匹也隨之變換其風格——既優雅,又奔放。這樣看來,馬術當之無愧是一項極具觀賞性和藝術性的賽事。不過,儘管中國在歷史上早就成為了「馬背上的國家」,但是在現代馬術運動上,起步較晚;2008年,中國馬術代表隊第一次參加奧運會。

華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馬術盛裝舞步項目中, CREDIT: EDWARD TANG

但如今,在中國,已經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馬術愛好者。在日前於浪琴錶世界馬術學院(多美國際馬術中心)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我們了解到,第七屆浪琴錶北京國際馬術大師賽將於2017年10月13日至15日在國家體育場鳥巢上演。

第七屆浪琴錶北京國際馬術大師賽新聞發布會現場

現場我們採訪了「德國馬術之父」、著名馬術運動員魯德格·比爾鮑姆(Ludger Beerbaum),探討了馬術與藝術的關係。他說:「這兩者在某種程度上是平行的,騎手在與馬相處時,必須極盡和諧,這樣才能表現出足夠的優雅和流暢度。這就是馬術中的藝術所在,它並不是簡單粗暴的騎馬衝刺而已。」而全運會馬術冠軍梁銳基也表示,在馬術比賽中,對於觀眾來說的一大看點,就在於人與馬的互動。

「德國馬術之父」 魯德格·比爾鮑姆(Ludger Beerbaum)

馬術,並不只是馬的表演,也不僅僅是人的技巧,而是騎手與馬匹、人類與自然完美合一的藝術。馬與人類共同走過了四千年,從古至今,從雕塑、繪畫到馬術,馬從各種層面上向我們展現著自然之美,令人嘆為觀止,相信馬術在中國,也會越走越遠。

魯德格·比爾鮑姆(Ludger Beerbaum)

| 關於第七屆浪琴錶北京國際馬術大師賽

「第七屆浪琴錶北京國際馬術大師賽」將於2017年10月13至15日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此項賽事由中國馬術協會、國家體育場主辦,多美馬術攜手「亞琛世界馬術大會」與「德國馬術之父」魯德格·比爾鮑姆(Ludger Beerbaum)共同打造,是國際馬聯3星級(CSI3*)賽事。本次大師賽將召集國內外頂尖的170對人馬組合再戰鳥巢,馳騁賽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T藝術雲圖 的精彩文章:

「塑料花姐妹」:12歲美少女沒刮毛的身體,才是青春期的能量
中國紡織業的美學特性:利用「植物纖維」來發展
中世紀手抄本:古老的字體以人體為媒介創作塗鴉

TAG:YT藝術雲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