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華人服裝最大的特點什麼?

華人服裝最大的特點什麼?

華人服裝最大的特點什麼?

枯木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文化痕迹已經深深烙在華人的血液當中,文化習俗也逐漸成為習慣,浸入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如果不仔細觀察,自然感覺到應該如此,理應如此,但是如果仔細探尋回味,就會發現,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習俗習慣,莫不出於古老文化的厚重積澱。

就拿我們平常穿的服裝來說,從滿清末年西服引入中國,到中山裝,再到現在西服成為服裝大趨勢,但是,裡面的細節還是保留了不少傳統服裝文化。就拿服裝紐扣部分,你有沒有觀察過,紐扣絕對會在左邊,而扣孔在右邊,也就是說,服裝扣起來後,左邊衣襟會壓著右邊,哪怕是很窄,就是襯衫也會是這樣,這就是中華文化裡面的「右祍」傳統。

關於「右祍」,不少人知道孔子在《論語憲問》里說過:「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但是對於什麼是「祍」知道的人可能不多。《禮記玉藻》記載古代穿衣規範:「朝玄端,夕深衣,深衣三袪,縫齊倍要,衽當旁,袂可以回肘,長中繼揜尺,袷二寸,袪尺二寸,緣廣寸半。」,鄭玄注釋:「凡衽者,或殺而下,或殺而上,是以小要取名焉。」,意思是「衽」指的「小要」,就像民間蓋合棺木用的木榫樣,兩頭寬中間窄,又叫「燕尾榫」

本來鄭玄對於「衽」解釋的簡明扼要,但是由於西漢後深衣制度不傳,因此關於衽的考究兩千年以來一直爭論不休,歷朝歷代關於衽的解釋都不得要領,直到湖北江陵馬山磚廠出土的戰國貴族服裝上,沈從文先生仔細研究,終於破解了這個難題,得出「衽」就是鄭玄所注的「小要」,即衣、裳和腋部結合部分的嵌片,有現代立體剪裁的意味。現在右祍的意思就是指衣襟向右掩,左上右下。

關於漢族服裝「右祍」的起源和來歷,筆者查閱不少資料,發現沈從文先生以及其他研究人員都沒有給出明確解釋,也許以為本應該如此吧,筆者認為,這要從服裝的功能和文化說起。

服裝剛開始發明就是為了保護身體,避寒遮羞,禮儀方存,後來隨著新石器時代紡織技術的發明,人們對服裝逐漸開始講究。古代認為是黃帝發明了紡織,也有說是黃帝的妃子嫘祖發明了養蠶絲織技術,這些只不過是古人慣例,依舊會給三皇五帝加點光環而已;還有研究人員認為是紡織技術從印度傳過來的,僅僅是因為在印度發現4000年前織物,這已經被推翻,從多出考古資料表明,早在黃帝誕生、印度紡織以前,山頂洞人的骨針的發現,西安半坡、浙江河姆渡出土遺物都證實,最遲在6000年前,人們手編織物被廣泛應用。至於我們熟知的黃道婆,只不過是發明改進了織布技術,促進棉布的流行。而最早中國都是絲織品為主,這也是「絲綢之路」向世界傳播的原因。

從三皇五帝上古時期開始,中國進入初級文明社會,服裝不單單是用來避寒,有了美飾和區分等級的功能,古代服裝「上衣下裳」,分別裁剪,然後縫合,起先原因是紡織工具簡陋,布的幅面很狹,所以服裝就得用幾塊布拼起來,後來就逐漸形成制度,《周易·繫辭下》有云:「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而那時候就有了「右祍」的傳統。

到了夏、商、周,服裝制度越來越細分和繁雜,主要是為了區別貴賤、華夷,但是不管高低貴賤,右祍一直是不變的主題,現在的眾多考據資料也證實了以前的服裝右祍習慣。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出現服裝混亂局面,管仲相齊王,九合諸侯,尊王攘夷,從而保留和繼承了先朝「束髮右祍」的傳統以及周禮的服裝制度,這也是為什麼孔子非常崇拜管仲,「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認為如果不是管仲,可能人們都會不講禮儀,不論尊卑,成為蠻夷之人。

為何非要「右祍」?筆者認為這和古人的尊左有關係,古人崇尚「左為上」。原因是古代天子面南背北,北尊南卑,打敗仗要面朝北邊磕頭「北面稱臣」。其次是東為首,西居次,東邊日出,象徵上升,東方屬木,代表春季,因此朝廷座位安排,皇帝坐北邊,左手就是東邊,也就是除了黃帝最尊崇的地位,另外古人講究以禮儀治國,崇文偃武,因此文官在東邊,武官在西邊。

再加上左為陽,右為陰,男尊女卑的文化,這些原因造就了「左為上」的公認禮儀習俗。這種習俗對人們影響頗深,文字排版過去從左到右,對聯也是左為上聯、右為下聯,四合院居住北房東邊一定是家裡最長輩的人居住,也就是「東家」、「房東」的來歷。

「左為上」的文化造就了服裝左衣襟一定要壓住右衣襟,陽上陰下,男尊女卑,二者相交,表明陰陽調和。再加上人們的生活習慣大多都是右手比較靈活,衣襟右掩也利於結解紐扣,懷裡的東西用右手拿去符合生理特徵,因此,「右祍」就成了華族的服裝制度和習俗。其實,少數民族並不是不想右祍,只不過在文化壓制下,為了表明自己民族的特色,區分種族,只好用左衽來表示。久而久之,「束髮右祍」就成了華人的明顯標誌,而「披髮左祍」則代表了少數民族的標誌。

縱觀歷史,只有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崇尚過右,那就是元朝和清朝,元朝統治時期很短,自視清高,因此把漢人南人地位列於其他民族之下,但是並沒有改變漢人的服裝,反而受到漢人影響。清朝則用鐵腕來強制漢族屈服,在形式上「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強制漢人「剃髮留辯」,但是在文化上深受漢文化影響,逐漸拋棄了本族文化習俗,以至於現在連文字都消失了。比如服裝上就沿襲了漢族文化,皇帝搬進了明朝宮殿,面南背北,左文右武,「尊左制」依然正統,一切按照漢文化予以講究。官服還是採取了漢族傳統,在衣襟左右衽上,採取了「右祍」,即便是女子旗袍和男子馬甲對襟褂衫,絕對是右祍。

華人服裝「右祍」文化,已經深入到服裝製作的骨髓,是幾千年來的文化積澱和文化傳承的結果。由於文化大融合,少數民族加入漢族,組成中華民族這個大集體,因此在服裝文化上,「右祍」是顛撲不破的傳統

而關於左衽,除了以前少數民族的服裝習慣外,在華人當中是代表死去的壽衣式樣。《禮記·喪服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說文解字》「凡斂死者,左衽,不紐。」,唐《通典》「凡衣死者,左衽。」。左衽在漢文化裡面就是代表生死有別,生時右祍,腰帶會綰成活結,便於抽解,人死了就左衽,腰帶打成死結,不再解開。另外也表明陰陽相別,生死不同的意思。因此,您可以觀察一下,現在壽衣店出售的壽衣全都是左衽的。

課本錯誤的屈原圖片

綜上所述,在中華大服裝文化裡面,漢服裝文化最大的特徵就是「右祍」,只不過前些年國學慘淡,人們知之甚少,有的也不去探究原由,不求甚解,不少服裝設計師缺少文化素養,匱乏藝術熏陶,嘴裡喊著「漢服」、「唐裝」,其實做出來的是不倫不類的拼湊,如果是在式樣面料上借鑒以創新,那麼殊不為過,但是在「右衽」這個原則性問題上,不管從生活習慣還是文化遺留上,如何是不能改的,畢竟一個代表生一個代表死,稍有不慎就會鬧出不少笑話。比如前年的某明星穿旗袍「走毯」,被諷刺為穿壽衣,有的影視劇隨意左右衽,還有前些年中學課本上屈原左衽的錯誤,估計屈原都會哭著從水裡游上來理論。

影視劇錯誤左衽

左衽旗袍

文化需要日積月累,修養需要潛心琢磨,優良傳統不可丟,民族血脈要延續。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得以屹立世界,自然是文化為先,希望我們能夠傳承老祖宗留下的優秀文化,繼續發揚光大,才不至於泯滅於末流。

2017-9-12榆木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菖蒲花盆的選擇與製作竅門
金琥為何長不大也不開花?
六月雪盆栽的提根處理竅門
「干松濕柏」對羅漢松不適用
原產我國的蘇鐵屬種類資料大全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