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很多人被告知他們需要把智齒拔掉,其實這是不科學的!

很多人被告知他們需要把智齒拔掉,其實這是不科學的!

大部分人幾乎注意不到智齒長出來,但在中學和大學之間的某個時間,很多人被告知他們需要把智齒拔掉。根據牙齒是否是嵌入的(意思是它們是否被困在牙齦線之下),手術將使用全身麻醉,甚至縫針,且需要卧床1至2周,只能吃流食。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是成年的過程中一個非常殘酷的經歷。

但是越來越多的專家開始質疑大部分的智齒拔除手術是否必要。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人們冒著風險,花費昂貴的金錢來拔除智齒並沒有什麼合適的原因。

需要說明,並不是所有的智齒拔除都是沒必要的。智齒可能會導致感染,導致蛀牙或者囊腫,還會破壞旁邊的牙,並引起巨大的疼痛。在這些情況下,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應該將智齒拔除。有些情況下,雖然智齒是嵌入式的,但它們也很健康,並未導致任何癥狀,研究人員對於這種情況下的智齒拔除持懷疑態度。

英國在1998年由於沒有明確的證據而放棄了常規性的智齒拔除,這個決定是在約克大學的一項研究之後做出的。同一年,愛丁堡皇家醫師學院稱,對於沒有智齒引起的相關癥狀的患者,不建議拔除。

然而,在很多國家,包括美國和澳大利亞,常規的智齒拔除仍然是標準程序。他們的理由是,智齒會導致感染或者併發症。

基於這個邏輯,2011年,美國共有1000萬人拔除了智齒。2015年的研究估計,澳大利亞拔除智齒的人數是英國的7倍。

但是新的研究表明,這麼做可能是多餘的。

華盛頓大學的畸齒矯正學專家Greg J. Huang說:「每個人都有闌尾炎的風險,但是有沒有把每個人的闌尾都摘除呢?我不反對拔除智齒,但是應該進行評估並給出合理的臨床原因。」

最近的支持「以防萬一」式地拔除智齒的證據來自於2014年的對7篇論文的一份評估,這7篇論文測試了如果不拔除智齒會有什麼後果。這些研究表明,不拔除智齒確實會導致風險增加,但這並不是完全的結論。

Rob Wile說:「這份評估得出的結論表明,不得不接受智齒拔除的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至少其中一項研究並沒有得出這種結論。一項英國的研究發現,83.13的患者在研究持續的1年內沒有出現任何癥狀,而只有5%的人不得不拔除智齒。」

Rabin也指出,雖然一些研究認為不拔除智齒會導致一些問題,但是並沒有隨機臨床試驗(科學證據的黃金標準)對比適齡拔除和不拔除的區別。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結論,很多的智齡拔除是沒有必要的。2011年的一項研究中,有超過6000名沒有拔除智齒的希臘患者,其中只有2.8%的人產生囊腫或腫瘤。一份被頻繁引用的1988年的研究表明,在1756名沒有拔除嵌入智齒的中年人中,只有12%的人產生了併發症。在2008年,美國公共衛生協會(APHA)提出了很多需要拔除智齒的論點,比如鄰近的牙會被破壞,智齒會滋生細菌等。APHA還在2008年批准了一項政策說,不拔除智齒的擔憂不證明手術的風險。除了麻醉風險,手術還可能會導致神經損傷,失去味覺,甚至死亡等。

了解到這些,為什麼牙科醫生建議大家把智齒拔掉呢?這一切都是不確定的。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細胞生物學家Julia Boughner說:「詭異的是,醫生們仍然沒有全部的工具和數據,而這可以以坐等的方式讓他們舒心。」

所以,當醫生建議你拔除智齒的時候你應該怎麼做呢?Rabin建議,試圖弄清楚自己的情況是否值得冒手術的風險,是否有其他侵入性更低的治療方案可選擇。

換句話說,在拔牙手術之前確定其他的選項。

但是,什麼時候值得冒拔牙的風險呢?

Rabin說:「關於常規智齒拔除的普遍共識是,重複出現的牙齦感染,或者冠周炎、無法恢復的蛀牙、膿瘡、囊腫、腫瘤;破壞附近的牙齒和骨骼、需要手術的其他病理情況。」

無論如何決定,最重要的是確定定期去看牙醫,進行檢查和清洗,因為牙齒健康不能輕心。尤其是剛剛開始生活的年輕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知識庫 的精彩文章:

揭秘:外星生物曾經以極其神秘的方式出現在地球上面
神經科學「一心多用」能夠使人的生產效率降低,擾亂創造性思維
科普知識:咱們平時一頓飯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這一重大發現給探索宇宙生命體的科學家打了一劑強心針!

TAG:科學知識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