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地藏菩薩本誓力,依教奉行真受益(一)

地藏菩薩本誓力,依教奉行真受益(一)

2017年8月27日,應上海市虹口區下海廟住持聖緣法師邀請,妙華法師在下海廟為大眾繼續宣講《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第二十三次開示。下海廟的僧眾、義工居士和其他有緣善信現場聆聽了法音。「壹佛歷」全程網路直播,線上近萬人次收看。由於內容十分豐富,故我們分成兩篇微信來進行刊登。

本次開示,法師首先讚歎了下海廟住持聖緣法師弘法度眾的宏願和力行。隨後,法師從《如來讚歎品第六》的經文 「普廣,汝以神力遣是眷屬,令對諸佛菩薩像前,志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三遍或七遍」,講到 「普廣聞已,合掌恭敬作禮而退」,重點開示了瞻禮地藏菩薩聖像、稱誦地藏菩薩聖號、轉讀《地藏經》等的功德利益。兩個多小時的講經說法,法師精彩開示不斷,摘錄如下:

【經文】「普廣,汝以神力遣是眷屬,令對諸佛菩薩像前,志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三遍或七遍。如是惡道眷屬,經聲畢是遍數,當得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復見。」

1. 佛事超度有經典為依據

經文講到,如果在諸佛菩薩像前,以至誠心為亡故的家親眷屬多多讀誦《地藏經》,可以幫助他們從三惡道中超拔出來。

法師開示,在中元、清明、冬至以及冥壽日等時候,已故的親友往往會以託夢的方式來請求幫助。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要及時為家親眷屬做功德,直至夢中「永不復見」,說明他們得脫惡道、往生善道去了。

《地藏經》影響深遠,時至今日,很多在家信眾甚至沒有信仰的人,遇到家人生病或過世時,都會到寺院請僧眾誦經、祈福或超薦。寺院的經懺、佛事、超度,乃至民間「做七」等風俗,都在佛經里有據可循。

【經文】「複次普廣:若未來世,有諸下賤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諸不自由之人,覺知宿業,要懺悔者,志心瞻禮地藏菩薩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薩名,可滿萬遍,如是等人,盡此報後,千萬生中,常生尊貴,更不經三惡道苦。」

1. 增加福報、改變厄運,重在實踐和堅持

經文講到,如果有人出身下賤,但覺知宿世惡業深重,發心想要懺悔,有兩種方法:一是以至誠之心立志發願,瞻禮地藏菩薩形像;二是一日至七日,在這七天中專念地藏菩薩聖號,每天念滿一萬遍。能如是去做的人,此身舍報命終之後,將來千萬生中常常投胎在尊貴之家,不會再遭受三惡道的苦報。

針對 「一七日中,念菩薩名可滿萬遍」 的疑問,法師傾向於七日之內每天至少念一萬遍。法師由此感嘆,經常有居士來寺院,問師父每天要拜幾次佛、念幾句佛號、誦幾遍《心經》之類的問題。法師反問,一天二十四小時,我們有多少時間在做功課、在修行?就像跑百米衝刺或者拔河比賽一樣,沒有數量上的要求,我們有可能戰勝妄想、雜念、貪嗔痴慢疑等習氣嗎?學佛修行、改命解脫,不是過家家,可以重新來過;也不是電影電視劇,經常有戲劇化的轉折,而是像種地一樣——「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任何的投機取巧,最終糊弄的不是佛菩薩,而是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每天堅持做功課,禮拜佛菩薩、稱誦聖號,至少可以保證這段時間內不會生起貪嗔痴等惡念,做功課的過程就是在止惡、在懺悔;同時,在禮拜、稱誦的過程中,與佛菩薩的悲心愿力有所相應,那就是修善。所以,每天禮拜、稱誦佛菩薩,就是止惡修善的過程,就是懺悔舊業、發願改過、自凈其意的過程。因果面前人人平等,只有這樣有目標、並且付諸於努力和實踐,才能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否則修行只停留在幻想、空談上,了無益處。

2.為何今生為人輕賤?

法師引《辯意長者子經》開示,今生出身卑微低賤、甚至淪為他人奴婢,主要由五方面的宿業所致:

第一,「憍慢不敬二親」。無論如何,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一次改變自己、重新創造因緣的機會,僅憑這一點,他們就是我們今生最重要的人,我們應該滿懷感恩之心,而不是抱怨、輕視乃至憎恨。反之,連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處理婚姻、友誼、事業等其他因緣關係時,更不會以誠待人,命運自然不會好。

第二,「剛強無恭恪心」。也就是剛愎自用、自大自傲,對人沒有恭敬之心。法師強調,現在社會上有人說佛教不好,多數不是針對佛教的教理和教義,而是將一些佛弟子不如法的言行舉止「投射」到整個佛教上。學佛之人,並不代表我們可以脫離社會,把世間交往禮儀扔在一邊;相反,更要積極做一個有學有養的佛弟子,從基本的禮貌、教養等細微處入手,身體力行體現佛教信仰的偉大。

第三,「放逸不禮三尊」。偷懶懈怠,不肯花時間、精力去禮拜三寶,學習佛法。

第四,「盜竊以為生業」。以偷盜為生,或者喜歡拿別人東西、占別人便宜。

第五,「負債逃避不償」。借人錢物,不講信用,抵賴不還。

前世造這五類業的人,今生就會感得卑微、低賤的命運。

3. 為何今生得生尊貴?

法師又引《辯意長者子經》開示,今生得生尊貴、受人尊敬之人的五類因緣:

第一,「布施周惠普廣」。法師為眾講述了貧女施燈為佛陀所稱讚、梁武帝廣建寺廟供養僧眾卻被達摩祖師說 「了無功德」 兩則典故,強調布施的功德大小,不在於錢財多少,而在發心的大小、用心的深淺。法師深情回憶起剛出家時,一位低保戶老菩薩拿出一半收入供養他的場景。這份誠敬供養三寶之心,力量巨大,一直激勵著法師的弘法信念。法師進一步強調,學佛發心容易體道難、知易行難,所以要知行合一、願行一體。「布施周惠普廣」,就是要我們去廣結善緣。廣結善緣不一定要以金錢、權利為基礎,更多的是一個微笑、一句愛語等方便布施,落實到一點一滴的行動中。

第二,「禮敬佛法三寶及諸長老」。發自內心地恭敬供養三寶,尊重有道德、有威望、有經驗、有智慧的人。

第三,「忍辱無有嗔恚」。忍辱的背後,有一個寬容承受的大平台。一個人的胸量、能力、智慧,是在經歷諸多委屈、逆緣中磨練出來的,佛教稱之為「逆增上緣」。地藏菩薩願力之所以如此廣大,正源於祂在累劫度化地獄眾生過程中成就的感恩之心、承受之心、容納之心。所以我們在日常修學生活中,要學習地藏菩薩的忍辱精神,變消極抱怨為積極承受,借事煉心,當下承擔,當下成長受益。

第四,「柔和謙下」。與人相處要講究方式方法,以柔軟心、柔和語待人;有時候好心對人但方式粗暴,也會給對方造成創傷。法師建議,可以從兩方面練習「柔和謙下」:一是先把自己的手練柔軟,比如練習「風擺柳」;二是練習「謙相」,在別人讚歎、恭敬你的時候,訓練自己的謙下之心。

第五,「博聞學誦經戒」。法師再次強調廣學多聞和一門深入的關係。法師指出,很多學佛人曲解了 「一門深入」 的含義,認為就是只修一個法門、只讀一部經、只念一句佛號、只持一個咒語;其實「一門深入」 真正的含義,在於修學發心、迴向的方向和終極目標——「解脫、覺悟、成佛」始終不變。如果我們修學的終極目標不變,在主修一個法門的同時,廣學多聞輔修別的法門,沒有任何問題。反之,如果我們修行的終極目標不明確,或者隨著修學不同法門而不停地搖擺和切換,那就是夾雜和間斷,這樣的修學方式得益甚少。

4. 學佛之人要避免的幾個誤區

法師列舉了修學人的幾類典型誤區:

誤區一:讀經甚少、感覺良好。讀了幾本經書,還遠遠談不上「深入經藏」,但是感覺好得不得了,自我標榜大乘,貢高我慢、攀比分別;實際上沒學沒養,一問三不知,連基本的教養、素質都沒有,是末法時代「鬥爭堅固」中的一分子。

誤區二:空許諾、不行動。見到師父的時候百般承諾,真叫他出力的時候左躲右閃、各種推脫。三寶門中無戲言,自己承諾師父的事情不去落實,等同於負債不償,按照之前《辯意長者子經》中的開示,「負債逃避不償」的果報是出身下賤。

誤區三:不依正法、廣宣迷信。比如一些所謂的老居士,到處宣傳女人生理期不能到廟裡燒香禮佛,否則污穢佛殿,會遭到護法善神的懲罰。法師特彆強調,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相反,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等經典中都指出,遇到產難時至心稱念佛菩薩聖號,佛菩薩都會慈悲救度、轉危為安。《印光法師文鈔》中也提到,生理期本身就是娑婆世界胎生眾生的一個業力果報,只要不是故意弄髒大殿,佛菩薩及護法眾神,慈悲眾生,又怎會嫌棄乃至懲罰她們呢?這種所謂的「老居士」,不僅以己之私心邪見曲解佛法、矮化佛菩薩,還道聽途說、以訛傳訛乃至恐嚇誤導別人,害人害己,果報不可不慎。

(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藥師道場蕭涇古寺 的精彩文章:

地藏菩薩本誓力,依教奉行真受益(二)

TAG:藥師道場蕭涇古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