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路腳印,一路詩,在路上的感覺最美

一路腳印,一路詩,在路上的感覺最美

——讀恩澤詩集《無法停留的腳步》

文/馬進彪

與恩澤相識,已有幾年時間,在這幾年中,恩澤的作品不斷,不管是在報紙上,還是在雜誌上,尤其是在互聯網上,不經意間就可看到他的詩作,因而,讀他的詩也就成了不必刻意為之的常事。但時間一長,心裡就產生了一個小小的不解,那就是恩澤為什麼寫作速度那麼快,有時一天竟可以寫二三首詩。

記得常常是才早晨六點多鐘,就在朋友圈裡看到了恩澤在發自己的詩作,那些詩,長短不一,題材不拘,格式不束,流出的全然是一種自由奔放的氣息,並且還配上了一些清新如晨露般小表情,這些因素加在一起,不用伸懶腰,就可以隨著恩澤的詩興起床了。因而對於朋友圈裡的諸多朋友來說,新的一天,就是從恩澤的晨詩開始的。

這些年來,沒少讀恩澤各種各樣題材不一的詩,但似乎還沒有讀到過他宏大題材的作品。如果把自己僅僅當成一名他的讀者,而不考慮彼此之間的朋友情誼,那麼,想看到他的宏大作品,就一定是一種內心的期盼,因為在讀者心裡,都希望自己喜歡的詩人能寫出所謂高大上的作品,希望他的作品能震驚詩人圈子,甚至更希望他震驚當代詩壇。

但是,對於這樣的期盼,卻遲遲不能如願以償,因為對恩澤來說,他並沒有把宏大作品當成衡量一個詩人的硬性標準和必須的方向。相反,在他心裡,題材不分大小,章節不分長短,不管是一花一草,還是一石一木,甚至是一滴露珠,都可以成為詩人寄託情懷的外在物,只要流出的是內在的自然情感,那就是自己最好的詩篇。

而拋開讀者角度,從朋友層面來說,其實還就是想讀他現在這樣的小詩。因為這些小詩,不受音韻格律的限制,不受章節板塊的羈絆,當然更沒有宏大題材上的心理糾結,想怎麼表達就怎麼表達。詩,當然也是給別人看的,但是,詩,首先更是為了抒發和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而兩者相比,抒發自己的感受才是詩的本質需要所在。

當自己作為恩澤的讀者時,讀他的詩,不過僅僅是在讀詩的本身而已;而從另一個視角,作為他的朋友來說,則是通過他的詩在讀他的內心世界。一個是從詩篇開始,並止於詩篇本身;而一個雖然也是從詩篇開始,但卻可以讀到詩人的內心世界,而在那個更大的世界裡,其實,既有你有我,也有他,只不過你我他都是以一種潑墨寫意的形式相互支撐並存在著。

因而,對於恩澤的這些詩作來說,其實就是一把把開啟內心世界的鑰匙,從中可以看到世間所有的寫意人影,和人生經歷的索引。在詩人圈子裡,默守著一句名言:「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這是賈島的詩,當然也是他的好詩。但是「兩句三年得」並不應成為現代詩人的框框。

因為,現代人的情感豐富程度,是由社會文化發展的高度所決定的,有什麼樣的社會文化廣譜基礎,就會有什麼樣的情感厚度,這遠非古人能比。而且,現代還是一個即興表達自己情感的時代,不管是微博、微信,還是朋友圈,其實都不僅僅是互聯網時代技術本身的產物,而從更高意義上說,這都是為了滿足人們即興表達內心的需要,當然與即興表達相對應的就是速讀,但這並不是貶義,而是一種現代快節奏的需要。

儘管在現代社會的背景下,依然可以恪守「兩句三年得」的框框,但是,詩人的內心世界,隨時如同澎湃的火山,噴發,永遠是它倔強的起點,那應當是一場對於情懷枷鎖的逆戰。恩澤一天寫二三首詩,高速的寫作,是迸發豐富情感的需要,因此,逆戰是必須的,逆戰來也,詩人也要狂野,熱血詩人一路向前飛馳,詩人更該是內心世界即興爆發的勇士,永遠面臨的都是:一決,再一決。而對於現代人這樣的內心需要,又怎麼能等得起「兩句三年得」呢?對於詩人恩澤來說,一路走來,一路腳印,一路風塵,一路風景,這種在路上的感覺,最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熱點冷評 的精彩文章:

「中國幸福地圖」出爐:「幸福」怎能成為數碼指標?
產婦跳樓:尊重女性意志,人性刻度的命題
武警接墜樓老人:對英雄價值觀該有怎樣的回應?
「一招擒拿」抱孩婦女:暴力執法是法治社會不和諧的底色
明天取消漫遊費:消費者操心之路還有多長?

TAG:熱點冷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