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齋號|張伯英 楷書《力行堂》

齋號|張伯英 楷書《力行堂》

齋號|張伯英 楷書《力行堂》

齋號|張伯英 楷書《力行堂》

張伯英 楷書力行堂 紐約蘇富比2016亞洲藝術周預展

作品鑒賞

張伯英於帖學研究有素。早年習書便是從唐人顏真卿入手,後上起羲獻父子,下迄宋元明清,博覽群帖,融會貫通,兼寫北碑,碑帖交融。客觀而論,張伯英寫北碑採取的是以帖筆寫碑,將碑意融入其作品之中。他寫北碑摒棄了魏碑生硬的形骸,把北碑的形式咀嚼消化,從中抽取出真正的精髓內容,以這精髓內容為起點,去構築自己的形勢風格大廈。可以說,張伯英的「碑面」,是對清代碑學傳統作了內在的提取與對錶面形式作了脫胎換骨以後的結果。這與以篆隸為素材的碑系書家吳昌碩不無相似之處,與生硬做作的張裕釗、李瑞清的北碑書法相較,顯然要勝出一籌。張伯英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沒有刻意用毛筆去摹寫北碑方折斬截的外形,即是說他在體勢上並不是刻舟求劍,亦步亦趨,而是將北碑的那種樸拙雄強之氣有機地揉進其作品裡,這在張伯英晚年的行草書法作品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銳而不峭,厚而不滯,充分體現出張伯英對於北碑書法線條骨肉對比有著獨到的理解與極強的駕馭功底。

張伯英碑意書風的成功塑造,再次彰顯出在上承清代碑派書法時,不應囿於狹窄的「方筆」審美定勢,只有把生硬的魏碑演繹出連貫的動態筆意來,方能更接近中國書法的傳統要義。我們梳理下有清一代碑系書家,就會發現他們都無不有著極為深厚的帖學功底,並用開放的態度以帖學之筆去化碑學之形,從而開拓出各自的碑派書法的新天地。何紹基、趙之謙、吳昌碩、沈曾植、康有為莫不如此。

張伯英(1871-1949),字勺圃、一字少溥,譜名啟讓、別署雲龍山民、榆庄老農,晚號東涯老人、老勺、勺叟。室名遠山樓,小來禽館。徐州銅山區人,清代光緒朝時舉人。書法家、金石鑒賞家、詩人、學者。出身於徐州望族,兄弟四人(分別是張伯英、張仲警、張叔庚、張季遵)。光緒壬寅年補行庚子辛丑恩正併科順天榜舉人。著名畫家齊白石的老師。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後,段祺瑞為北洋政府臨時執政,張伯英任副秘書長。1926年「三·一八」慘案發生,張伯英目睹官場的腐敗黑暗,毅然引退,從此再不涉足政壇。而開始了鬻字治印的書畫金石生涯。以藝術勞動謀求衣食。張伯英與海內名家康有為、梁啟超、于右任、張學良、林琴南、齊白石、容庚等交往密切,且以精於品鑒金石書畫聞名於京津。

款識:力行堂。甲申(1944)冬仲,為亦卿學兄題。張伯英。

齋號|張伯英 楷書《力行堂》

齋號|張伯英 楷書《力行堂》

齋號|張伯英 楷書《力行堂》

齋號|張伯英 楷書《力行堂》

齋號|張伯英 楷書《力行堂》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可加微信)

歡迎聯繫,加入盛世藝拍拍友群,感受收藏的快樂!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案頭清供——文人菖蒲專場
秋興專輯|明 · 董其昌 行書《秋興賦》
秋興專輯|明 · 董其昌《秋興八景圖冊》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