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需要為什麼不能被滿足?

你的需要為什麼不能被滿足?

喜歡乘飛機勝過乘高鐵,因為環境足夠安靜可以讀書,這次出門帶了本《我執》,裡面有篇《我雖千年能變化》,我摘一段:

「你知道他們製作洗頭水的方法嗎?為了讓洗頭水不刺眼,他們把一隻兔子放在特造的架子上,張開它的眼皮,用夾子固定好。然後拿一根滴管對準它的紅眼球,讓被試驗的洗頭水一滴滴地掉下去。兔子掙扎,但是動不了;兔子慘叫,但是我們聽不到(有誰聽過兔子的叫聲呢),直到兔子的眼球完全潰爛為止。那些能夠令兔子的眼睛爛得最慢的,令它的痛苦延得最久的,也就可以用在人的身上了。」

GIF/225K

引發我聯想的是括弧中的話

「有誰聽過兔子的叫聲呢」

選中兔子作為被試驗的對象,總不會就因為它眼睛大,一個重要原因大概是,它不會發聲。

試想一下要是整個工廠充斥了大白鼠的慘叫,誰還安心工作得下去?要是兔子會說話,並響亮清楚地告訴你,「好疼,請別這麼對我」,你還下得了手么?說到這裡忽然想到《西部世界》中覺醒的Maeve Millay,她第一次在睡眠模式中睜開眼睛,差點沒把給她做修復的工作人員嚇死。

我想這裡涉及到一個表達需要的課題,說出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這似乎是人類的特權,人之為人的一個標準是人類創造了語言,從嬰兒咿咿呀呀地說出「媽媽」,這個詞就為他帶來了神奇的效力,他指著軟綿綿的娃娃叫「媽媽」,那個給他呵護的熟悉的女人就會走過來把他想要的遞給他。

可現實中不乏表達需要的困難者,要說原因,能想到以下:

1

one

說不出自己的需要

是因為被別人的需要佔據著

還是拿兔子為例,它的需要起碼是不受苦,但這和人類不受化學製劑損害的需要比起來,好像顯得根本不值一提。

這裡的確有一道貴賤之分,劃分的標準在擁有語言功能的人類一邊:想像一個畫面,天平的一端是撒嬌的美女扇著昂貴的香扇,輕嘆一聲「瞧這發尾都分叉了」,而另一端則是一隻沉默的喪失活力的小兔子,天平會自然地傾向哪端。

推想到人,也有句俗語概括: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那不會哭的孩子就是被其他孩子的需要覆蓋了,久而久之,忍受飢餓和冷落成為習慣,並因此染上聖潔的淡淡光暈,他的自我價值感來自於滿足別人的能力

溫尼克特在進行了大量持續的嬰兒觀察後也得出假設,嬰兒會迎合母親的需要,甚至不惜發展出假自體,這一方面當然是為了活下來,另一方面也是源於對母親天然的愛,讓他被母親的需要佔據,壓抑和受苦成為神聖的儀式

2

one

等待一個蓋世英雄來拯救

或擔心內有洪荒之力會毀滅一切

沉默潛藏著等待,潛藏著幻想自己的需要終有一天會被一個英雄般的人物看見,從天而降救其於水火。如此浪漫的幻想易見於少女白日夢的臉龐,悲哀地指向蜷縮在角落的虛弱自體。

虛弱的自體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早年遭受漠視的經驗,嬰兒忍受著或飢餓或疼痛的身體感受時,目光投向照顧者的方向,卻發覺目之所及並無客體,或即便躺在照顧者的懷中,也沒有獲得眼神的呼應。他在照顧者的眼中消失了,於是也不能確定自身的存在,如同被吸入黑暗的真空,一種倒退著失重的體驗讓他只能內縮。這種情況下有時確實可以召喚到拯救者,仍拿兔子來說,還是會有懷著關愛之心的人為它申訴,結果另當別論。

與虛弱呼應的是誇大自體的幻想,這時的沉默不表來自於他相信自己不被滿足的憤怒一旦釋放,會給世界帶來滅頂之災,所以沉默是一種對自己和他人的保護,但潛台詞是,你們都不是我的對手,也不配滿足我的需要——如果這是一句謊言,那麼它欺騙的對象與其說是客體,不如說是自己

成年後還端著誇大自體過活,也可以追溯到早年的挫折體驗,早期的誇大自體需要被鏡映,否則就會以原始的方式延續。生命之初的完美幻想被無情戳破和貶低,在照顧者眼中這是一個討厭的嬰兒,他的聲淚如同糞便一樣讓人噁心,他求抱抱的手彷彿帶著某種傳染病,他之所以沒有被拋棄,不過是法律道德的約束和偶爾還可供人殘酷一笑,於是嬰兒只能強吞羞憤,躲進全能的幻想之中,無法將雄心以現實的方式整合起來。

表達的困難也體現於無效的表達。畢竟語言不去定義的,會由行為去尋求突破,直到被一個精準的詞句切中,潛意識才會安心。

無效的表達時常有暴怒、抑鬱。暴怒是一種呵退,而抑鬱是一種暗示,結果不是要人不斷去猜,就是猜中了也不敢滿足你,最終多數人選擇離開,配合你完成又一次強迫性重複。你沮喪,因為有效的表達是什麼樣子,你也沒見過

落機之前,腦海里跳出一段情節,是電影《沉默的羔羊》中議員的女兒被剝皮人綁架,議員藉助媒體發出請求,請不要傷害我的女兒,她的名字叫Catherine Martin。犯罪心理對此的解讀是,剝皮人並沒有把受害者們真正地當作人類的一員在看待,但母親的請求,和她強調受害者是一個有名字的人,有助於提升犯罪者的現實感。

這個片段帶來的啟示是,尋求自己的真名,以真名和現實世界簽一份合同。它相當於賦予自己人權,比如你可以有人的需要,你沒那麼糟,以及它也提醒你承擔相應的義務,比如你的需要當在社會規範之下滿足。

作者與編輯 黃思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那些虛弱的成年人,我必須拯救
心理問問│如何通關童年期的心理任務
如何通關青春期的心理任務
濕貨│幽默的自我修鍊——敬我們即將逝去的幽默感

TAG: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