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在歐洲,一半在亞洲
我似乎從荒原世界的盡頭走過
我似乎誤入交錯的時空
猝不及防地我又回到了繁華
我即將要趕赴一場盛宴
然後我發現自己做了一場美夢
莫斯科
沒有蘇聯情節的我們
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想去俄羅斯
做了好久的攻略
不知不覺
就走了
十個小時的飛機讓人討厭
但也因為如此有了偷來的五個小時
紅場
紅場是我們每天去的地方
莫名其妙就走到了的那種
整個城市的中心
果然是有魔力
在旅遊前下定決心要按攻略走
但有些事情總是來得猝不及防
比如第二天就錯過了去蘇茲達爾的火車
莫斯科大劇院
莫斯科大劇院門口的廣場
好像每次坐在路邊的椅子上
都是因為走累了
莫斯科的夏天氣溫剛剛好
高緯度地區的陽光更加強烈
卻正好中和了微涼的風
坐在椅子上曬著太陽
看著來來往往的遊客
看著跑來跑去找食物的鴿子
就算在廣場上耗一下午
也不覺得是在浪費時間
高爾基公園
從高爾基公園出來
回頭看天空
可以說是我見過最美的晚霞了
路過burger king
進去買了m&m豆的冰淇淋站在路邊
面前的情侶不知道是不是好久不見
女生從包里拿出一個小禮物
男生一臉驚喜地感慨
他們在晚霞下
相擁而去
像朋友一樣相處
大概是愛情最好的模樣了吧
摩爾曼斯克
你是北大西洋暖流
我是摩爾曼斯克港
因為你的到來
我的世界成了不凍港
夏天十來度的北極圈確實適合修仙
摩爾曼斯克的空氣
據說是chanel 5度的靈感來源
世界最北麥當勞比想像中普通
卻比獵人餐廳蘸酸奶油的餃子好吃太多
聖彼得堡
捷克當地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
查理大橋要走九遍才算到過布拉格
還好聖彼得堡沒有類似這樣的說法
涅瓦大街四五千米的長度可不是開玩笑的
不過好像每天都會情不自禁地往涅瓦大街走
也不知道到底有什麼吸引力
果戈里先生說
對於聖彼得堡來說
涅瓦大街就代表了一切
他一定也對這條街充滿感情
很平凡又特殊的那種
初到聖彼得堡是晚上
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比起莫斯科更加濃郁的歐洲風情
都讓我驚喜和期待
冬宮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
沙皇的宮殿
冬宮見證了歷史
成為了歷史
更承載著歷史
開橋
不知道俄羅斯人的熱情是不是與生俱來的
走在路上總有人會用俄語跟我們說話
我們也只能笑著搖搖頭
不過要不是一個大叔執著地用翻譯軟體和我們聊天
也不會說走就走地去看開橋
凌晨的冬宮橋邊還有街頭表演
等開橋的人遠比我們以為要多
要不是手機上的時間顯示凌晨12點半
還真會讓人恍惚間覺得才十點
凌晨的冬宮橋邊還有街頭表演
等開橋的人遠比我們以為要多
要不是手機上的時間顯示凌晨12點半
還真會讓人恍惚間覺得才十點
在橋邊
有人帶著杯子和同伴喝酒
有人也許是等累了坐在地上
還有情侶互相摟著在耳邊低語
誰都沒有在意遠處偶爾的閃電
直到
大雨傾盆而至
聖彼得堡是那種
飄過來一朵烏雲就能下雨的天氣
凌晨1點
音樂響起
大雨把氛圍變得微妙起來
所有人的情緒都醞釀地剛剛好
絲毫不退縮地
站在雨里
看著橋一點一點打開
救世主滴血大教堂
作為地標的滴血大教堂
外觀雖沒有聖瓦西里大教堂那麼鮮艷
但巴洛克似乎永遠不會讓人失望
內部七千五百平米的馬賽克
用它的華美驚艷著我們
作為地標的滴血大教堂
外觀雖沒有聖瓦西里大教堂那麼鮮艷
但巴洛克似乎永遠不會讓人失望
內部七千五百平米的馬賽克
用它的華美驚艷著我們
《天鵝湖》
都說到了俄羅斯一定要看一場芭蕾舞劇
亞歷山大大概是夏歇時段的唯一選擇
正裝出席是這個國家對芭蕾舞劇起碼的尊重
當燈光變暗音樂響起的時候
喧鬧的觀眾席瞬間鴉雀無聲
欣賞來自腳尖的藝術
皇村
表面是小清新的藍白配色
裡面卻極盡奢華遍地流金
已經看過太過宮殿的我們似乎有點麻木
但還是會被琥珀屋所震撼
震撼於滿屋琥珀的舉世無雙
同時也為納粹劫走琥珀而感到氣憤
彼得戈夫
大北方戰爭的取勝
使彼得大帝的野心得到極大的滿足
夏宮的建造
使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得以彰顯
彼得大帝用來戲弄大臣的機關
依舊調皮可愛
波羅的海的水
依舊和天空一樣藍
夏宮盡頭的芬蘭灣
大概才是我來夏宮的理由
其實旅遊很多時候最讓人驚喜的
不僅是眼前所見之景有多不可思議
更是在旅途中所遇見的人和事
還有那些可愛的瞬間
比如在皇村的花園裡狂奔著去追松鼠
在摩爾曼斯克故意嚇我們的三歲寶寶
在紅場找我們幫忙拍照的韓國小哥哥們
在餐廳吃飯收到服務生小姐姐的紙條
這才是我想要的旅行的意義
圖/文:石一
點擊展開全文


TAG:南藝黃瓜園藝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