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絲婉轉-景泰藍花器擺件專場

金絲婉轉-景泰藍花器擺件專場

景泰藍,是我國金屬工藝品中的重要品種,據《中國工藝美術大辭典》述,景泰藍是「於銅胎上經掐絲、點藍和高溫焙燒等製作的一種金屬工藝品,以北京最著名。因其盛產於明代景泰年間,以藍色為主調,故名『景泰藍』。現存最早紀年銘實物,為明宣德時期製品,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據稱,如果連小的工序也算上,景泰藍全部工序多達 108 道,不僅運用了青銅工藝、瓷器工藝,同時大量引進傳統繪畫和雕刻技藝,是集冶金、鑄造、繪畫、窯業、雕、鏨、錘等多種工藝為一體的複合性工藝過程,堪稱集中國傳統工藝之大成。

中國景泰藍大師李榮魁蒜頭瓶 | 李榮魁 | 42×8cm | 銅胎琺琅

此款蒜頭瓶由中國景泰藍大師李榮魁先生設計及指導製作,通體繪傳統紋飾纏枝蓮,連綿不斷,寓意「生生不息」,瓶頸「壽」字紋,很吉慶。在瓶口、瓶底等多部位飾以金彩,更顯典雅富貴。蒜頭瓶採用優質紫銅為胎,分量很足,工藝精湛,品質優良,沙眼、黑斑點等均很少。

景泰藍製作技藝又名「銅胎掐絲琺琅」。掐絲,指在銅胎上用細的銅片掐成圖形,填上各種色料,再經過燒制、磨製等工序,最後製成成品。掐絲琺琅並非源自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元朝時期由阿拉伯地區傳入我國的。

海外迴流 景泰藍鎏金趕珠龍紋瓶 | 17×8cm | 銅胎琺琅 | 建國初期

到了明朝景泰年間,由於皇家的重視,使掐絲琺琅發揚光大,聲名鵲起,再加上當時的掐絲琺琅器多為藍色,便有了今天這樣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景泰藍。

清朝時成立了造辦處,出現了專門設計製作景泰藍的作坊,景泰藍工藝水平更上一層樓。到了乾隆時期,景泰藍無論是在造型還是色彩方面,都達到新的高度,逐漸成為宮廷藝術品的代表性品種,與玉雕、牙雕等並稱「燕京八絕」之一,為「京作」代表。

海外迴流 厚胎景泰藍鎏金花卉紋瓶 | 20×8cm | 銅胎琺琅 | 建國初

景泰藍製造工藝複雜,釉料配製和燒造技術難度大,生產成本高,因此這種以輝煌勝金、溫潤勝玉、光澤勝珠、細膩勝瓷為特點的工藝,在很長一段時期主要在宮廷中製作,專供皇室享用。

清宮所用琺琅器分為陳設和日用兩大類。日用器主要是餐具。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月十五《膳底檔》記載,當天的早膳和午宴中用器的規定,早膳中採用五福琺琅碗、五穀豐登琺琅碗、琺琅葵花盒及金碗金盤等,而午宴皇帝御桌上的膳具是用掐絲琺琅碗、盤、碟,陪宴則用各種瓷器。

如今,景泰藍已經逐漸褪去了皇家與宮廷的象徵色彩,但其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深刻的文化內涵仍舊令人景仰。

海外迴流 掐絲琺琅鎏金福壽如意 | 10×45cm | 銅胎琺琅 | 建國初

此柄掐絲琺琅如意為標準的三鑲作法,銅質優良,鎏金厚實,嵌絲細密,琺琅料色彩艷麗,工藝精湛。首、腹、尾三處鑲以銅鎏金攢刻福壽紋飾,各色蝙蝠飛繞,取「福壽」之意。柄身飾掐絲寶相花紋飾,均勻分布,整體紋飾雕琢華美細膩,為祝賀之好禮,賞玩之佳器。

海外迴流 景泰藍黑白花卉紋蓋罐 | 19×12cm | 銅胎琺琅 | 建國初

中國景泰藍大師李榮魁 花觚瓶 | 30.8×12cm | 銅胎琺琅

此花觚由中國景泰藍大師李榮魁先生設計及指導製作,工藝精湛,品質優良,沙眼、黑斑點等均很少。瓶體通高約30.8cm。器形周正,端莊典雅,難得的收藏鑒賞佳品。 該品不同於普通的工藝禮品,只有同批作品中做工最精細,瑕疵最少的作品,工藝師才會冠名。此外,由於釉料在高溫下會有不同的化學反應,花紋的顏色會有區別,每一隻景泰藍瓶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中國景泰藍大師李榮魁 周其壘 | 30.8×12cm | 銅胎琺琅

吉祥富貴周其壘花瓶,由中國景泰藍大師李榮魁設計監製,採用傳統的周其壘器形,器形經典,絲工設計嚴謹考究。花瓶周正,以珊瑚紅為地,配以錦雞和牡丹,寓意吉祥富貴,整個作品折射出的光澤,使人感覺有種流動的美感。

厚胎景泰藍鎏金花卉紋瓶 | 18×8cm | 銅胎琺琅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Tact 的精彩文章:

小王子依然是,而且永遠是小王子
七夕節說說只有單身狗才能體驗到的樂趣
王禹素描版畫作品專場
達明·赫斯特:要是我60歲時,藝術學生仍覺得我很酷,那我會非常高興
乙方設計師:別問客戶想要什麼,他想要我的命!

TAG:ArtT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