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人駕駛目標是個性化駕駛

無人駕駛目標是個性化駕駛

人工智慧經過兩個寒冬以後,給其他領域帶來了很大變化:首先是腦科學,然後是認知心理學,接著是神經生物學。

這三個學科對於人智能的啟發更大一點,我們把這一塊叫腦認知。腦認知啟發的人工智慧就是目前研究的對象,這一塊怎麼測,按照圖靈的說法,拿對話來測,用一個人和一個機器人對話,看看我們能不能知道它是人的聲音還是機器的聲音。聽起來很簡單,但需要一定智商,比如你回答問題的時候是否得體,交談的時候帶不帶情感,你是沮喪的溝通,還是愉悅的溝通,這樣一來,其實這件事情並不那麼簡單。

圖靈測試本質上就是交互智能的測試。如果我們用大數據,用深度學習訓練一個機器人,讓它達到某個特定人的說話水平,它發出的聲音就是虛擬組織的聲音。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最近全世界都在做智能駕駛,無人駕駛,駕駛驅動的圖靈測試怎麼測。如果我們在路上看到一台汽車,你是否分辨得出是機器人開的還是人開的?你是否能分辨出他是一個新手或者是老司機?是A駕照還是C駕照?圖靈測試在後圖靈時代已經進入了我們的生活。

谷歌公司是無人駕駛的領頭羊,2015年就聲稱跑了100萬英里,達到人類75年的駕齡了,但遇到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無人車上路怎樣獲得駕照,駕駛認知度量已經成為交管部門的當務之急。對科技工作者來說,腦認知如何度量,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學問題。假如我們把圖靈測試的這個人變成一個自動駕駛儀,你區別不出是智能駕駛的汽車還是無人駕駛,那能不能叫圖靈測試,如果測試者坐在直升飛機上,看交通流,車子往前走,你區別不出哪一輛車是人開的,哪一輛車是機器人開的,可不可以說就達到了人的水平呢?

駕駛圖靈測試的現實意義非常重要,隨著機器換人時代的到來,有這樣一個問題,相比較而言,汽車自動化程度比較高,一個駕駛員怎樣通過方向盤油門的動作改變習慣的,常年的考駕照的測試,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駕駛圖靈測試可以成為圖靈測試的起始點。汽車工程師學會有一個對自動駕駛的等級區分,分成L0到L5。上面兩個是人駕駛,下面三個是機器人駕駛,有的廠家宣稱我要做L4的自動駕駛,有人說我只能做L3,我覺得輔助駕駛挺好。

再有,當你看周圍場景的時候,駕駛員是有選擇性注意的,同樣一個場景,小孩子和一個經驗駕駛員看,注意點是不一樣的。很多人做機器視覺,有人說是計算機視覺,確切說是圖像的處理和理解,它無特定的任務驅動,所以我們進行分類、聚類,進行一些識別,形成一個全局的認知。但是人類認知難道都是這樣的嗎?不是的,因為我們在做無人駕駛的時候,有一條堅定的信念,叫做感測器不完美,不要想著哪個感測器是完美無缺的。

生物視覺和機器視覺是有差別的,視覺的種類包括觀而不覺,無視後覺,邊視邊覺,先覺後視。我們的問題是,在選擇注意力的時候,這幾個問題碰到一起到底誰優先。研究結果標明,對於生物視覺來說,真正的是記憶優先,你頭腦里記憶的東西對當前情景會產生很大的注意。我們在研究計算的同時,應該花更多的精力研究記憶和交互,這才是受腦認知啟發的人工智慧。

大家都知道,做無人駕駛最難的技術,就是實時定位,我們把大的坐標系叫做上帝坐標系,每個人看的都一樣,我們的智能體是以它為基礎的認知,因此我們提出對周邊環境進行實時定位,以及影射,這樣才能知道我這輛車當前應該在什麼地方採取什麼動作。這時我們就看到了計算機的局限性。計算機最主要的是CPU,腦認知的單元每層都有記憶智能,計算智能和交互智能,這樣才能建立起來。我們的觀點和特斯拉不一樣,和谷歌有區別,和英特爾也有不同,我們認為八個字:無人駕駛,難在擬人。無人駕駛不僅僅是車,不是做自動化就可以的,自動化遇到了天花板,人工智慧來了。

車的行為是由駕駛員決定的,無人駕駛難在擬人,因此我們要研究駕駛員行為學和駕駛員心理學,我們要研究駕駛員的感知、記憶、控制和行為技巧,而不是一味的改良車輛動力學性能,實現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是機器駕駛,它物化了駕駛員的認識。不同的人開車行為習慣不一樣,我們認為自駕車應該有個性,好像我們每個人開車都有個性一樣,如果你不強調開車的水平,我們可以找標杆駕駛員開車,這也是可以的。駕駛技能的習得通常由認知,關聯,自主三個因素決定的。如果像特斯拉一樣,把感測器放在車裡,讓人工開車,開了兩年以後,拿回來一學習,再放回去讓它和你開車一樣,這樣,自動駕駛在路上的行為就成了自己的行為,人的感知和車的行為達到了合一的境界,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作者系中國工程院院士,本文摘編自「2017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大會」發言)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次方大數據 的精彩文章:

聚焦數字經濟交流與合作 助力「網上絲綢之路」建設
大數據「領跑」新經濟,地方政府創新應用數據資產

TAG:九次方大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