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聲一片,美國高等教育難言公平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生怒吼「我們不是提款機!」中新社發 張煒 攝)
近年來,不少國人言必稱美國「教育制度優越」「享有全球優勢的教育資源」「高等教育模式世界領先」。事實上,美國高校學費不斷上漲,已成各階層家庭最難忍受之重,不少優秀的美國學生面臨上不起學的尷尬。人們不禁發問:「漲」聲何時休?美國高等教育模式是否還具吸引力和可持續性?
在美國,不論是私立大學還是公立大學,近幾年來學費均保持飛漲狀態。據美媒報道,美國排名前50的私立大學學費平均上漲3.6%,許多學校學費漲幅超過4%。哈佛、康奈爾、普林斯頓、布朗、范德堡、杜克、賓大等名校的學費漲幅在3.5%-5%之間。2018年度學費最貴的是芝加哥大學54656美元/學年,最便宜的是佛羅里達大學的31289美元/學年,美國每學年的學費約為30000—55000美元,約折算成20-38萬元人民幣。算上學雜費,最貴的喬治城大學72790美元/學年,最便宜的還是佛羅里達大學46694美元/學年。某些特定專業學院,如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等學費則更為昂貴。不僅是私立大學,公立大學的學費同樣持續飛漲。在美國1750萬學生中,有大約75%的人是在公立大學接受教育的。然而,2000-2014年美國公立大學學費平均增幅高達80%。
美國高校學費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家庭收入的增長速度,超過了通貨膨脹的增長速度,已成為多數美國家庭之痛。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為例,2000年-2014年公立大學學費漲幅162%,而家庭收入中位數下滑6%。一邊是收入的下降,一邊是學費的高漲,不僅窮學生們哀嚎付不起學費,即便是高收入群體也為高學費感到捉襟見肘。現任紐約市長白思豪(比爾·德布拉西奧)發推文說,」付不起兩個孩子的學費了」。白思豪給大家算了一筆帳:女兒在上高中,每年5.5萬美元;22萬美元的收入,除去高昂的收得稅,並付掉女兒的學雜費後,確實難以為剛考上耶魯的兒子支付近7萬美元的學雜費。當家庭應付不了這些學費時,學生只能去打工,但這也是杯水車薪。因為美國中位數家庭全職幹活,也不過年收入5萬美元,你讓一個孩子業餘時間洗洗碗,整修一下草坪,怎麼可能賺來高昂的學費?前不久,美國主流報刊發布了通漲情況下,各種物價的漲幅水平,其中大學學費高居榜首。可見,高等教育成為美國家庭最昂貴的奢侈品,成為各階層最難忍受之重。
在美國,許多學生面臨上不起學的尷尬,以及「出身越底層,上的學校越差」的悲劇。此外,高等教育收費過高,也致使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更難以完成學業。《紐約時報》公布的數據顯示,佔美國社會1%的上層階級家庭中,90%的孩子所就讀的私立學校,以紐約大學(NYU)、南加州大學(USC)為首,其次是聲名顯赫的常青藤盟校和其他老牌私立名校。而在佔美國社會20%的下層階級,則有一半的孩子都沒有讀大學,小部分人進入以社區大學為首的公立大學。即便進入大學,幾乎有一半學生甚至更高比例的貧困和少數族裔學生會中途退學。在以貧困學生和大齡學生為招收對象的社區大學,輟學率更是驚人。並且,很多大學生一畢業就要背負巨大的因助學貸款帶來的經濟壓力。據USNEWS報道,1999年至今,美國學生貸款規模增長超過了500%,但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平均工資卻不升反降,比2000年低了10%,4000萬負債學生中的700萬因無法及時還款出現債務違約。就連前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在公開場合嘆息,自己與妻子米歇爾背著高額學費貸款幾十年,43歲時才徹底還清,47歲當上總統。如此情境下,人們不禁質疑美國高等教育行業經營方式、聯邦助學貸款政策,以及美國高等教育制度的可持續性。
縱觀美國高校漲價歷史,辦學成本提升與政府撥款減少,是美國大學學費連連走高的兩個主要因素。一方面,為了吸引更多的學生報名,學校聘請更優秀的教職工,建造、維護先進的教學設施,促使辦學成本不斷提升,客觀上帶來了學費的上漲。另一方面,美國政府的人均教育撥款在1990年達到了峰值,後來一直在下降。截止到2013年,美國有48個州已經將學生人均教育撥款降低到2350美元,比2008年的數字要低29%。政府預算對教育投入的縮減讓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更多地轉移到了學生和家庭身上。此外,營利性高等教育也是造成美國大學學費連年上漲、民眾家庭負擔加劇的體制性因素之一。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營利性高等教育行業迅速崛起,在2000-2001學年僅佔美國高等教育市場份額的4.7%,而到2011-2012學年發展成為13.3%的峰值。營利性大學的辦學模式不同於非營利性大學,其90%的收入來源於學費,幾乎是非營利性大學的兩倍以上。這也是美國高校學費整體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參見:《美國大學2017-2018學費又漲了,為啥總在漲?》《美國大學2018年學費飆升,500萬的高額留學費,出國黨心碎一地》《遺傳的貧窮,來自美國大學的大數據調查觸目驚心》等)
點擊展開全文


※美國食品就一定安全嗎?答案是不一定
※裙帶主義挖西方民主牆腳,美國沒你想的那麼公正自由!
※「中國之治」令許多中國年輕人不再「崇洋」
※危機頻現,當代資本主義制度難破自身困局
※上百年懲罰了半個世界,美國制裁真是為了「和平」「人權」?
TAG:參考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