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打開未來商業的正確姿勢?
計算能力、人工智慧、感測器、機器人、交互模式、大眾化應用的聚合技術,為世界帶來指數級飛躍,並改變每個行業。在新時代,企業應如何面對新挑戰、新機遇,結合自身行業特點與需求,將人工智慧、大數據與行業場景結合,轉型為「數據驅動型企業」,成為企業亟待解決並受到廣泛關注的問題。為此,國內領先的獨立第三方移動數據服務平台TalkingData於9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辦了「T11 2017暨TalkingData智能數據峰會」,以期為企業轉型指明方向。
本屆大會以「知機識變 有唐之盛」為主題,來自全球各地的近5000位專家、學者、數據科學家、分析師和企業管理者等匯聚T11,探討大數據與行業結合的技術趨勢、場景應用、前沿案例,旨在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助力行業生態建設,打造更智能的世界。
9月11日的「智能數據峰會」與「技術驅動未來峰會」兩大峰會才剛落幕,9月12日主辦方又打造了「智能數據服務」、「智能金融」、「新消費」、「智慧城市與政府治理」、「教育生態與人才培養」、「人本數據和智能」、「數據工程和技術」七大分論壇。來自斯坦福、哈佛、清華、人大、同濟等頂尖高校和政府、研究機構的學者,以及來自IT、大數據、互聯網、金融、地產、零售、教育等多個行業的技術專家與企業管理者分享真知灼見。TalkingData也在大會上分享了在科技、數據、技術、商業模式創新等領域的經驗與積累。
用數據贏得顧客芳心
筆者受邀參加了「新消費」分論壇,演講嘉賓的精彩發言,為與會來賓帶來了一場頭腦風暴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對未來的思考。
TalkingData執行總裁林逸飛在主題為「數據智能的運營是否會成為新消費運營的勝負手」的演講中指出:科技已經推動了很多變化,移動互聯網和+數據,可以把以前不能度量的,不能運營的事情,運用相應的運營手段,做相應的度量。在未來幾年時間裡面數據會成為運營新消費的勝負手,誰更多掌握了自己的數據,誰就有機會建立一個自己可管理的流量,運營自己的產銷者。
對於如何破局人貨場當中面臨的挑戰,綾致時裝集團CIO常飛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通過大數據思維,可以讓所有的市場和運營人員都有一個突飛猛進的質的變化。在解決人貨場三個問題的時候,要把所有人的信息沉澱到DMP,把所有貨的信息都沉澱到DBM。把所有場,線上、線下自營渠道以及所有的數據都放到一個平台,從上電腦可以看到你每天進出的流量是多少,可以看到實時成交是多少。利用數字化的驅動和增長,達到一個真正的ROI。
「當數據照進未來」這個充滿情懷的題目是超市發副總裁趙萌的演講主題,在她看來這是一個充滿個性的時代,每個人都希望被零售商單獨對待。所以超市發正在推動做的就是偏好的品牌,偏好的關聯商品的推送。希望讓顧客感受到更加溫暖,而不是一堆超市在那裡發廣告,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如果還用那種方式參與競爭,就會必死無疑,只是時間早晚問題。現在的零售商,與新技術的連接會更加緊密。零售商要思考的,是怎麼把顧客的體驗做得更舒適,差異化做得更有特點。讓顧客感覺與眾不同,他們就能夠感受到這個零售商的誠意。
數據推動營銷進化
除了眾嘉賓的帶來的精彩發言外,以「數據推動營銷的進化」為主題的高層對話,把會議現場推向了一個高潮。
瑪氏市場總監Tony Liu從品牌主的角度解讀了廣告投放的窘境。數據孤島和數據圍牆,阻礙了品牌主進一步優化自己的廣告精準投放;第三方的DMP的數據還是用完即走,這代表著不能夠把用戶的數據沉澱下來,無法對用戶進行一個深度的分析和洞察,也無法跟他進行一個持續的溝通,從而無法實現基於用戶生命周期的管理。但是在未來的營銷環境,或者是世界當中,定是需要做到這幾點才能夠打造屬於自己核心的競爭優勢。
Migo CEO陳傑豪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盡量用第一方的數據做分析,再藉由第三方的數據(如TalkingData)做匹配。基於此之後再做一個內部的策略,然後找渠道,從內到外才是很棒的模式。
搜狗高級產品經理張胲麟則從媒體角度分析了大數據的趨勢。他認為:BAT的數據量和數據的豐富度可以說是業內最大的,他們可以把這些數據打通,融合,所以對於數據的應用也非常高效。如果可以把這些數據用到媒體,服務於我們的廣告主,服務於我們的客戶,將會產生良性的循環和發展。未來期待更多把這些數據開發出來,應用到更多的領域,數據的開放性,和應用的場景化是一個很大的趨勢。
此外,萬達、上海大悅城、卓越集團等來自地產業的嘉賓也從不同維度探討了「數據決策與地產業未來的發展」,共同為地產業未來出謀劃策。
智能數據時代的到來,對零售業提出了全新的挑戰的同時,也打開了更大的想像空間。應用新技術進行產品升級發展,為企業和市場、銷售、客服一體化運營提供強大的支持和推動,成為大勢所趨。更好地利用技術從內而外讓客戶關係更緊密,才是未來商業正確的打開方式。
信息來源:零售世界雜誌報道


TAG:中國品牌商業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