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刮痧拔罐 | 刮痧拔罐與穴位密不可分,記住這12個急救穴位!

刮痧拔罐 | 刮痧拔罐與穴位密不可分,記住這12個急救穴位!


?

孩子感冒咳嗽,快試試小兒推拿,不打針不吃藥,簡單實用,非常有效!



是否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某些急症或者常見病突然發作時,既缺醫又無葯,怎麼辦?









其實有些穴位能在這個時候幫上大忙,甚至為送醫救治贏得寶貴時間!



1

止頭痛——按太陽穴




太陽穴是人頭部的重要穴位,當人們長時間連續用腦後,太陽穴往往會出現重壓或脹痛的感覺,這就是大腦疲勞的信號。這時施以按摩,可以給大腦以良性刺激,能夠解除疲勞、振奮精神、止痛醒腦,並且能繼續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用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頭部雙側太陽穴,壓至有脹痛感並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約1分鐘,頭痛便可減輕。




取穴:




位於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一寸凹陷處。





2

治休克——按人中穴




人中穴具有醒神開竅、鎮靜安神、解痙通脈等功用,歷來被作為急救首選之要穴應用於臨床。刺激人中穴具有升高血壓、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




當遇到中風、中暑、中毒、過敏的病人突然出現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等情況時,可用大拇指尖按壓其人中穴往往能夠起到急救的效果。




取穴:




位於人體鼻唇溝的中點。






3

降血壓——按勞宮穴



勞宮穴具有使人感到精神疲勞、抑制精神興奮的作用。高血壓患者心裡緊張、血壓增高時,用拇指輕輕按壓手掌心的勞宮穴,就能產生良好的降壓效果。




一般每天按壓3次,宜早、中、晚各行1次,每次可兩手交替進行5~10分鐘。注意:呼氣時,輕輕按壓勞宮穴,則降壓效果更好。




取穴:



勞宮穴在手掌心,握拳屈指時,位於中指和無名指指尖處,手掌中央。






4

治便秘——揉天樞穴




天樞穴溝通胸腹之氣運行,起疏通調理胃腸腑氣的作用,治療腹脹、腹瀉、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等胃腸病症。並通過疏通調理胃腸腑氣來補益脾胃,使氣血生化,起到補虛培元的作用。




便秘者在大便時倘若用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側2寸處,至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堅持1分鐘左右,就會有便感;然後屏氣,增加腹內壓,一會兒即可順利排便。




取穴:




位於肚臍左側2寸處。






5

治暈厥——按合谷穴




合谷穴的主治範圍廣泛,具有祛風通絡、疏風散寒、疏面理頰、鎮靜安神、通鼻止衄、聰耳明目、清熱消腫、利咽健齒、通經止痛的功效。




中暑、中風、虛脫時,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蒼白,大汗淋漓。這時家人可用大拇指捏壓患者合谷穴(位於人體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點,拇指側),持續2~3分鐘,一般會緩解。




取穴:




在手背部,第一、二掌骨間,在第二掌骨中點橈側緣處






6

止嘔吐——按內關穴




內關,意指心包經的體表經水由此注入體內。嘔吐時,患者可用中指壓內關穴來止嘔,應壓至有酸脹感為宜,約1分鐘即止嘔吐。




取穴:




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處。






7

止鼻血——按迎香穴




按摩孔最、迎香兩大養生穴位,可止鼻血。大家還記得「思想者」是什麼姿勢嗎?這裡我們完全可以借鑒一下,用一手的手指按著孔最穴,同時被按手的食指按著患側的迎香穴。雙手同時用力按揉,用不了多久鼻血就會止住了。




取穴:




孔最穴在前臂掌面的橈側緣,尺澤和太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迎香穴在鼻翼外緣的中點旁,在鼻唇溝中。






8

止胃痛——按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仰卧,放鬆肌肉,一面緩緩吐氣一面用指頭用力下壓,6秒鐘時將手離開,重複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適。在胃痛時採用中脘指壓法效果更佳。




取穴:




位於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大約在肚臍往上一掌處






9

止心絞痛——按至陽穴




心絞痛如果突然發作,手頭又沒有急救藥品時,建議家屬或他人及時按壓患者的至陽穴,幾分鐘後患者心絞痛的癥狀就能得到緩解。




左手扶住患者的肩部,右手拇指和食指持5分硬幣一枚,將硬幣邊緣橫放於至陽穴適當用力按壓,局部可有酸脹感,一般半分鐘到1分鐘就可緩解疼痛。




取穴:




在背部,在脊背正中線第七、八胸椎棘突之間。






10

止膽絞痛——按陽陵泉穴




陽陵泉是治療筋病的要穴,具有舒筋和壯筋的作用。此外,陽陵泉也能治療兩脅疼痛。因此膽囊炎、膽結石發作時,右上腹可發生劇烈絞痛。病人可用大拇指持續按摩右小腿的2分鐘,即可獲得良好的止痛效果。



取穴:




陽陵泉穴位於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之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






11

止腎絞痛——按三陰交




中醫認為,脾統血液,肝藏血行氣,腎藏精,經常按揉三陰交穴位,可對脾、胃、肝進行雙向調節,健脾益血,調肝補腎。腎絞痛發作時患者往往苦不堪言,此時可用大拇指揉按三陰交穴,反覆按摩3~5分鐘,腎絞痛便可得到緩解。




取穴:




正坐屈膝成直角,在踝關節內側,四個手指併攏,沿著足內踝尖向上另一側對應的點,就是三陰交穴位。






12

止呃逆——按少商穴




少商穴有清肺利咽,開竅醒神的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配合治療咽喉腫痛、鼻衄、高熱、癲狂,昏迷等病症。呃逆時,患者可用拇指和食指緊壓少商穴,至有酸痛感為宜,持續半分鐘到1分鐘,呃逆就會停止。







取穴:




位於拇指橈側指甲角旁0.1寸處。





#今日評論互動主題#



您在刮痧拔罐艾灸中有什麼心得體會嗎?


(歡迎大家在下方積極留言)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小淇(微信號:1355491207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的精彩文章:

中醫 | 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虛弱6大癥狀及解決方法
最常用的5種疏肝方葯,老中醫力薦!
中醫 | 董洪濤:談生命與運動,我們該如何運動?
拔罐 | 拔罐需要注意什麼?有年齡限制嗎?
養身 | 老百姓口中的「發物」到底是個啥

TAG: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