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如果有個中國藝術大師做你的阿爹?看豐子愷先生對徐芒耀的影響

如果有個中國藝術大師做你的阿爹?看豐子愷先生對徐芒耀的影響

傳記連載 | 《徐芒耀的油畫世界》5

前期回顧

⊙《徐芒耀的油畫世界》:告訴你成功人生的成功秘訣

⊙出生戰亂年代的上海灘少年,沒有什麼能阻止他對繪畫的熱愛

⊙上海畫壇長盛不衰,解放前後雲集新老名家

⊙從傳統國畫到西方油畫,徐芒耀與上海畫壇有多少關係

要說到受教於傳統中國國畫,對徐芒耀的啟蒙、傳承和影響,這裡涉及到兩個人,有著間接和直接的關係,促使了徐芒耀對繪畫的興趣。

生在一個時代,大的環境當然重要,但是出生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同樣很重要。

徐芒耀祖籍浙江崇德(現為桐鄉市)。據家譜記載,徐氏家族鼻祖可追溯到明代中期,是從衢州遷至崇德郊外九里塘隱居的徐思椿。到了明末清初,徐氏家族在崇德縣城漸成一大旺族。出眾者為六世徐克祥,生有三子,除老三徐著謙鮮有文字記載外,長子徐寶謙和次子徐福謙皆有傳記和著作傳世。

其中徐寶謙清咸豐年間,曾任廬州知府。嗜書畫,善鑒賞,間寫折枝花卉,饒有書卷之氣。兼學醫學,嘗輯刊《齋匯選簡要良方》《灸法心傳》兩書,著有《琴音室詩稿》《倡和雪泥集》《花韻軒鞠令譜》。

徐福謙得縣令不就,改教職,歷署海寧等縣教諭,誥封資政大夫,晉封通奉大夫、戶部郎中。以能詩名,著有《盟梅山館詩存》四卷,遺詩輯存三十二首,其中歌頌崇德縣城的《語溪十二景》最膾炙人口。生有二子,一為官山東補用道,一為江蘇候補知縣。

子孫中有秋瑾摯友徐自華和負有才名的徐蘊華,有民國時期陸軍少將徐益柟,有中國當代民族學研究的先行者徐益棠,有詞曲名家徐益藩,有篆刻名家徐暢等均出其門。

祖上與著名藝術家、漫畫大師豐子愷先生一家結為親緣,豐子愷先生姑媽豐針,字黹紅,號綉常,石門灣豐家才女,自小喜學針線,能憑空剪出「吉祥如意」、「福祿壽喜」等數十個字畫品種,還能在綢布上綉出各種人物花卉,尤其擅長綉蝴蝶,色彩鮮艷,精緻細巧,人稱「豐蝴蝶」。豐針嫁入徐家,系徐福謙長子徐多坤的繼室。

徐受升之子徐山民即徐芒耀父親,早年到上海求學,後在上海謀取工作,成家立業。最初教授國語,後從事電影音樂創作。雖然這個知識分子的家庭沒有人從事繪畫,但是在家庭文化氛圍的熏陶下,徐芒耀卻對繪畫產生了興趣。

【圖為徐芒耀父親徐山民先生】

【圖為20世紀三十年代時徐芒耀的母親】

在這個興趣逐漸濃厚的過程中,不能不提到兩個人,一個就是著名漫畫大師豐子愷先生。

【圖為中國藝術大師豐子愷先生】

由於祖上與住在石門灣的豐家是姻親,按輩分豐子愷是徐芒耀父親徐山民的表叔。後來徐山民到上海求學,並在上海成家,但聯繫仍較密切。

而豐子愷一家自1937年抗戰爆發,日本鬼子轟炸石門那天開始,豐家十口西下逃難,在外顛簸流離九年之後,從南京到達上海,後又輾轉到石門、杭州、廈門等地,於1949年4月來到上海,先後寄居於學生張逸心、錢君匋和開明書店老闆章雪村等人家中,最後在上海陝西南路三十九弄購得一處房子,取名日月樓,從此結束了居無定所四處漂泊的日子。

豐家移居上海後,戰亂中失去聯繫的兩家又開始了來往。當時五十三歲的豐子愷畫了《繪畫魯迅小說》交萬葉書店出版後,開始自學俄文走翻譯這條路,譯出了不少當時十分需要的中小學圖畫音樂參考書,還有一些俄羅斯古典文學著作,一家人的生活基本上就靠微薄的稿費維持。

1953年4月,豐子愷受上海市長陳毅之邀,擔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務委員,從此每月有了約一百元的固定收入。第二年豐子愷被推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和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1960年6月,已退休在家的豐子愷,在再三推辭之後,仍被推選為上海中國畫院首任院長,但他堅持提出不受工資。正因為豐子愷的藝術成就和和藹為人,豐家的日月樓經常高朋滿座。

徐芒耀父親每次去豐家,總會帶回來豐家的一些故事,有逃難途中發生的各種經歷和豐子愷五十三歲自學俄文等趣事,徐芒耀姐弟在聆聽中,對豐先生日漸產生了敬仰之心。當時,豐子愷早已聞名上海,尤其他小品似的漫畫,不僅得到文藝界人士的認可與讚美,而且也獲得了大眾的喜愛,一時間學習描摹豐子愷的漫畫頗為風行。就連上海的兒童都很熟悉他的漫畫,幾乎到了婦孺皆知、家喻戶曉的地步。

其中豐子愷對兒童的影響力,主要來自兩方面:兒童刊物和中小學生的國語教科書。

民國時期,上海是全國的出版中心。據1936年英文版《中國年鑒》的調查統計,當年上海出版的新圖書達5721種,而全國其他地方加起來僅464種,上海出版的圖書要佔全國的90%以上,僅商務、中華和世界三家出版機構的出版物,就佔到全中國整個出版物的60%以上,上海更是圖書消費的重鎮。

據統計,1937年上海出版的雜誌共320種,其中兒童雜誌約十四種,兒童刊物的出版達到了鼎盛的時期。豐子愷為眾多書局特別是出版兒童讀物的開明書局從事裝幀美術工作,給最具影響力的兒童刊物《小朋友》等雜誌畫插圖,他的兒童漫畫風格頗為盛行。

熱愛孩子,是豐子愷創作兒童漫畫、寫作兒童故事的主要動機。他在《子愷漫畫選》一書的自序中回憶往事時說:「我同一般青年父親一樣,疼愛我的孩子。我真心地愛他們,他們笑了,我覺得比我自己笑更快活;他們哭了,我覺得比我自己哭更悲傷;他們吃東西,我覺得比我自己吃更美味;他們跌一跤,我覺得比我自己跌一跤更痛……」豐子愷幼女豐一吟在《夢回緣緣堂·豐子愷》中說:「父親常常『設身處地』地體驗孩子們的生活。他發現兒童是世間最富有靈氣的人,在兒童身上看不到成人中的虛偽、醜惡。成了兒童的崇拜者,描寫兒童,謳歌兒童。」正因為豐子愷熱愛孩子,並懂得兒童的情趣,所以他用漫畫來表現兒童生活的插圖,深受小朋友讀者群體的喜愛。

豐子愷最大的影響力則來自中小學生的國語教科書。1932年由葉聖陶主編、開明書店發行的《國語課本》,裡面的文字和插圖便是由豐子愷書寫和繪製的。為了能方便兒童閱讀學習,這本教科書在整體設計上,豐子愷選擇了一種符合兒童的閱讀習慣與生活情趣的風格,即文字採用毛筆書寫的大號字,插圖用簡練的漫畫筆法,勾勒出寓教於樂的畫面。而在文字與插圖的編排上,豐子愷也煞費苦心,有別於一般教科書與兒童讀物圖文相分離的編排方式,每一行文字的位置、長短由頁面上插圖所佔的空間決定,頁面上文字的安排方式就像是國畫上的題跋,只在畫面空餘的地方書寫文字,插圖與文字構成了一個畫面的整體,葉聖陶稱讚這套課本是「詩詞和畫的結合」。這種巧妙的編排方式,深受歡迎,先後印行四十餘版次。

徐芒耀作為這支龐大的小朋友讀者群體中的一員,自然也不例外,也是豐子愷的忠實讀者。加上親戚的特殊關係,在日常的潛移默化中,受其影響更深。

【圖為徐芒耀的小學畢業照】

讓徐芒耀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考上浙江美術學院附中的那年,父親特地帶他去登門通告。當時的情景如今依然記憶猶新。

那次,徐山民父子來到長樂路的豐先生府上。大門開著,客廳里賓客滿堂。豐子愷從客廳走出來,看到他們父子,笑吟吟地熱情地招呼他們進去坐坐。徐芒耀父親也是儒雅之士,很客氣地說:「表叔,您那麼多朋友,就不進去了。今天我帶老四來想看看您,告訴您一聲,他考上浙江美院附中了。」

「啊吆!是真的?」豐子愷滿臉喜悅,又問徐芒耀:「你考上了?」

徐芒耀說:「阿爹(方言叫爺爺輩的長者叫阿爹),是。」

「你等等噢,我拿樣東西。」豐子愷說完,就上樓去了。

不一會,豐子愷拿了一卷畫送給徐芒耀,還邀請他「下次來吧」。

徐芒耀回到家裡,打開一看,是《春》《夏》《秋》《冬》四幅畫,有一幅他印象特別深,畫的是在斷橋邊上放風箏,一看像漫畫,還是和書本上的插圖風格差不多,像是用毛筆畫的連環畫,臉上沒有眼睛鼻子,寥寥幾筆就把神態畫出來了,而且顏色也很簡單,邊上落款的字也很有意思。

那時,徐芒耀已在學素描和連環畫,對畫畫有了一些初步的專業知識。可惜在「文革」期間,保存在家中的這四幅豐子愷的真跡找不到了。

後來徐芒耀離開上海到杭州求學,儘管拜訪豐子愷先生的機會少了,但是豐先生的為人處世和藝術成就一直影響著他的一生。

【待續】

【更多精彩圖文視頻,請關注自媒體「陳洪標寫字說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洪標寫字說畫 的精彩文章:

不知為什麼,我就是想寫懷素《自敘帖》單字 局部一
不知為什麼,我就是想寫懷素《自敘帖》單字 局部
畫墨菊怎樣把花頭和葉子畫得松靈,看著名畫家吳蓬來教你
用水墨焦墨還是設色,這12種畫菊花技法就夠你享用的
西泠名家袁道厚 刀下見真趣方寸藏乾坤

TAG:陳洪標寫字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