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別看T-54和T-55長得一樣,兩者可不是一回事,專門打核大戰的坦克

別看T-54和T-55長得一樣,兩者可不是一回事,專門打核大戰的坦克

【軍武次位面】作者:coingun

上一回我們談了T-54坦克的發展史,間接地談及了另一款坦克T-55。正如前文所說,T-54和T-55坦克如果從嚴格的研發角度和歷史角度出發的話,這兩款坦克並非是像眾多軍迷所說的「T-54/55」那樣可以被看做是同一個模子里的作品。

因為T-54嚴格來說,其研發和歷史都是基於T-44的基礎上而來的「終極改進產品」。而T-44追根溯源的話,事實上就是T-34坦克的升級版本。所以其實就如同英國的「百夫長」是英國基於二戰的基礎上研發出的終極坦克一樣。T-54坦克某種意義上也是蘇聯基於自己在二戰中的一切所研發出的二戰終極坦克。如果說T-44坦克是蘇聯的二戰末期坦克,那麼T-54與百夫長一樣,更像是二戰與冷戰的兩道分界線。

但是T-55就不同了,T-54如果是作為起點的話,那麼T-55就是蘇聯坦克真正基於這個「起點」邁向新時期的「第一步」。兩款坦克之所以嚴格來說不屬於「同一範疇」的理由還有一個。那就是T-54坦克和T-55坦克的研製所基於的戰略戰術思想是不同的。

正如上文所說,二戰結束後,世界又邁入了「冷戰」。T-54坦克嚴格來說,它的研發還是基於前輩T-34坦克的「大裝甲集群」戰略戰術而來的,依然講求低成本,大規模的策略。但是T-55就完全不同了,T-55坦克誕生於1958年,此時正值核武器研製的第一個高峰,蘇聯自然也認識到了核武器的作用。但是蘇聯人與美國人在地面裝備發展上的不同就在於:美國人認為在核武器的時代,諸如坦克這種東西是沒有多大用處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直至M60坦克誕生之前,美軍除了謝爾曼這款較為成功的坦克以外,其他的坦克都是不成功的。

但是蘇聯人就不同了,他們認為:隨著核彈頭逐步小型化,當量逐步可控化,技術日趨成熟化的趨勢之下,核武器可以被用於正規作戰,例如使用小型核彈轟炸敵軍的水面艦隊,在坦克集群衝鋒前使用小型核武器做火力準備。這也就是後來的「戰術核理論」。而T-55正是誕生在這一新時期理論下的產物。

其標誌就是在研發之初就裝備了「三防系統」。而不像T-54那樣後期才加了這種「生存系統」。但是如果說T-54和T-55是一家,也不是不行,因為T-55也確實是以T-54為基礎發展而來。他們二者的關係就如同「炎帝」和「黃帝」一樣。

20世紀50年代末期,各大國爭相發展核武器來武裝自己,因此作為蘇聯武裝力量主體的陸軍就急需一款可以在核大戰背景下依然可以生存進攻的主力裝備。於是在1958年,T-55誕生了。

T-55坦克是在T-54B型坦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款坦克。因此在外形上,T-55坦克與T-54坦克幾乎別無二致。如果想在外形上進行區分的話,它們的區別是:T-55坦克取消了炮塔上部的裝填手艙口前部的圓形通氣窗口,並改進了裝填手的艙口。

而真正的變化在於內部:T-55坦克採用了新式的發動機,傳動機構,炮塔內部吊欄地板,燃油過濾系統,發動機啟動系統,全自動車內滅火系統,涉水時裝備。並首次安裝了專業的PAZ型核輻射污染偵測和濾清設備,也就是「整體三防設施」。

PAZ三防系統以RBZ/1M伽馬射線探測儀為核心,主要工作原理是系統探測到核爆炸或輻射時觸發工作。此系統會首先關閉坦克發動機來警告車組成員已經進入污染區域並啟動車內的超壓系統將輻射塵阻擋在車外。這時候,車內超壓比車外高出0.0015千帕/厘米2。能有效使全車處於一個「密封的狀態」。

為了更好的適應未來的戰場環境,蘇聯人又在1960年搞出了T-55A型坦克,此款坦克恢復了高射機槍,並進一步提高了防核污染的措施。他們在車內布置了可塑鉛襯層。駕駛員,車長和裝填手的艙門都加大加厚。整個半球體炮塔也被改造的更加豐滿。

T-55坦克作為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新時期坦克,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變形車輛」。以同一款底盤為基礎進行各種改良,進而造出各種功能的坦克裝甲車輛,既降低了總體上的成本,又使得整個坦克裝甲部隊的整合能力大為提高。

先來說說T-55坦克的指揮坦克型號——T-55AK坦克。不同於以往蘇聯坦克部隊指揮官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指揮官乘坐和其他人一樣的坦克,然後處於一個大家幾乎都能看到的位置,拿著一面或者兩面小旗子各種揮舞,來指揮自己的坦克兵。T-55AK坦克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蘇聯坦克兵的這一指揮作戰模式。

T-55AK坦克裝備了兩部電台用於指揮官和各車組之間進行聯絡。這兩款電台分別是:R-112和R-113型電台,由車載的AB-1P/30發電機為其供電,並使用專門的天線進行通訊。所謂有得有失,要裝下這麼兩個玩意兒以及它們附屬的各種設備就勢必要犧牲掉一些原先的裝備。例如原先裝載於車體的SGMT航向機槍,主炮的彈藥也被去除了6發。

除了指揮型號的T-55,蘇聯還開發出了另一款工兵型號的T-55。與現在大家印象里的工兵工程車大相徑庭的是,蘇聯的這款「工兵坦克」並不是用來渡河架橋之用,而是用來對敵方的堅固工事實施毀滅性破壞的。更像是二戰中的「噴火坦克」。

這款T-55便是TO-55坦克。如果單從外形來看,TO-55坦克與T-55坦克並無二致,但是在外形上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原先炮塔並列機槍的位置上換裝了ATO-200型噴火器,同時炮塔的護盾形狀也與一般的T-55坦克不同。

ATO-200型噴火器可攜帶460升的噴火燃料,平均噴出量大概在35升左右,每分鐘可以噴射7次,最大殺傷距離可達200米。由於安裝了噴火設備,所以這款「工兵坦克」同上文的「指揮坦克」一樣,都減少了坦克主炮所使用的彈藥數量,但是由於這種坦克被配屬在蘇聯的「特種坦克團」中,至今詳細數據不詳。

至此我們已經介紹了T-55坦克的基礎型,A型,指揮車型,工兵型等4個最具代表的基本型號。他們主要都是在蘇軍中服役的T-55。既然有自用,就必然有外貿。這是任何一款泛用化兵器都適用的不變的真理。而T-54/55坦克生產之多,型號之多令人瞠目結舌。常被人比喻為坦克中的AK47,所以自然也少不了外貿。

T-55坦克的生產線直至1979年時才被關閉,而後期生產的T-55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轉向了外銷。9年前的1970年,蘇聯推出了專門的外貿型號,這種外貿的T-55裝備了12.7毫米的DShK高平兩用機槍,車體內增加了備用彈箱,炮塔右部增加了固定式的潛渡設備通氣管。但是內部沒有防輻射金屬襯層。該型外貿T-55坦克被大量出口到中東地區。

T-55坦克的產量非常驚人,蘇聯自己大概就生產了27500輛,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則一共生產了95000輛。之所以被稱為坦克中的AK47不僅僅是因為產量大,使用國家多。還因為此款坦克具有和AK47一樣的大量延伸型號。就像AK47的延伸型號不僅局限於突擊步槍的範圍中一樣。T-55坦克的延伸型號也不局限於坦克本身,以T-55坦克的地盤為基礎,它的子孫遍地開花:BTS系列裝甲搶修車,IT-122坦克突擊炮,ZSU-57-2型自行高炮等。這還只是蘇聯人自己的改型,蘇聯的朋友中國更是把和T-55坦克同出一族的坦克改的各種出神入化,甚至是敵對陣營的以色列也是把繳獲的中東T-55改的「連親媽都不認識」。至今為止,據粗略估計,全球的T-55坦克生產就已經超過了9萬輛,50輛裝備以上的國家就至少有45個。隨著上世紀60,70年代,主要裝備的國家紛紛對手中的T-55進行改裝,至今這款坦克任然活躍在世界上幾乎每個熱點地區。

T-55坦克作為一款極具「前瞻性」的坦克,自然擁有大量的升級空間。T-55M系列坦克便是這種潛力改裝的終極形態,1983年,蘇聯開始對T-55系列坦克進行全面的升級改裝工作。直至今天,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已經將這款坦克的「M」型號升級到了M5/6型。如果不是外形的緣故,幾乎可以被看做是一輛新坦克。

T-55M坦克的坦克主炮依然使用傳統但是耐用可靠的100毫米D-10系列線膛坦克炮。不同的是,這款新坦克炮已經可以發射激光制導炮射導彈,最大射程可達4000公里。理論破甲厚度可達1000毫米均質鋼裝甲。新炮就要配有新的火控系統,新的火控系統包括:彈道計算機,穩定式炮長瞄準鏡,激光測距儀等。不同的部位也相應的增加了裝甲的厚度,大概在200-410毫米不等,在車體正面還加裝了附加裝甲。炮塔兩側新增煙幕發射裝置。動力部分換裝了更強勁的V-55U型高增壓柴油機,最大功率可達620馬力。

如果細談T-55坦克的「M」型號。那麼最為出彩的便是M5/6型T-55坦克。由於M5型可以被看做是M6型的「降級版本」。這裡就不再對M5型進行介紹。主要挑最具代表的M6型T-55來介紹。

談起T-55M6型坦克,事實上還透露著一股心酸。因為此時的這輛「終極版」T-55儘管力壓往屆。但是終究掩蓋不了俄羅斯軍費緊張,以及軍工能力退化的狀態。沒了蘇聯時期的龐大軍工體系加持,沒了蘇聯時期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沒了蘇聯時期對新型坦克的大量需求。儘管俄羅斯軍方聲稱「T-55M6完全達到了T-72主戰坦克的作戰水平」,也掩飾不住其「超齡服役」的尷尬。

就算退一步講倘若T-55M6真的可以達到T-72主戰坦克的作戰水平。在筆者看來也是無濟於事的,因為今天這個世界,上有各種精確制導炸彈,空中有各種武裝直升機和攻擊機,地上幾乎到處3代坦克橫行。哪怕是今天步兵戰車或者吉普車上鑽出來個步兵端著單兵導彈或者火箭筒都可以輕易的吊打T-72。這種新時代的情況下,很難想像這款比T-72坦克還要老化的坦克能夠排上什麼用場。海灣戰爭等實例就極具說服力,所以說海灣戰爭後,俄羅斯作為蘇聯的繼任者,見證了現代化戰爭對坦克影響的情況下,卻還要執意發展一款已經過時的裝備,就已經足見今天的俄羅斯實力大大不如從前,甚至說這輛坦克是「遮羞布」也不為過。

那麼言歸正傳,T-55M6坦克於2001年在俄羅斯的額姆斯克坦克製造廠對外首次披露完成了改進型T-55 M6型新型坦克,並對外公布了照片。正如上文所述,開發T-55坦克的這一最新型號的目的在於使得數量龐大的T-55坦克家族能夠達到T-72主戰坦克的水準,以更好的適應現代化的戰場。

雖說M6型坦克被歸為了T-55坦克家族中的一員,但事實上幾乎除了底盤採用了T-55的以外,其他的部件都煥然一新,或者是進行了大幅度改造。

改型坦克戰鬥全重為43噸,車組成員減至3人,換裝了和T-72主戰坦克一樣的125毫米坦克炮。由於使用更大一號的坦克炮,所以該型坦克乾脆使用了新研製開發的炮塔。同時對車體的炮塔座圈等部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造。為了適應新的火炮,炮塔以及設備所帶來的平衡問題,俄國人又把原先T-55的車體前部進行了加長,並在兩側各增加一個負重輪以進行平衡。

在車體的側面,加裝了與T-72主戰坦克相同的裝甲裙板。並在炮塔正面加裝了楔形反應裝甲。另外車體前部等主要部位也加裝了相配套的反應裝甲。

其火炮採用的是和T-72主戰坦克一樣的125毫米坦克炮,確切的來說,火炮型號應當是T-72B型坦克所使用的2A46M1型125毫米滑膛坦克炮。這種坦克炮可以發射「蘆笛」激光制導炮射導彈,以及9M119型反坦克導彈。發射後者時射程為100-5000米,破甲厚度理論上可以達到700毫米,理論命中精度可以超過80%,在炮管管身上,還加裝了熱護套。在炮塔的內部,安裝了自動裝彈機,但至於是不是T-72坦克所使用的旋轉式分裝彈藥機就不得而知了。火控系統上使用了和T-72一樣的IA40-1型綜合式火控系統。

T-55坦克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擁有各種變種型號眾多,下面筆者找了一些較為代表的變種T-55呈現給各位讀者:

至此,T-55中型坦克的發展講解也就到此為止了。最後,我們再來聯繫一下T-54坦克,來為讀者區分一下,T-54坦克和T-55坦克到底哪些地方是不同的,以下的發言將以「平均數據」為主。

首先,T-54與T-55坦克在外形上幾乎就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至於從外形上進行區分的話,上文都已經論述過。包括通風口,機槍,艙口等。如果就細緻的內部數據而言T-54的凈重為34000千克,而T-55為33700千克。單位功率上,T-54為10.6千瓦/噸,而T-55為11.8千瓦/噸。T-54的燃料儲備為812升,而T-55為960升。T-54的發動機為B-54,T-55的發動機為B-55。最大功率T-54隻有82千瓦,而T-55可以達到426千瓦。

20世紀50年代,儘管蘇聯人成功搞出了T-55這種力作以及其所搭載的D-10系列坦克炮,但是在西方105毫米L7型坦克炮問世後立刻顯得黯然失色。蘇聯人急需一款新型的坦克炮來與西方對抗,而T-55此時作為一線進攻裝備也顯得稍稍力不從心,所以蘇聯當局計劃:「乾脆新車搭新炮」。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次位面 的精彩文章:

台灣海軍訓練一船人嚇得半死:導彈掉落護衛艦甲板,幸好沒爆炸
9·11事件16周年,這個救了數千人的男人,壯舉傳頌至今
瓷兒梆硬!現代主戰坦克的裝甲居然是用陶瓷做的
太平洋戰爭最慘烈的島嶼爭奪戰,士兵遺體變成白骨,72年後才安葬

TAG:軍武次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