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拍馬屁為何讓人又愛又恨

拍馬屁為何讓人又愛又恨

中國人有一個很奇怪的特點:喜歡聽好話,又覺得好話聽了沒用,想聽真話;聽了真話又覺得心裡頭不舒服,又想聽好話。最後繞來繞去,討厭馬屁精,但是馬屁精卻屢屢得志;提倡講真話,但是講真話的人又下場不是特別好。唐太宗算一代明君了,夠聽得進逆耳的話了,然而還是有好幾次差點沒忍住要殺掉「鄉巴佬」魏徵。唐玄宗也算一代明君吧,然而卻被安祿山忽悠的團團轉。

為什麼會這樣呢?根本原因就是中國人愛面子。愛面子程度到了不食嗟來之食,自己快餓死了,別人給自己送東西吃卻很怠慢傷了自己面子,寧願餓死也不吃。你說真話,同時也就等於不給別人面子了,很多時候我們儘管知道你說的是對的,但是拉不下面子,絕對不會承認。你講別人好話,等於是給別人面子,別人怎麼可能不高興呢?

那為什麼又討厭拍馬屁呢?你說盡了好話,除了給人面子讓人心裡聽了舒服,就沒有什麼用了。領導讓你發話本意是讓你提出對策的,你卻說好好好,發言等於白髮,有誰會喜歡?同時有些人拍馬屁也是拍到馬腿上了,按照現在的話說叫做「尬拍」,拍馬屁拍的很尷尬。什麼叫拍的很尷尬?就是適得其反,本來說這話是想讓對方高興,結果一說完對方反而板著臉不高興了。

你誇別人說你是當今聖人,你天下無敵,別人聽了會有什麼感覺?會很尷尬,覺得你是來挑事的。無中生有的誇大奉承,與挖苦嘲笑沒有什麼兩樣。真正會拍馬屁的都是拍的非常自然的。什麼意思?當初諸葛亮隆中對之前自謙年幼才疏,遠不及司馬懿和徐庶,故不敢妄談天下大事。劉備只說了一句「先生如果不下山,天下的蒼生怎麼辦?」。不僅抬高了自己的身價,也抬高了諸葛亮的身價,這就是拍的順其自然。這需要我們去好好地體會。

那中國人到底討不討厭拍馬屁呢?一句話:中國人很討厭被人家拍馬屁,但卻很喜歡人家說有馬屁味道的話。這句話什麼意思?拍馬屁,完完全全就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好話,而有馬屁味道的話則是有用的真話。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很簡單,馬屁屁用沒有,真話有用。老闆招你過來是讓你做事的,不是讓你耍嘴皮子的。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實幹一點,說點有用的話。

那有馬屁味道的話怎麼說?俗話說忠言逆耳,有馬屁味道的話就是順耳的忠言。怎麼樣做到順耳?很簡單給別人面子就行了。當年曹操問賈詡我應該立誰為太子,賈詡故作沉默不言,曹操就問他怎麼不說話,賈詡就說我在想袁紹、劉表廢長立幼的事情。如果賈詡直接說你應該立誰,還沒說第二句話曹操就惱火了:你算老幾?敢對我指手畫腳?後面的話再有用也不會聽了。

而賈詡就很聰明,他提的都是曹操的手下敗將,等於就是誇耀曹操的戰績。同時提建議提的不顯山不露水,沒直接反對曹操也是給了曹操面子。這樣的人,又照顧領導面子,又能提出點子上的建議,怎麼可能不讓領導喜愛呢?

那麼我們這樣做,是不是拍馬屁呢?當然是。那這樣是不是不好呢?明明知道中國人愛面子還不給別人面子,這樣做難道更好嗎?你可能讓所有的中國人都不愛面子嗎?既然不可能那還糾結這麼多幹什麼呢。為了所謂的大義去犯明知的錯誤,這才是最不好的行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厲雜談 的精彩文章:

TAG:小厲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