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褚時健被傳去世,網友為何關注闢謠信息?

褚時健被傳去世,網友為何關注闢謠信息?

觀察OBSERVATION

褚時健被傳去世,網友為何關注闢謠信息?

天涯輿情分析師

辛露

今天上午,一則褚時健逝世的爆料內容被廣泛傳播,但僅約二十分鐘後,就被相關闢謠信息迅速覆蓋,有網友感嘆「現在這社會,傳謠快闢謠也快」。10:53分,認證為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w 爆稱「最勵志的終身創業老人褚時健走了」,「2017年9月13日仙逝」。目前,該微博已被刪除。褚馬昱輝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常務總經理李黎表示: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一定會追究到底。

隨後,包括新浪財經、貓財經等財經類媒體,及金V和部分網友紛紛轉發,將褚時健標籤為「最勵志」、「終身創業」「最具爭議財經人物」。新浪財經在報道中表示「電話褚老夫人、司機,暫時都沒有接電話」。

11:21分,@雲南信息報 闢謠稱「目前褚時健先生安好」。11:23分,@紅星新聞 援引褚時健兒子褚一斌的話,「褚時健身體非常好,今早還在菜市場走了一個小時買菜」,「為什麼有無聊的人講這種事?」。13:14分,北京時間@時間視頻 發出一段褚時健閱讀當日雲南日報的視頻。

期間,微信公眾號@褚橙莊園品牌中心 發布闢謠聲明,並表示「保留追究造謠者及傳播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據悉,褚時健逝世的消息最早起源於微信朋友圈,@王巍w 在闢謠時表示「企業家圈裡轉的消息發到微博上」。

據網友截圖顯示,早在今天上午9:45分,@孫林春褚橙莊園 稱褚老離世是謠言。

從關注度走勢圖分析,爆料內容傳播迅速,闢謠內容關注下降明顯,但持續性強,話題向深度發展。話題在10:00分後為發端,於11:00分左右達到峰值,隨後一個小時內迅速下降,12:00分後,關注度緊貼1K線,進入長尾階段。

從來源類型統計圖分析,由於新浪財經和部分金V等的轉發,在事件前期形成了爆髮式增長,同時相關闢謠信息主要集中微博,微博成為事件最主要輿論場,微博佔比高達87.29%。

從情感情感分布圖分析,正面認知佔主導,敏感內容佔14.26%,主要集中在,一方面對褚時健保外就醫的質疑,另一方面來自於對造謠者的批判,以及部分媒體傳謠的批評。

1、對造謠者的批評

微觀楚雄:說話一張嘴,闢謠跑斷腿,嚴厲打擊網路謠言。

畢小摩:造謠者居心叵測,一個八十多歲的人都不放過。

馬默語:造這種謠有啥好處,腦子有坑的人真是層出不窮。

德為先龍行天下:現在不是都實名認證了嗎?把製造和傳播謠言者揪出來,依法嚴懲!

大肚子將軍:根據現在的管理規定,造謠的那位是不是該拘留?你在微信群發了沒有?請有關部門一視同仁,誰也沒有特權。

2、批評傳謠媒體

王星WX:有的自媒體不做任何求證就敢傳人死訊。

西亞蝙蝠:被死亡,現在媒體究竟怎麼了,不確認事實就胡亂轉發,沒了底線,做人不能這樣的。

撮最高見:各大媒體有三次以上播發失真、反動和非法假新聞,一律關閉或者整頓,不管身後誰撐腰!堂堂大陸中國經濟全球第一,而掌控媒體的人或集團是如此的下流、無恥和低級,受傷害的不僅民風民俗,而且國家安全民族精神!

3、身體健康VS保外就醫

五分錢大甩賣:身體這麼好當年怎麼保外就醫的?

泉塢朝陽:褚時健保外就醫的第二年就重新創業,說明他身體已經恢復健康,監獄為什麼不收監。高官權貴平日就特殊化,違法犯罪了也可以特殊化,那這個群體還有什麼顧忌呢?他們的膽子會越來越大,腐敗就會如燎原之火一發而不可收。

爺們兒哥們兒:依法治國的貪腐犯,無期徒刑住三年。還是創業老人?我想問法院,他是咋保外就醫的?有沒有走後門?

金玉祥言:褚時健在服刑期間,能因身體有病獲『保外就醫』,到山上挖地中橙子。真是對『保外就醫』制度的極大諷刺。

昌平漁夫王增森:褚時健這事兒,人情和法理有悖論。既然是保外就醫,身體好了,是不是該收監服刑?

4、傳謠快闢謠也快

山藥蛋蛋諞諞匠:現在這社會,傳謠塊闢謠也快,擱以前一旦傳開了就沒法控制了。

風馳瀾海:信息越自由,謠言成本越高。

我有個雯寶寶:信息的自由,謠言不攻自破。越封鎖,越謠言。

麗江攝狼:謠源就是朋友圈裡的「圈」內消息…

馬踏飛鴻丶:沒看到網上造謠啊,只看到闢謠。

5、其他

白大白告:炒作、謠傳的人都可以去死一死了。

珠海民宿:實名制前的狂歡。

冷骨寒血:問題還是辯證的看,他還是有能力的人的,但不是潔身之人。

記得注過:褚時健有其時代特殊性,當初改開「摸石頭過河」是把改革風險轉嫁到了改革者身上,因為黨和政府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沒法進行頂層設計,所有先行者都是冒著違法風險的。

anna195410:因為他的問題主要是歷史時期造成的,從現在看功大於過吧。而且晚年出獄改邪歸正、二次創業什麼的比較勵志。

寶寶魚kokora:那時候國家處於求生存的年代,所以虧欠農民,屬於不得不為的無奈之舉。但是現在國家都處於求發展,逐漸求尊嚴的時代了,還是應該對工農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如果貪污犯出獄後還能受到追捧,風生水起,如何能震懾貪腐?

分析師說

通過對事件的還原,可以發現這則謠言最早在微信中醞釀,隨後@王巍w 在微博端爆料後被顯化,並且通過新浪財經等媒體,及部分金V的助推下,迅速成為熱點事件。對於謠言的傳播力,學界曾有一個公式(重要性*模糊性)/(公眾批判能力+控制感)=謠言傳播力,該事件很好的印證了此公式,在傳播過程中,不斷給褚時健標籤「最勵志」、「終身創業」「最具爭議財經人物」等,是一個加權的過程,而褚時健自身的爭議、保外就醫VS法治思潮等,均助推了謠言的傳播。

但現今社會對謠言信息十分敏感,因此,在該謠言內容出現僅二十分鐘後,闢謠信息就出現,並有多個媒體和個人闢謠源,在極短時間內覆蓋謠言內容,因而有網友稱「只看到闢謠,沒看到網上造謠」,而這也成為了網路闢謠的一種典型現象,其副作用在於挑動網友好奇心,事件持續保持一定關注,並可能因新因素的介入,產生次生輿情。

事件中,對嚴懲造謠者的呼聲很強烈,特別是近期一系列因造謠而被處理的案例出現的情況下,輿論對謠言和造謠者的容忍度正在收窄,對警方懲治造謠行為的心理預期迅速升高,因而,對於相關警方和平台來說,對造謠行為應有所反應,回應輿論,而這也有助於增加官方話語權。最後,正如網友所言,謠言不可怕,「可怕的是真相被謠言化」

天涯輿情∣傾聽民聲,匯聚民意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涯輿情 的精彩文章:

中國老人,一個既被寵壞又被污名的群體
中國遊客有錢任性?外國網友:「認知偏差」的鍋

TAG:天涯輿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