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故宮收藏的翡翠800多件,竟沒有一件冰種翡翠

為什麼故宮收藏的翡翠800多件,竟沒有一件冰種翡翠

提起翡翠,人們不禁都會想到那碧綠蒼翠的顏色。綠色,是生命的象徵,和平的代表,活力的表現,青春的體現。長期以來,翡翠的翠綠色吸引著人們,讓人們倍加珍愛,成為翡翠的至高。然而,近幾年來,隨著人們對翡翠欣賞品味的提高,冰種翡翠漸漸成為人們的另一種時尚追求。

故宮博物院藏有清宮舊藏翡翠器數百件,數量居世界博物館之前列。而在故宮博物院里收藏的翡翠作品就有800多件,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收藏古代翡翠最多的博物館,藏品主要為清宮遺存,其中帝後璽冊20餘件,首飾、服飾類作品400多件,其他器物300多件。故宮翡翠藏品源自清朝,雍正時期翡翠器件極少,乾隆時期器件漸增,晚清慈禧掌權時期的翡翠藏品器物最多。

這些藏品中,清雍正時期器極少,乾隆時期器漸增,其中擺設用的山子、肖生雕刻及朝珠、搬指等可能都是乾隆乃至嘉慶時的製品。晚清慈禧掌權時期所制翡翠器物多為扁方、簪、環、鐲等花素首飾。乾嘉時期翡翠製品的產地包括雲南的騰衝、大理、昆明,內廷養心殿造辦處如意館或金玉作以及蘇州、揚州等織造與鹽政的玉作坊。這一時期的器物是清代翡翠製品的精華,在全國古翠製品中佔有重要地位。晚清時期翡翠品的製作地點可能是粵海、淮關等地,此時的造辦處金玉作已無力生產翡翠作品。

從清宮翡翠器翠的質地等級看,大部分均為老坑種翠料,而通身滿綠的「純翠」甚少,尤其水頭足、玻璃地、艷綠欲滴的高翠更是難得一見,只有從小件的配飾中偶可找到。白地含斑點狀的翠較多,還有一批無綠的白地翠。是不是古代人不喜歡通透的冰種?不喜歡艷麗的翠色?

在當時,翡翠資源可謂相當豐富,極品的原石統統都還埋藏在地下,只是限於當時的開採工藝,沒有大型的機械,單憑人力開採,種種條件的限制,以至於埋藏在深處的原石沒有被發掘。所以在場口發掘的時候沒有大量開場,因此開出冰種少。還有一個可能是,那時候大家對透明製品的認知只是「琉璃」,而琉璃又是極奢華尊貴的東西,因此民間見過的人少,自然沒有流行起來。

所以這些在現在看來材質不佳,價值不高的翡翠工藝品,在當時確實稱得上絕世珍寶,而且在那個沒有電,沒有便利的鋒利磨具的年代,工匠們用智慧和工藝,雕出了精美的作品。每一件都凝結了古人的匠心。古代人和現代人對翡翠的標準,好色是一樣的,但是不一定拿「透明」的標準來衡量,所以你看看他們的翡翠,都是糯的比較多。包括在台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那顆白菜,等等。

現代人追求冰種,甚至高冰。一是漂亮,這個沒話說的。像果凍一樣水水的、透透的,有種吹彈可破的錯覺。這種感覺是現代人的共鳴,就像好多直男都喜歡網紅一樣,時代造型世間繁華。

翡翠乾隆款龍紋杯盤

翠呈青綠色,局部綠色較深,呈絲絮狀,杯和盤上又有暗紅色,其中可能帶有人工染色。杯為圓形,平口沿,口微敞,兩側各有一龍形杯耳。杯身兩面各飾一陰線刻龍紋,杯下有圓形座,上琢俯仰菊瓣紋。杯配托盤,八瓣形,盤底中部陰刻「乾隆年制」篆書雙行。此種托杯器,宋、明之時已流行,樣式頗多,清代的作品更為精緻,乾隆朝所制玉、翠托杯為托杯中之珍品。

翠魚式盒

翠色青綠。盒為魚形,兩半相扣成盒。魚身有細鱗紋,鰭、尾、鰓部嵌有紅寶石。盒內刻有乾隆御制詩《詠痕都斯坦玉魚》。據詩而知,乾隆皇帝認為此件作品為痕都斯坦玉器,但這種玉料主要產自緬甸,魚上寶石的鑲嵌方式也與痕都斯坦玉器有別,一些學者認為此盒是清宮廷所制。

翠印色盒

翠呈綠色。盒圓形,口沿呈子母口狀,盒身較淺,平底,圈足。蓋與盒身相仿,可與盒身扣合,蓋面飾凸起的團形「壽」字。宋、明兩代,文化發達,文具,包括用於盛印泥的印色盒的使用量激增。當時生產的印色盒形制多樣,花紋精緻,具有觀賞性,直到清代這種狀況仍在延續。此件翠盒較宋、明作品更為珍貴,因為它的材料貴重,以優等翠料製成,工藝精緻,厚度均勻,造型規整,圖案精細,「壽」字的筆畫用了瓦面狀凸線,這對加工技術有很高的要求。

翠煙壺

翠色青綠,局部色較深。煙壺近似橢圓形,上部略寬,小口,細頸,表面光素無紋。鼻煙壺的使用主要是在清代。清前期的作品以方、圓類型為主,後期的作品形狀多變化。乾隆時期,鼻煙壺的製造有了很大發展,主要表現在材質的多樣化,動物、瓜果造型的作品數量增多。翡翠鼻煙壺的優劣多以材質本身判斷,其紋飾、造型一般都較簡練。

翠碗

在清宮的翡翠日用品中,餐具佔有重要位置,主要有杯、盤、碗、盒等。由於日用器具的器形較大,因而高翠作品較少。這些作品胎體薄而均勻,器表平整光滑,較少起伏,表面拋光較好,表現出翠料的質感。

翠桃式洗

翠呈淺綠色,局部色較重。作品似盤,較淺,桃實形。洗底浮雕桃枝兩杈,一杈伸於洗底為足,其上有雙桃並桃花,另一杈延伸至洗口一側為柄。洗為文房用具,可用以洗筆。玉洗可能產生於秦漢之際,從考古發掘可以看到,漢代玉文具開始增多,目前所知最早的玉筆洗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漢代作品。這件翠洗所用材料珍貴,既可使用又可作為陳設品。

翠太極紋淺盤

古人對玉盤非常珍愛,唐人白居易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句,由此可知唐代即有玉盤流行。清代宮廷使用玉盤較多,此盤的造型也較為常見,但其他玉盤多無口沿上的唇。清宮所制翠盤數量極少,非常珍貴。

翠乾隆款仿古觚

翠色青綠,有翠料表皮的風化色皮色。翠觚海棠花瓣式口,喇叭形頸,足外撇。頸及足飾蕉葉紋,腹部飾凸起的獸面紋。底有篆書「乾隆年制」款。觚是古代的一種飲酒器。明代流行用觚做陳設品,將觚置於案頭,內插雜物。清代宮廷或稱為花觚。此觚為乾隆時期的仿古作品,其造型、紋飾與古器有所差異。所用翠料青中含綠,近似古銅器的銹色。

翠纏枝蓮紋蓋碗

翠質淺綠色。碗為薄胎,口外敞,蓋略小,地包天式,環式鈕。蓋面及碗外壁淺浮雕纏枝蓮紋。清代,內地與中亞地區文化交流密切,工藝品製造中出現模仿中亞風格的作品。當時流行的西番蓮圖案即是傳統的纏枝蓮圖案與中亞圖案相結合的產物。這件作品中的纏枝蓮紋蓮瓣捲曲,蓮葉多歧,是清代西番蓮圖案中的一種。

放在過去的時候,冰種翡翠也只不過是作為佩戴品,被極少的一部分進行佩戴。然後,還只會有極個別人的人才會把投資的目光放在這裡。但是到了現在,不要說是佩戴冰種翡翠了,把購買冰種翡翠當成一種投資行為的人也並不在少數。如今的冰種翡翠,放眼望去,能夠進入到店面里進行銷售的基本上都已經達到了幾萬,甚至是幾十萬的價格。這在以往來說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專註高端翡翠原石,提供賭石第一現場,分享翡翠賭石故事和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把你寫進「書」里
新品搭配學起來,耳環活動再走一波
蘋果手機10年,來一波回憶殺:看蘋果1代到蘋果8的變化
純愛故事:那年花開月正圓
2018年QS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名公布,Top100中英國佔了14所!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