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命自然,合乎天性:107歲仙翁葉法善養生之道

生命自然,合乎天性:107歲仙翁葉法善養生之道

文/趙芃

葉法善(616-720),字道元,一字太素,括州括蒼縣(松陽)人。自曾祖三代為道士,皆有攝養占卜之術。法善少傳符籙,尤能厭劾鬼神。顯慶中,高宗聞其名,征詣京師,將加爵位,固辭不受。求為道士,因留在內道場,供待甚厚。遍歷名山,得道術。時高宗令廣徵諸方道術之士,合煉黃白,駐景龍觀。明皇朝,試法多靈驗。開元八年,年一百七歲,化去。葉法善強調生命自然、合乎天性、自然而然,其養生之道頗有玄機。

法善養生(資料圖)

葉法善的修道自然思想

葉法善「世為道士,傳陰陽、占繇、符架之術」,強調修道與宇宙自然合二為一,「能厭劾怪鬼」。「陰陽」、「占繇」、「符架」之術,是葉法善實現「天人感應」、「天人同壽」、「天人同命」等修道養生目標的重要手段。「陰陽」代表宇宙自然最基本關係,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本源和基本法則。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都可以用「陰陽」給予概括和解釋。

「占繇」是占卜的文辭,古同「由」、「從」;「符架」是符咒禁架的合稱,皆方士禁咒之術,是道教神人交匯、天人感應、天人相通的重要方式。葉法善「神人相通」的神學理念使他建立了宗教化的修道自然思想,認為只有符合道教的天人感應、神人交匯之說,才符合養生自然之要求。葉法善認為「丹不可遽就,徒費財與日」,「有數十人自奔火中,眾大驚」是被妖法所迷惑,不符合修道自然思想,不應提倡。

天人同壽(資料圖)

葉法善妥善調治「自投火中」受害者「魅病」得以痊癒,即顯示了葉法善救人於水火之中的慈悲之心、處理突發事件的高超法力;又是其修道自然,遵循客觀規律的重要體現。所以,把人之生命所不「自然」的東西,通過修道使之回歸於宇宙運動之本然,使生命的運動與宇宙的「自然」運動相結合,實現人與天的和諧統一,達到「天人合一」、「天人同壽」之目的,是葉法善修道自然的基本內容。

葉法善的生命自然思想

開元四年(716)二月二十一日,葉法善向唐玄宗呈上《乞歸鄉上表》請求告老還鄉,後又有《乞歸鄉修祖塋表》「臣皮骨空存,命均風燭」之語。情真意切表達了其「物善遂性」的生命自然思想。葉法善認為自己乃「江海野人,素無道業」,但能「澗飲木食,枯槁自居」,因唐朝盛世使「宗道之門,大興玄范」,並「得沐皇化,服事五朝」,鞠躬盡瘁,獻出了畢生精力,雖「萬死無恨」,理應解甲歸田,頤養天年。

葉法善認為,告老還鄉緣於鄉情、親情和病情,屬生命衰老之自然。葉寫道「前歲天恩賜歸鄉里」,獲拜先塋,得「殘魂假息」之機,探望103歲姐姐「聚族聯黨,不勝悲慶」。姐姐見弟弟還鄉「載喜載悲」,然而「才逾一句,奄忽先逝。」深感「雖死生有命,理則固然,而骨肉有情,豈無哀痛」。衰老是人不可抗拒的自然之規律,生命自然應遵循這個規律。葉法善用「積年之疹」、「形容枯劣」「死魂餘步」「形枯心疾」等表達身體的衰老。雖「心馳魏闕」、「禮應復命」「意欲駿奔」,但由於「病在江鄉,力難勝致」。所以,告老還鄉是「物善遂性」順應生命自然之規律的必然選擇。

葉法善神像(資料圖)

《道藏·洞真部·方法類》收錄的《真龍虎九仙經》是由葉法善《天真皇人九仙經》潤色而成。「龍虎」指人體內的水、火兩種內丹修鍊的基本元素,此經闡述了長生久視的內丹修鍊之法。葉法善丹法自然思想認為:「水火」乃身體基本要素,深藏於每個人的身體之中,「凡修道造金丹,須憑龍虎水火」;煉金丹者必須把握「龍虎水火」,實現「交之有度,用之有數」,方可「能理眾病,虛者補顏如童」;如果人們能較好地掌握丹道修鍊自然之法,「龍虎金丹大葯」則可以實現「諸患皆愈也」;「水洗」「火燒」乃是丹道修鍊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根據「患少」、「患大」而「洗之」、「燒之」。

葉法善的生活自然思想

養生自然的基礎在於生活自然,人們的衣食住行、日常起居、遊學坐卧、回歸故土、親情鄉情、內丹養生以及仙道生活等都應遵循自然之理,即按照生活所具有的本質要求、方法、屬性和習慣行事。道教的生活自然既是生活的本質體現,又是生活存在與演化的內在要求,反映了道教對於生活所持的基本態度,以及人們順應生命運動所具有的行為體現,是生命之養對於人們生活行為的基本要求。葉法善生活自然思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遊學自然。葉法善認為「不遇名師,將何度世」,於是,「是時歲方十三,從括蒼山入天台、四明、金華、會稽,涉江浙。北入天柱、天目、姑蘇、洞庭、勾曲、衡山、霍山。南遊劍水,登赤城,至羅浮等處,凡名山勝地,自江漢之南.無不經歷。尋詣豫章萬法師求煉丹、辟穀、導引、胎息之法。但熊經鳥申,吐故納新,食松茹術,無榮於世。」葉法善的仙道生活是與遊歷名山大川,順應天地萬物自然相互結合,其尋師學道與踐習「煉丹、辟穀、導引、胎息」之法相互結合,實現了以「游與學」相結合的仙道生活。

二是精氣自然。葉法善煉丹生活、丹道之法「煉五臟之精,各滿九九數,金鼎收其氣,身騰而升天。」蘊含著豐富的精氣自然思想。對此,羅遠公注曰:「夫煉五臟氣,凡秋七月水生,方煉腎;十月立冬木生,方煉肝;正月火生,方煉於心;四月金生,乃煉於肺;土旺四季,脾氣煉之無時。每氣八十一日,五氣俱就,乃出入俱自在也。或左右手五指之內,出光明五色,或頂門,或足下,五雲俱棒,故乃升天矣。」五臟(腎肝心肺脾)、五行(水木火金土)與四季(秋冬春夏)相互感應,相互凝鍊,自然調合.,實現精氣神的「出入俱在」自然升天。

三是思鄉自然。親情、鄉情是產生思鄉之情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故土的思鄉即是人們思想和情感的重要表現,也是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乞歸鄉修祖塋表》是葉法善思鄉之情的真實流露,如「扶病陳誠,特乞余魂歸修塋墓」、「臣前奉絲綸,賜歸桑梓」,以及「比及鄉里,時迫嚴寒。屬數年失稔,百姓逃散,親族餒饉,未辯情理,欲樹碑碣,私願莫從。而碑石猶在蘇州,未能得達鄉里。臣焦心泣血,以日為歲。若此心不遂,死不瞑目。伏惟陛下覆燾亭育,昆蟲遂性,孝理之教,被及含生。」等都是其思鄉心切精神生活的自然表達。

思鄉自然(資料圖)

賢德倫理是人性自然的重要內容

賢德是表達人性自然的重要內容,是人們生活和生命之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只有順應天地人之本性,遵循「仁義禮智」之倫理,才可以實現生命之養、自然長生。賢德還是道教精神調和與煉養的重要內容之一。具有賢德慈愛之心的人,具有對家庭、民族、國家的孝忠慈愛的人,才會是一個心靈美好、精神健康的人。而這樣的人,心靈才會趨於寧靜與自由,心胸豁達、心理舒暢,才能淡泊名利、清靜自然,趨向於養生最高之境界,才會具有健康長壽的心理基礎和行為品格。開元二年(714),年已99歲高齡的葉法善,奉旨南下浙江,主持紹興會稽龍瑞宮投龍儀,並赴餘杭大滌山天柱觀設堂講經傳道。然後,他順道回故鄉括蒼祭拜祖墓。松陽岡頭村的族親,正好修完《葉氏宗譜》,請葉法善為之撰寫譜序。

賢德很重要(資料圖)

葉法善欣然命筆,撰成《葉氏古譜源流序》,充分表達了其賢德自然思想: 「盤古立乾坤。三綱五常,乃與人作之盛,四科七政,實為賢德之依」,都說明賢德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人類社會發展延續的重要倫理規範之一。人類社會良好社會秩序的建立離不開賢德倫理,「推乎敬遠為先,明以忠良為次。施仁施義,達禮達文」,賢德倫理成為人類文明與進步的重要標誌之一。家族、宗派的興旺延續得益於賢德倫理。賢德倫理是人類「志立根源,究流宗派」的重要保障。無論是梁公、尤公、望公、儉公,以及「孫流傳續嗣」都得益於「祖先施仁義、行忠良、積福德」。不但「致我之子孫繩繩而盛者」,而且「派遠源長,繼及多代」,「有譜序者乃吾之的派也」。說明賢德倫理不但是個人養生長壽不可缺少的重要品格之一,而且還是家族「巳歷宗支」、宗派「世系分明」的前提條件。

養生自然與「輔國功成」相互促進

葉法善遺世詩及其意境物象充分表達了養生自然有利於「輔國功成」,而輔國功成更有利於養生自然,並作為養生自然的保障。治政自然與養生自然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成為葉法善養生思想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界首推葉法善的三首《留詩》,其中一、三首系統闡釋了養生自然思想,第二首則孕育了葉法善執政自然的思想:「適向人間世,時復濟蒼生。度人初行滿,輔國亦功成。但念清微樂。誰忻下界榮。門人好住此。倚然雲上征。」

葉法善畫像(資料圖)

葉法善認為修道養生應該適用人間世,濟度蒼生救助百姓,並且使人超脫人世間的一切世俗煩惱。只有做到修道自然,才能功德圓滿,既可度人使人進入三清天之一的清微天神仙仙境,又可輔弼國君,達到治政自然之目標。同時,「輔國功成」也是養生自然、功德圓滿的重要保障。沒有「輔國功成」就不會有養生自然,就不會有清靜虛無之樂,自由自在的逍遙養生,以及遠行於雲天之上的快樂意境。只有輔國功成,才能治政自然,囑咐弟子好好珍惜輔國功成之機遇,珍惜修道養生自然之環境,虔誠修道養生,避免人世間的各種迷惑和混亂,實現生命的長生常養,享受「元氣治」、「自然治」、「道治」帶來的「順承天地中和」的「太平」盛世。所以,葉法善的治政自然即是養生修道自然地結果,又是養生修道自然地保障,二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修道養生與輔國治政的發展和進步。

(編輯:玄朴)

聲明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煉丹須知:鍾呂丹道十八論(上)
支持授籙龍虎山,全國道教大團結
道教修行對俠義文化與道義文化的認知
三位神秘房客,一枚奪命戒指;神秘老頭究竟是誰,竟可以驅鬼馭邪
道教對中國醫學有何影響?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