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茶葉:一片樹葉背後的故事(二)

茶葉:一片樹葉背後的故事(二)

國內茶葉的分類方法很多,比較認可的方式是已故著名茶學家陳椽老師按照茶葉加工工藝發酵程度進行分類的方法,把茶葉分為六大茶,分別是:白茶、綠茶、黃茶、青茶、紅茶和黑茶。然而對於國際上來說中國的茶葉分類並沒什麼意義,世界上其他國家基本上都是喝紅茶,而且是標準化生產的紅茶,國內茶葉的分類對於國外市場沒什麼價值和影響,國產茶葉幾乎都是供應國內市場,出口茶葉份額很小,基本上就是綠茶出口滿足分布在世界各地華人的需要,紅茶因為不是標準化生產,品質每一個批次都不同,因此出口量非常小,對於世界茶葉市場的影響幾乎為零。2016年全球茶葉市場600多萬噸(不含國內市場份額),中國產量260萬噸左右,世界茶葉產量第一名,茶葉出口量總28萬噸左右,佔世界茶葉市場的份額5%左右。

六大茶的分類屬於國人的自說自話,自娛自樂。假如跟歪果仁說祁門紅、金駿眉、正山小種和大紅袍,多數歪果仁會一臉懵逼,就更別提連國人自己都沒幾個知道的六堡茶了,要是談起錫蘭紅茶和阿薩姆紅茶,歪果仁一定會滿口耶耶耶,小腦袋點的跟雞叨米似的。茶在國外是用來喝的,在國內是用來吹的,喝茶在國內是一種身份象徵,沒喝過大紅袍你也敢說你會喝茶會被八千多萬大紅袍會友恥笑的,你要是說喜歡喝六堡茶和安化茶,大紅袍協會的會員一定會有人送你一頂下地幹活用的草帽,而且是你不想要也得要,假如有大紅袍會員送你一提雍正15年產熟普七子餅茶,你千萬記得要感謝的不要不要的,不為別的,太TM珍貴了。誰敢說熟普1975年後才有的,你直接用那桶七子餅茶砸死他!

白茶因為直接晾曬,不經過炒制和烘乾,自然乾燥的過程中,茶葉會暴露在太陽下自然氧化和輕微的發酵,顏色自然會暗淡灰白。自然晾曬不適合工業化批量生產,對氣候的依賴較大,現在很多廠家實際上是用加熱設備烘乾和烤制來進行批量化生產,白茶的愛好者遠不如愛好綠茶的多,白茶屬於小眾茶。

白茶市場雖然不大,但白茶市場的水並不淺,為何流行7年以上的老白茶是葯呢?越老的白茶越珍貴,藥效更好呢?大米放10年後營養更豐富你信嗎?你不信!15年的老鹹魚營養更豐富嗎?你不信!但白茶你有可能信了,至少普洱茶你是信的,茶葉存放多年後,雖然幾乎停止了酶促反應,也幾乎停止了發酵,但是氧化是無法避免的,茶多酚,兒茶素,多酚類物質會自然氧化和降解,只有咖啡因的損失比較少,因為咖啡因非常穩定,多年的陳茶喝了除了咖啡因在起作用,其實沒剩下多少營養成分了,這是現代化學檢驗方法出現後給陳年老茶的一記響亮耳光,即便被扇了耳光,但很多人還會堅信老茶具有藥效。

老白茶餅的出現是很現代的事情了,這個茶餅是熟普掀起市場熱之後的出現的,白茶因為沒有任何加工自然晒乾的,外形蓬鬆,儲存不僅佔地方,而且非常容易碰碎,精明的老闆們就把賣不出去的陳年老白茶或者新鮮的白茶潮濕狀態下壓成普洱茶餅的形狀,然後配上白茶陳年越好的傳說,假如誰喝白茶,家裡不備一些老白茶餅,就好比家裡缺了救命的藥箱一樣,於是老白茶成了葯,然後成了傳說,不過很多藥效和功效不知道是白茶盜版普洱,還是普洱盜版白茶,這就沒辦法考究了。

茶園的每一顆茶樹都需要修剪,就是通常果樹剪枝的工藝,為嘛?為了產量和質量啊!剪枝後的茶樹第二年才會茂盛生長,提高茶葉產量,要是不剪枝,茶樹就不會那麼瘋狂的生長,再一個原因是把茶樹修剪為統一的高度和形狀,採茶就會效率提高,減少勞動強度和採茶難度,同時也保證了陽光照射的一致,茶葉的品質就有了保證,茶葉的品質一致性很重要嘛。

修剪掉的茶樹葉子和枝枝杈杈的東西丟了可惜,能賣出去嗎?答案是能。怎麼賣?裝進桶啊!壓成餅啊!這就是老白茶餅為什麼神一樣存在的根本原因,而且人家並沒有騙你嘛!人家分了很多等級嘛!完好無損的是A級,最後連枝帶葉的是D級的嘛,而且人家也只賣幾十元一斤嘛!不信你看下面的圖嘛!

國內備受寵愛的大紅袍、正山小種、祁門紅和金駿眉一斤可以賣到幾百萬元,但是這樣的茶在國外市場不受待見,歐美市場流行的依然是紅茶,紅碎茶,也就是顆粒紅茶和紙袋末茶,為什麼?歐美人窮嘛!哪個歪果仁會捨得花250萬買一斤大紅袍呢?歐美人都是喝最便宜的紅碎茶嘛,就連英國皇室的貴族都是喝皇家茶師用不同年代和產地調配的混雜多個品種的顆粒紅茶嘛!而且平時喝的是碎茶!茶渣!招待客人和聚會才會喝好一點的顆粒紅茶嘛。真的讓國人難以理解,窮到這份上還喝什麼茶嘛,村長喝的茶都比王妃喝的好多了嘛。前幾年聽說航母艦載機先賣了嘛,後來航母也賣了買茶葉了,這個我覺得就有點不靠譜了嘛,我認為一定不是買茶葉,而是買茶葉蛋了嘛。

烏龍茶屬於輕度發酵的茶葉,至於發酵程度是不太能確定的,高品質的烏龍茶流行的叫法是綠葉紅鑲邊,比較有名的有福建的南北兩個鐵觀音,台灣的凍頂烏龍,傳說台灣的凍頂烏龍茶葉加工工藝是福建傳到台灣的,不知道別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誰學習誰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茶葉做好,幾十年能做到品質和味道一致才是好茶,每年不一樣的味道,總是說天時地利人和似乎有些牽強,哪來的年年風調雨順呢?哪一片雲彩不下雨呢?

有些人說烏龍茶是半發酵茶,還有些人說30%輕發酵,也有些人說60%發酵,我聽到就笑了,我說英國人90%都是流氓,愛爾蘭就沒一個好人,動不動就嚷嚷脫英公投,一點都不愛國,真應該全體處決。不過有點好奇的是英國茶師怎麼可以調配出上百年保持一致的口味的茶呢?甚至英國皇室每一個成員都有獨特的自己喜愛的口味和味型的茶呢?有些人一喝茶就知道這款口味的茶主人是誰,歪果仁是不是有點吹牛過頭了呢?反正我是不信,為啥?喝不到嘛!

烏龍茶實際上跟普洱茶一樣從原材料上屬於最低檔的茶葉,原材料最好的茶葉都是綠茶,高品質的綠茶都是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甚至是一芽無葉,這麼好的原材料誰會捨得拿去做需求量巨大的大眾化的烏龍茶?採摘完一芽一葉,一芽二葉之後,繼續採摘到4葉5葉拿去做烏龍茶正好。原本烏龍茶也是很講究的,那就是只摘葉子不摘茶梗,高品質的烏龍茶都是稍大一點的單葉,後來烏龍茶被熱捧到近乎神話之後,鋪天蓋地的烏龍茶需求迫使一些茶商提高產量直接就一把硬扯下一大串,茶樹枝條一起摘下來了。有些劣質的烏龍茶何止摘到4-5葉,恐怕整根枝條都全摘了,泡出來的茶梗像是樹枝,至於特有的蘭花香氣在這麼老的葉子和枝條里哪會發酵的出來?怎麼辦?蘭花香是什麼?不就是芳香族化合物嘛!不外呼苯、萘、蒽、氫、荃、芬、脂類芳香物質嘛!添加就好了。

泡出的茶葉滿碗滿杯的老茶梗和殘破的老葉片,這麼劣質的烏龍茶既沒有紅鑲邊,也沒有茶梗破口發酵後的紅色印記,還能喝出滿口留香的蘭花香味,你以為喝的是鐵觀音,其實不過是喝了一杯蘭花香味的無泡汽水罷了。

好的烏龍茶,泡出來的葉片邊緣都帶有紅色的鑲邊,葉柄處的斷面明顯有紅色的印記,這些都是輕度發酵留下的特徵,如今這些工序也都被很多黑心茶商省掉了,直接添加香精揉捻成型就出廠了,這就是為什麼烏龍茶爛大街的主要原因。更有黑心茶商,夏天的茶樹也敢採摘到連梗帶葉的5-6葉來做茶,貪婪到什麼程度,不知道如何描述了。任何一種茶,都會可以把它吹到天上,也可以最後做到爛在街頭。如今烏龍茶和鐵觀音已經是電話騙子的代名詞了。

從原材料的角度來說,烏龍茶本身就不佔優勢,就是一種大眾消費的低端茶葉,喝茶盡量喝綠茶吧,不是因為其他茶本身不好,而是茶葉加工的工序和流程越複雜,茶葉的品質就越沒有保證,在這麼個信任缺失的時代,毫無誠信可言的時代,除了任何其他工序都不要,只需要簡單殺青炒制的綠茶,你還能相信什麼?假如你是福建某個茶園的老闆,你種著幾百畝的茶葉,你按照正規的工藝生產烏龍茶,每斤茶葉至少賣幾百元的價,然而喝起來還不如別人添加香精的幾十元一斤的香味濃郁持久,你也許一斤茶都賣不出去,你會怎麼做?

有些人很自信的說真假烏龍茶很容易區分,那就是泡茶的持久性,真茶耐泡香氣持久,我一聽又笑了,別以為造假就沒有技術含量,吃過緩釋膠囊嗎?知道什麼叫緩釋片嗎?你以為茶葉里香精做到緩釋很難嗎?茶葉行業的水遠比你想像的深的多得多,奉勸各位喜愛烏龍茶的朋友,還是改喝綠茶吧,別說我沒提醒你喝到腎衰竭。下回咱們好好說說味道像風吹日晒的幾十年農民草帽的普洱吧。

喝綠茶就安全了嗎?知道去年的龍井茶如何當今年新茶賣嗎?聽說過綠茶舊茶翻新嗎?聽說過茶綠素嗎?知道綠茶素喝了也會腎衰竭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蘋果新品發布,是舊茶新裝還是推陳出新?
在這個沒有腫瘤醫院的地方,他建了一座中國人自己的玉露茶園
【茶香中國】竹溪龍峰
藏一餅茶,知一山味
小青柑的茶性、藥性和沖泡方法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