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遭遇肺癌,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遭遇肺癌,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遭遇肺癌,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聰明人不總能給出正確的答案,但總能問出正確的問題。

——列維·斯特勞斯

作者丨張玉蛟 美國MD Anderson癌症中心終身教授和放射外科中心主任

來源丨本文選自《癌症?新知:科學終結恐慌》

醫學界腫瘤頻道已獲清華大學出版社授權發表

如果親人或朋友得了肺癌首先需要了解的是:

1到底得的是何種肺癌?

首先需要依據病理確診肺癌類型。比如,是小細胞肺癌還是非小細胞肺癌?腺癌還是鱗癌?還是別的肺癌類型?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肺癌種類很多,病理確診是一切治療方案的前提。沒有病理確診,再頂尖的醫生也會無從下手。

2腫瘤分期是多少?

也就是說,從影像學檢查上,比如胸部CT,顯示癌症處於什麼階段。

3腫瘤的分子病理分型是什麼?

除了傳統病理,對於肺癌,還需要知道腫瘤的分子病理分型是什麼,是否是特定的基因突變,比如EGFR、ALK 等,可以讓患者使用靶向藥物。

4治療的目的是什麼?

是根治性治療方案,還是姑息性治療方案?根治性治療以治癒為目的,姑息性治療是為了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這兩種策略有根本區別。

5治癒性治療的具體方案是什麼?

如果是治癒性目的,是只需要手術、只需要放療、還是需要化療(含靶向藥物)配合、還是需要手術+ 放療+ 化療同時使用?醫生為何選擇該方案?有什麼優越性?對生存期有什麼影響?

6治療完成後的隨訪應如何安排?

隨訪對於患者來說非常重要,對於肺癌來說,即使是被治癒的患者,其一生中還有大約30% 的概率會出現二次腫瘤。對於沒有治癒的患者,隨訪對提高生活質量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會推薦治療後3~6 個月隨訪一次,2~3 年後改為半年隨訪一次,5 年後改為每年隨訪一次,直至終身。隨訪的理念在中國患者中比較缺乏,但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7預計患者5 年生存率是多少?

根據癌症的類型和分期情況,預計5 年生存率是多少?中國人比較忌諱談死亡,但如果患者可以接受,家屬可以接受,還是希望他們問這個問題。因為這無論對於患者還是家屬,都能更好地對未來有所準備。

84 期肺癌的1 年生存率是多少?

如果確定是4 期的晚期肺癌,那1 年、2 年生存率是多少? 4 期肺癌目前認為是無法治癒的,因此我們不談5 年生存率,而是1 年、2 年。這樣,患者和家屬對生活和工作都能做好相應的安排。

本文引自《癌症·新知:科學終結恐慌》,內容已獲出版社授權。

遭遇肺癌,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面對癌症,威脅往往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患者和家屬在恐慌狀態下做出錯誤的選擇。這本書定能消除您的恐慌,幫助您做出正確的選擇。

《癌症·新知:科學終結恐慌》語言幽默詼諧、閱讀快感一如既往。不是有一種說法:鬱結的時候吃點甜食,心情會好起來,此書就是那樣的「甜食」。

如何購買本書?

醫學界攜手清華大學出版社,為您推薦這本生動幽默的癌症科普書籍《癌症·新知:科學終結恐慌》,7.5折包郵,不可錯過!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本書:

欲了解更多,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界哥書店挑選好書:

遭遇肺癌,先問醫生這幾件事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47%的結直腸癌可以預防,這個方法你一定不知道!
支修益:3大建議,讓更多肺癌患者真正與癌共舞!
肝癌為什麼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
早期乳腺癌患者能活多久?與這件事高度相關!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