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力:生生如環

周力:生生如環

9月10日,周力個展「生生如環」在北京蜂巢當代藝術中心開幕。這是周力繼2017年余德耀美術館「周力:白影」個展之後的又一重磅級展覽。在北京蜂巢當代藝術的五個展廳內,將展出周力近年來多個系列的架上作品以及最新裝置。其中,長達20.6米的巨型裝置「生生如環」,首次震撼亮相。

「生生如環:周力個展」海報

8月30日,到達周力位於深圳的工作室時,正好是上午10點,不同於很多藝術家朝寢夕作的習慣,周力穿著一身清爽的工作裝,步履輕鬆地出現在了工作室門口。還有10天,個展就要在北京開幕,兩天之後她就要飛赴北京做最後的調整安排。可是在周力的神情、節奏上,看不出一絲的忙亂,一切似乎就這麼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藝術家周力

可是,周力卻笑言,這次展覽壓力很大。她把自己的每一個展覽都看作是一篇完整樂章中的一個章節。從2001年中國美術館的展覽到2017年余德耀美術館的「白影」,周力在這中間「休養」了16年。「所以,今年我做兩個展覽是情有可原的,這次的不少作品是前面積累下來的,以後不可能再像這樣做了,真的特別耗精力,我感覺我的半條命都搭進去了。因為之前的展覽反響很大,這次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既有關係又有突破,還得從整體效果上比較全面地反映一個創作狀態。儘管只是一個節點,但還是要很完整,所以這個壓力不得了,幾乎有好多個晚上是基本不睡覺的。」

每一次的展覽,周力都會親赴展館,然後根據展館的具體環境,去挑選作品,安排順序。她坦言自己是一個有點挑剔的人。

周力 生生如環 2017 不鏽鋼

20.6mx8.3mx5.5m,重1.9t

如果說年初的「白影」是以「紀念」為主題,是周力打開自己心結的一個契機,那麼這次的「生生如環」毫無疑問充滿著「希望」。周力說,這個題目是策展人王嘉驥老師擬定的,但卻深諳她的心意,如同靈犀一點,大家一拍即合。

周力 白影—線 之三 2017 布面綜合材料 160cm

「環」在中國古代里是類似今天玉鐲一般的器物,它不同於「玦」有一個缺口,「環」是完整的連接,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縱觀周力此次個展的作品,從體量、數目、構思、色彩、張力、順序,無一不是環環相扣,又生生不息,循環的順暢中,透露出藝術家本人對生命誠摯的熱愛。

周力 紅 之二 2017 布面綜合材料 200×300cm

在國外回看中國文化 脈絡特別清晰

1969年出生於湖南的周力,可以說從小就是「泡」在藝術的濃烈氛圍里,她的父親周石民、兄長周逸鴻都是很好的畫家。「即便我小時候對那些作品不感興趣也沒仔細看,但實際上我就是在一種朝夕相伴的藝術氛圍里長大的。那時候房間都很小,只要有空牆的地方就全是作品,而且都是不差的作品。然後我哥哥跟著我父親在暗房裡面長大,自己拍照自己沖曬。這樣的生活給了我深厚的養分,耳濡目染深入骨髓。」

周力 窗中世界 之十二 2001 布面綜合材料 150×170cm

1987年~1991年,周力就讀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接受系統性的繪畫訓練,她不是個典型的「乖學生」,有想法,膽子大,什麼都敢試試,這樣的性格和追求也為她後來跨出國門、接觸多元文化埋下了伏筆。1994年,周力旅法於巴黎、貝爾福德(距離巴黎400公里左右)、斯特拉斯堡,直至2003年回國。

周力在創作中

對周力早期的藝術道路影響深刻的有兩件事:一是在國內廣州美術學院她遇到了一位好老師,給了她醍醐灌頂般的啟發;二是她在法國各個博物館、美術館的遊歷,領略了不少世界級的藝術作品。

「我在廣美2、3年級的時候,學校是分工作室的,我選擇在第一工作室學習,它偏重於古典寫實。這個工作室的老師特別嚴格,我當時畫一張寫生,那個階段我很喜歡波提切利,一直在研究他的線條,也研究Tempera,所以我當時構圖顯得比較碎。老師看了一眼,就說了一句:你為什麼構圖不飽滿一點呢?你為什麼不讓這種陰影、明暗關係更強一點?有時候就一兩句話就好像突然明白了!好像不需要多餘的過程。」

周力 草圖 2017 紙本綜合材料 26.8x38cm

除了學習,周力在法國遊歷了不少博物館、美術館,這又是另一番醍醐灌頂般的啟發和改變,「比如去蓬皮杜,看完之後我才發現原來學習是保守的;去到盧浮宮,看到不少頂級的油畫作品甚至中國古代的水墨精品,我覺得看了那些再去做油畫研究真的是特別不明智的一件事,它是無法被超越的一個巔峰。」

周力 粉—線 之六 2017 布面綜合材料 100x100cm

對周力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國外回看中國文化脈絡顯得特別清晰。「剛開始遠距離回看的時候會覺得,原來在國內小時候看到的那些水墨算什麼?輕飄飄的,門檻太低了,挺瞧不起的。就算在法國去博物館看的時候也覺得中國的那些水墨作品,甚至雕塑、造像都是輕的。因為從視覺衝擊力來說,古埃及、羅馬的雕像,甚至洛可可時期的雕像,都是那麼的有分量,那麼的強烈奔放。後來才知道,這種視覺誤差就是現在外國人看我們的誤差,因為他們並不了解中國文化真正的內涵和底蘊,所以就有了這種文化的誤差。」

周力 風景—線 之三 2017 布面綜合材料 40x40cm

今年年初,周力去了趟山西,回來後又帶學生去了山西大同,專門看那些佛教造像,「和國外的雕塑、造像相比,真是一點都不遜色,精彩、生動,一種深入骨髓的內斂的衝擊力。所以我現在回看我們自己的東西,包括詩詞、繪畫、理論,清晰了也理解了。」

而對於外國人看中國作品的這種「誤差」,周力覺得應該尊重它,不要去試圖消除它,「歷史上的中國就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現在東西方藝術各有優勢,也許西方現在希圖主導話語權,但也是一個必經的過程。等我們自己有話語權的時候,他們也可能反過來研究學習我們的文化。」

周力 藍—輕 之一 2017 布面綜合材料 φ160cm

把握三個關鍵詞:關係、結構、節奏

家學的深厚、國外的經歷、對於東西方藝術的重新認識和理解,為周力以後的藝術之路奠定了紮實而堅定的基石。回國之後的她並不急著投入到藝術創作中,作為女性,她成為了妻子、成為了母親,她欣然地享受著角色的蛻變,熱情地擁抱每一段生活的經歷,「我尤其不後悔當了一個媽媽,這讓我感覺自己很豐滿。做完這些,我可以踏踏實實、安安心心地創作,我感覺自己完全放開了,這樣的積累特別好。」

生活中的周力狀態輕鬆熱情真摯

完全放開的周力,一如她的作品,充滿力量的線條閃爍著神奇的靈性。她全情投入到創作中,從繪畫到裝置,駕馭不同的材料對她來說已然得心應手。2017年春季在上海余德耀美術館舉辦的周力大型個展「白影」,讓人感受到她的藝術與個人生命情感的緊密聯繫,繪畫與裝置在她的創作中互補相生。

周力《鏡影》-Reflections in the Mirror,鏡面玻璃、LED燈-Mirror glass、LED lamp,19.9cmx12cmx25cm,2017

中國文化的根基、西方的眼界並沒有在周力的藝術中構成矛盾,她覺得任何的藝術形式最重要的就是把握三個關鍵詞:關係、結構和節奏。「我在教學生的時候也是強調這三點,沒有這些,所有的東西都是亂的。在畫面中,一定有一個高潮點是吸引人的,有了它,作品才生動。」

周力 我 2015 布面綜合材料 25x25cm

縱觀周力的作品,節奏的把控一直是她最突出的優勢,她的畫面不只是疏朗輕盈,還不失嫵媚和絢爛,甚至有時營造出某種餘音裊裊的多覺空間,那線、那色,忍不住讓觀者隨著她的節奏蕩漾起來。在周力的身上似乎並存著女人的感性和男人的理性,而這看似不可中和的兩者又在她本人和作品中達到了某種平衡。周力笑言自己很「中性」,而彷彿正因這份中性,讓她畫面的節奏理智又輕靈,讓人過目不忘又舉重若輕。

周力 線 草圖 2017 紙本綜合材料 27x39cm (7)

現在很多觀眾時常詬病抽象藝術「看不懂」,周力認為,其實這麼說的人常常喜歡在畫面中尋找一個具象的、似曾相識的形象,「如果放棄尋找這個,單純地感受,比如這個作品的色彩給他帶來愉悅,線條給他帶來愉悅,那他將會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問題。其實作品也在找觀眾,這是個相互的過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頻率相通。好的抽象作品,看上去色彩、線條、關係是亂的,實際上它有自己的音律節奏在裡面,亂而不亂。」

周力 夜 之三 2017 布面綜合材料 150x250cm

當被問及當代藝術是否存在一個相對統一的審美標準時,周力覺得每個時代的藝術都會經歷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慢慢地,審美的標準、精品都會在「淘洗」中呈現出來,在藝術史上留下不可抹殺的一筆。「我們現在都還處在過程當中,覺得一切都不太清晰。藝術家不需要去在意標準,只需要在意自己的創作。」

周力 線—溫柔的海 2016-2017 布面綜合材料300x400cm

和周力對話是一件有趣而生動的事,表面上她反應迅捷、狀態輕鬆、語調清揚,內里卻始終充盈著真誠而飽滿的感情。她每天保持著自律的工作節奏,卻又貫穿著一種毫不刻板的開放心態。此次展覽的名字「生生如環」,何嘗不是周力藝術生命狀態的寫照?

周力和她的作品

作者:王超 梁僑

編輯:陶一博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程然「狂人日記」 他者的城市狂想曲
楊彥莉:挖掘拍品價值不是簡單的商品推廣
武英殿現場首發!且看趙孟頫矛盾又榮華尷尬的一生
馬特·桑德斯:「漫延」繪畫與攝影的邊界
劉娃:找尋自我

TAG:雅昌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