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陳毅為何事對粟裕耿耿於懷

揭秘:陳毅為何事對粟裕耿耿於懷

陳毅與粟裕一生真正「形影相隨」的時間不到3年,即新四軍時期的1939年8月至1941年1月與解放戰爭時期的1947年1月至7月,「由於工作需要,陳、粟之間有分有合,而且分多合少。就三年解放戰爭而言,陳、粟始終在一起只有11個半月,大部分時間不在一起,特別是非常關鍵的一段時期,陳總在中野,即二野工作。」

1994年12月粟裕正名前,許多文章反覆宣傳與歷史不符的「陳不離粟,粟不離陳」,其用意多半在延長陳毅在華野的時間,突出他的華野「核心」地位,掩蓋粟裕對華野的決定作用。陳不離粟粟不離陳其實不是那麼回事。陳不離粟,粟可離陳。陳毅離開粟裕就沒打過好杖。他實際上不會打仗,後來毛主席準備讓徐向前來山東,陳毅就負責搞後勤。

1950-1951年,毛澤東將四大野戰軍軍事主官調離原統領區域,調往中央或其他地方工作時,四野林彪、一野彭德懷、二野劉伯承、三野粟裕幾乎是同時離開的。而陳毅則是1954年才調往北京,這反映了毛澤東對他在華野的實際作用的看法,並不華野的核心。其次,就在這些時間段里,陳毅「培養」粟裕也無從談起。粟裕從班長升職為紅七軍團參謀長的過程,陳毅起初並非擁有人事權的最高領導,後來遠離權力與決策中心,在屬地方軍區的江西軍區任職,他的影響幾乎為零。

抗戰初期,粟裕以當年中央紅軍軍團參謀長的資歷出任先遣支隊、第2支隊司令員、副司令員、代司令員,也是新四軍最高領導項英在毛澤東的提議下決定的(陳毅為第1支隊司令員)。新四軍軍部重建後,陳毅以江北指揮部指揮升任代軍長,粟裕以副指揮身份擔任新四軍1師師長也就順理成章。抗戰後粟裕的華中野戰軍司令員,更是中共中央代理主席劉少奇、華東局書記饒漱石和粟裕之間反覆推薦、謙讓最後任命的結果。

1946年9月,毛澤東同意粟裕指揮的華中野戰軍和陳毅指揮的山東野戰軍「統一指揮」、「兩個指揮部亦應合一」後,「提議陳毅為司令員兼政委,粟裕為副司令員,譚震林為副政委。」到1948年5月,毛澤東更是當面任命粟裕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員、代司令員。因此,以陳毅粟裕「幾十年形影相隨的交往」的誤解出發,想當然認定粟裕是陳毅不斷提拔、重用的結論,是與歷史真相不相符的,中共至今的人事任命特點,也可以看出,正職與副職都是上一級組織任命,而正職任命自己的副職現象是根本不存在的。

1946年7月,粟裕率領華中野戰軍七戰七捷期間,陳毅不但不同意粟裕先內線作戰的戰略,向毛澤東發電報:「張鼎丞、鄧子恢、譚震林、粟裕捨不得離開蘇中,以主力在該地打轉,後在毛澤東明確支持粟裕,終於取得「七戰七捷」並通令全國各戰區學習的前提下,陳毅也一直未能釋懷。

揭秘:紅軍時期聶榮臻和林彪為何事發生爭執

揭秘:紅軍時期林彪和哪位老上級較勁

揭秘:為何說陳毅不是軍事將領,因為他更適合干這個!

揭秘:1946年張鼎丞、鄧子恢向毛澤東發密電狀告哪位元帥

揭秘:1955年授銜四大野戰軍授銜將帥大比拼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地小記者 的精彩文章:

揭秘:紅軍時期林彪和哪位老上級較勁
揭秘:1946年張鼎丞、鄧子恢向毛澤東發密電狀告哪位元帥
揭秘:1955年授銜四大野戰軍授銜將帥大比拼
揭秘:李作鵬為何無法替代海軍司令員肖勁光
揭秘:林彪為什麼一再堅持不出兵朝鮮的意見

TAG:戰地小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