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龍樹菩薩聖誕
龍樹菩薩(梵文:Nāgārjunabodhisattva),又譯龍猛、龍勝,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代釋迦」,大約活躍於公 元一五〇年至二五〇年之間,他首先開創空性的中觀學說,肇大乘佛教思想之先河。
龍樹菩薩是著名的大乘佛教論師,大約生活在2世紀,出生於南印度,於說一切有部中出家,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許多人認為他是釋迦牟尼之後,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論師,相傳為證得初地果位之菩薩。其著作甚多,有「千部論主」的稱譽,其中以《中論》及《大智度論》最為著稱。
龍樹菩薩名。舊稱,那伽曷樹那,生於阿周陀那下,故名阿周陀那。以龍成道,故字曰龍。新稱,那伽閼剌樹那。譯為龍猛。
佛滅後七百年出世於南天竺(摩訶摩耶經下),馬鳴弟子迦毗摩羅尊者之弟子,提婆菩薩之師也(付法藏傳五)。
入龍宮齎華嚴經,開鐵塔傳密藏,顯密八宗之祖師也。龍樹傳曰:『龍樹菩薩者,出南天竺梵志種也。
其母樹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樹名也,以龍成其道,故以龍配字,號曰龍樹也。
西域記八曰:『那伽閼刺樹那菩薩,唐言龍猛,舊譯曰龍樹,非也。
龍樹廣泛影響了大乘佛教各宗派,中觀派以他為創始者,瑜伽行唯識學派與如來藏學派也多以他的著作來證明本身宗義的正確。
在漢傳佛教中享有「八宗共祖」的稱號。
在藏傳佛教中,與其大弟子提婆(亦名聖天)同被列入為佛教的二勝六莊嚴之一。
密宗也以他為傳承上師之一,列名八十四大成就者中。
龍樹菩薩的主要立場,見於《中論》的主張,核心思想即在《中論》第一品第一頌的「八不偈」中:「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龍樹菩薩開創的中觀學說,令小乘學者大為折服,大乘學者也都奉為圭臬。他的學說由鳩摩羅什翻譯、介紹到中國來,大乘空宗的思想因而得以弘揚、光大,影響深遠。中國大乘八宗,都一致尊奉龍樹菩薩為共同的祖師。


※梁實秋:回首驀然一驚,人生已到中年
※精美圖文講述:印光大師的一生
※今夜相思幾許?一半西風吹去
※如何偽裝成一個資深的哲學愛好者?
※如何偽裝成一個心理學家?
TAG:哲學與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