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柳葉刀》最新發現「雷倒」營養界

《柳葉刀》最新發現「雷倒」營養界

對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而言,在調查數據質量可靠的前提下,調查人數多、跟蹤訪問時間長,結果就具有更高的證據力。但如果受訪者的內部差異過大,那麼得出的結果可能掩蓋其中部分人群的實際問題。比如說,如果調查運動量對健康的影響時,把運動員和從來不運動的人一起納入進去進行分析,那麼雖然增加運動對很少運動的人是有利的,但因為運動員過量運動有傷害,就很可能得出運動沒有明顯好處的整體結論。

研究者自己也很清楚,這個研究的主體是討論低收入國家中的低收入者的情況,而大部分發達國家、發達地區居民的膳食狀態,根本就不在這個研究中所說的「有害」區域中。發達國家和地區更關注的問題是脂肪過多、精製糖和精白澱粉過多,而發展中國家中低收入者的主要營養問題是碳水化合物比例過大、脂肪攝入過少,可能意味著營養不良。

在這項研究中,就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而言,飽和脂肪的供能比在8%—18%之間影響很小,但最佳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供能比卻是4%。這提示我們,如果其結果正確,那麼對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而言,吃大量的炒菜油(我國絕大部分烹調油含有大量多不飽和脂肪酸)並不是一個健康的做法。

這給人們一個警示:即便給出了參考文獻,即便在研究報告的基礎上來撰寫健康科普文章,也有可能誤導大眾。

可靠的研究方法才能得出可靠的結論

楊曉光

研究員,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

營養科學是研究人體如何從食物中攝取有益成分,經過吸收利用、代謝轉化等過程,以維持生命活動及健康的科學。從傳統的防治營養素缺乏發展到有益於健康長壽。目前防治慢性疾病是其重要內容。雖然目前對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是可以從控制危險因素角度進行有效預防和延緩發生,膳食營養就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而慢性疾病發生是多因素長期的過程,人們很難進行嚴格控制條件的人體長期實驗研究,更多的是人群跟蹤性觀察性的研究。由於人群對象、觀察指標、調查頻度等諸多可影響因素的不同,類似的研究可以得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結果。從科學研究角度而言這很正常,正是不斷的深入研究才能推動科學的發展。但在運用研究結果時要注意其研究的背景和控制條件,簡單的外推可能產生謬誤。

因此,按循證醫學的理念,多個設計更科學的觀察研究證實的結果可信度更高。可重複性是驗證科學性的重要內容。

孫長顥

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副校長,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

《柳葉刀》發表的文章以反傳統、反常識性結論引起上至政府官員、下至廣大公眾的廣泛熱議與爭論,並對營養學界產生了強烈衝擊。面對這種局面,科學界,尤其營養學領域的專家紛紛從不同角度質疑這兩篇論文結論的可靠性。然而冷靜下來,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傳統、反常識性的情況呢?回答這個問題,要從更高的層次,以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加多維的角度來考慮。

營養素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多少之分和比例之分,因此食物要合理的搭配,使食物以及營養素的種類、數量有合理的比例,考慮膳食結構的整體效應,即結構模式營養學。因為當某種食物或營養素攝入量增加或減少時,必然會相應地導致其他食物或營養攝入量發生變化(因為膳食攝入總量是一定的)。《柳葉刀》上發表的這項研究中,根據總脂肪的攝入量將人群分成5組,表面上是脂肪攝入高低的比較,但是碳水化物的攝入量也隨著脂肪攝入量在變化,所以這篇研究實際上是在比較高脂肪攝入和高碳水化物攝入,而兩種不同物質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所得出的結論也完全是不可靠的。同時,只有在特定膳食結構或模式下,某種營養素才能發揮正常生理功能。而這項研究,將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從膳食結構整體中分別獨立出來,分析單一營養素,忽略了其他營養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這種統計理念和思維在營養學上是不可行的,所得結論也必然是不可靠的。

科學研究是一個持續過程,最新研究並非最新結論

楊月欣

研究員,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

近年來,關於營養學的相關熱議很多,關於膳食反式脂肪酸、關於鹽和高血壓、關於膽固醇和心血管疾病、關於紅肉與健康、關於脂肪等等,都引起大眾廣泛而熱烈的討論。我也經常想,為什麼其他學科如電子科學、材料科學、工程類學科沒有這麼多「全民熱議」?為什麼「營養科學」會成為「微信傳播」「全民關注」的焦點?我想,劉思敏教授回答了這個問題。

這篇本來是在科學雜誌上刊登的專業學術文章,如今卻移位於大眾「頻道」,引起了大家的爭論、猜疑和曲解,這件事本身給我們帶來很多啟示和思考。

任何科學研究都是一個無終點的探究, 矛盾、悖論都是學術界常見的事,那是研究者的「專業」,公眾大可不必為此困擾,不理他們,等待真知出現即可。如果願意參與,可以找些靠譜的書籍和信息來源,跟隨專業討論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我想說的是,營養科學,不僅僅屬於自然科學,也有社會科學的屬性,因為包括了調查人的知識、態度、行為、社會文化、環境等因素,所以增加了方法學複雜性、結果準確推理和描述的困難性。與藥物或單一化合物研究相比,膳食研究要複雜得多(僅一個膳食調查技術,學好很不容易了),但這更增加了營養科學的價值和魅力,學術研究領域中的無數險峰帶來了別樣精彩。

營養科學從1800年前後發展至今,曆數不同時期營養科學的重大理論和技術轉折、發現和發明,無不與人類的繁衍、生長發育、長壽以及疾病預防和治療相關。從食物成分到人體必需營養素,從營養缺乏病到慢性病預防,從公共營養到臨床營養……眾多營養科學研究工作的貢獻,拯救了千千萬萬的生命,也讓人類更加健康和長壽。

把正確的科學知識傳播給大眾是科技界的責任,科學普及是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事。通過提高公眾的科學素質,使公眾通過了解基本的科學知識,具有運用科學態度和方法判斷及處理各種事務的能力。如今信息傳播渠道如此多元,專家和科技社團科普工作尤為重要。

胡丙長

營養流行病學教授,哈佛大學營養系主任

PURE研究結果所帶來的爭議值得我們思考。營養學研究是一個複雜的交叉學科,涉及流行病學、生物統計學、營養生化學、臨床醫學等多個方面,而媒體和大眾往往對飲食與健康研究結果的理解過於簡單化。科學研究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同研究結果之間可能會存在矛盾,這是科學研究在不斷探索真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並不是所有的研究報告都是高質量的,最新的研究未必是最可靠的,即使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上的研究報告也可能存在嚴重問題。隨著大眾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關注和對營養知識的需求逐步增加。因此,營養與健康的深入研究以及營養知識的普及任重道遠。

於康

教授,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中國營養學會理事兼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對《柳葉刀》的文章,很多「標題黨」有意無意間片面解讀甚至歪曲原文,其目的為「博眼球」,賺取點擊率。其結果已在公眾中造成了誤解,如不及時澄清糾正,有可能導致認識混亂。

根據國家衛計委2015年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目前中國人平均每日碳水化合物能量比為55%,而PURE研究中的中國受試者(其中42.2%為重體力工作者)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比為67%,兩者間有明顯差別。將PURE的結果不加分析套用於當下全體中國居民是不妥的。實際上,中國居民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較十多年前呈現下降趨勢。應該說,和PURE研究所認為的適宜範圍(50%-55%)比較,目前大部分國人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並不超標,因此並無必要去刻意減少或嚴格控制。相反,臨床上目前常看到嚴格限制主食甚至不吃主食,結果導致營養失衡和能量不足,並最終產生不良臨床結局的病例。

PURE研究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在基本原則上是一致的,都是主張「均衡、適度」,根本不存在所謂「多吃主食死得快」「多吃肉才健康」等結論。對主食、肉類、各類食物,都不存在「越少越好」或「越多越好」的問題。究竟怎麼吃才合理?其實,最簡單和最聰明的做法,就是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內容,做到「全面、均衡、適度」,並結合自己的營養狀況、運動狀況、健康狀況和飲食習慣,制定合理的、適於自己的飲食方案。

我們相信,在享受美味和均衡飲食之間是完全可以找到平衡點的。如果實在找不到,可以去大醫院看營養門診,獲得專業營養醫師的幫助。至於網上流傳的博眼球之類的東西,要麼不予理睬,要麼看看一笑作罷。來源:中國營養界 營養視界 吃好每天三頓飯(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