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除了人臉識別,蘋果能否帶動OLED的興起?

除了人臉識別,蘋果能否帶動OLED的興起?

相信大家昨天已經被新iPhone的新聞刷屏了。人臉識別解鎖、無線充電等都成為其功能亮點。其中,坐擁十周年版光環的iPhoneX同其他機型的最大區別就在於配置了OLED全顯示屏幕。雖然,蘋果不是第一個使用OLED屏的,但是蘋果絕對擁有強大的市場引導能力。

所以,我們先來認識下OLED。

OLED是什麼

有機發光二極體又稱為有機電激光顯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由美籍華裔教授鄧青雲在實驗室中發現,由此展開了對OLED的研究。OLED顯示技術具有自發光的特性,採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塗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而且OLED顯示屏幕可視角度大,並且能夠節省電能。

技術特性

OLED顯示技術具有自發光的特性,採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塗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而且OLED顯示屏幕可視角度大,並且能夠節省電能,從2003年開始這種顯示設備在MP3播放器上得到了應用。

以OLED使用的有機發光材料來看,一是以染料及顏料為材料的小分子器件系統,另一則以共軛性高分子為材料的高分子器件系統。同時由於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具有發光二極體整流與發光的特性,因此小分子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亦被稱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高分子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則被稱為PLED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小分子及高分子OLED在材料特性上可說是各有千秋,但以現有技術發展來看,如作為監視器的信賴性上,及電氣特性、生產安定性上來看,小分子OLED處於領先地位,當前投入量產的OLED組件,全是使用小分子有機發光材料。

在OLED的兩大技術體系中,低分子OLED技術主要集中於日本、韓國、中國台灣這三個地區,而高分子的PLED主要為歐洲廠家發展。另外,之前LG手機的OEL也是利用的PLED技術。PLED技術及專利由英國的科技公司CDT掌握。兩大技術體系相比,PLED產品的彩色化上仍有困難。而低分子OLED則較易彩色化。

不過,雖然將來技術更優秀的OLED會取代TFT等LCD,但有機發光顯示技術還存在使用壽命短、屏幕大型化難等缺陷。

發展現狀

OLED技術起源於歐美,但實現大規模產業化的國家/地區主要集中在東亞,如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等。

全球OLED產業還處於產業化初期。全球涉足OLED產業的企業產品主要是小尺寸無源OLED器件,真正對LCD(液晶)構成威脅的有源OLED器件,實現量產的只有少數幾家公司。

中國雖具有一定的OLED產業基礎,但產業鏈尚不完善,尤其是上游產品競爭力不強。關鍵設備以及整套設備的系統化技術等大都掌握在日本、韓國和歐洲企業手中。

目前,整個OLED照明的產業鏈可以大體分為三個部分。在產業鏈的上游是各材料和元件的供應商,如有機半導體材料、電極材料、基板材料、光提取材料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中,基板供應商很可能將整合電極材料和光提取材料與基板一體,提供完整的基板方案給中游的面板製造商,在國外,已經有玻璃生產上進行這方面的工作,基於玻璃襯底開發了一整套集電極和光提取於一體的方案,這樣做不但簡化了工序,也能夠降低成本。

隨著光效、壽命、生產成本的不斷完善,以及OLED照明面板自身具有的特性,未來的態勢很可能是LED與OLED照明技術共同存在,並行發展、滿足不同的照明應用需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PS中安網 的精彩文章:

SmartSens震撼發布SmartPixel架構:高性能低功耗CMOS圖像感測器
看網路電子圍欄如何做好周界安防
LED照明光譜定製,LED界的黑科技!
「9·11」恐襲事件16周年:危險從未離我們遠去
從「反人臉識別」技術看「人臉識別」有哪些潛在的風險?

TAG:CPS中安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