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人家孩子!28歲萊陽小伙當名校教授入職獲300萬!希望為家鄉爭光

別人家孩子!28歲萊陽小伙當名校教授入職獲300萬!希望為家鄉爭光

剛參加工作就擔任名校教授、博士生導師。在一些人看來,1989年出生的萊陽小伙宮勇吉直接走向了人生巔峰。那麼,他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就?

「把自己當下手裡面的事情踏踏實實努力做好」「教授和博導只是一個名號」,宮勇吉說,自己現在壓力蠻大,之前做的工作也只能代表過去,希望自己能在國內的環境中安靜工作,取得實績。

小學沒畢業看完姐姐中學化學書】

1989年2月23日,宮勇吉出生於萊陽龍旺庄街道東祝家廟村。這個只有28歲的小夥子,在別人還在讀博的年紀,已經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教授、博導。

難道他就是傳說中的「神童」?

「一路走來,從保送上北大,出國深造,歸國任教,個人也沒什麼秘訣,從小也並沒有一個什麼長遠和明確的目標,但是一直都對自己做的事情保持專註,把自己當下手裡面的事情踏踏實實努力做好,一步一個腳印最重要。」對於取得的成績,宮勇吉這樣總結。

他從小就對化學有著濃厚的興趣,經常用自己身邊隨處可見的材料設計完成一些小實驗,小學還沒畢業就研究完了姐姐中學的化學課本。

「不光是對化學感興趣,上學的時候,各個學科學的都不錯。」宮勇吉的父親宮軍說,「在學習上,我們都沒有怎麼操過心,都是他一步一步刻苦努力過來的。」

「在農村,當時那個年代,對學習方面抓得不是那麼緊。」宮軍說,「當時就想,孩子好好上學,上到什麼地步,我們使勁供他到什麼地步,學習上全靠個人興趣和自覺,另外,父母當時想幫也幫不上什麼忙,當時也沒有什麼輔導班。上學的時候學到晚上十一二點都是常事,上大學期間暑假都幾乎不回家,都在學校里學習,寒假過年也就回家一個星期就回校了。」

宮勇吉在小學初中期間學習好,家裡的牆壁上也和大多數學習好的孩子一樣,獎狀貼了一牆,但沒有特別突出,「在學習上,要特別感謝他高中的班主任,王梯延老師,是王老師發現了他,指導他一步步參加化學競賽,後來上了北大。」宮軍說,可以說王老師是他的伯樂。

宮軍說,當初出國以及回國,都跟王老師溝通過。整體上,他還是感覺在國內發展空間更大,去年結婚後,今年5月份就決定回國任教。兒媳婦現在也在北京,在中國人民大學任教。

【入職北航,獲得300萬啟動經費】

「回國的決定其實在出國之前,我們就溝通過,當時就已經基本確定將來還是要回來建設國家的。」宮勇吉高中化學老師王梯延說。

2006年,就讀於萊陽一中的宮勇吉在全國化學奧賽中拿下山東賽區第一名;2007年3月,宮勇吉入選化學奧賽國家隊;同年宮勇吉從萊陽一中畢業,保送北大。在萊陽一中,宮勇吉一直都是「風雲人物」,被數屆學弟學妹當成榜樣。

「當時他上高三,下學期收到了北大錄取通知書,沒有參加高考。」時任宮勇吉化學老師的王梯延告訴記者,「他的成績不能簡單以聰明來形容,更重要是的他學習的刻苦和用功,以及專註。」

宮勇吉和王梯延老師關係很好,當年就是王梯延指導宮勇吉參加全國化學競賽獲得金牌。現在在煙台二中擔任教科室副主任的王梯延告訴記者,「高中畢業後,我們一直保持著聯繫,他在大學的時候也十分刻苦,大三的時候每天早上7點就開始學習,一直到晚上12點,每天行程就是宿舍—教室/實驗室—宿舍。」

大學期間的刻苦努力使得宮勇吉在大學畢業後,成功申請到美國萊斯大學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攻讀期間沒有花過家裡一分錢。

最近5年,他在材料學相關領域以第一作者、並列一作或通訊作者發表頂級期刊20篇,包括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等。此外以共同作者的身份發表論文60篇左右,還申請了2項美國專利。

今年5月,他入選第13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回國後,起初他可以選擇的機會很多,北大、清華都曾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但他最終通過申請「千人計劃」選擇了能為其創造更好實驗條件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進入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分子及複合材料系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新型二位材料的合成及其光電錶征、二維異質結構的設計及合成、傳統催化及電催化、新能源材料鋰電池。

據悉,宮勇吉入職北航後,獲得了30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目前,宮勇吉教授課題組正在招聘卓越百人博士後,組建團隊。

【希望能安靜工作,用成績為家鄉爭光】

記者表達想採訪宮勇吉的想法後,宮軍和王梯延都表示他剛回國,比較低調。後來,記者輾轉多次,通過郵件與宮勇吉取得聯繫。

意外走紅,對不少人來說可能是一件樂事,但對宮勇吉來說,卻是另一番天地。

宮勇吉說,「那一次偶然的交談,被寫成了報道,後來意外就傳播開來,其實真的沒有什麼,歸國人才濟濟,競爭激烈,我們圈內還是要靠實力說話的。」

在美國讀完博士就可以當助理教授、帶博士,而在國內一般正教授才能當博導,進行獨立研究。「因此,教授和博導只是一個名號,真的沒什麼,就是一份工作。」宮勇吉說。

學術界大多認為,學者的學術創新能力在30至40歲時期最強,從這個角度,「千人計劃」也是給青年學者一個機會,讓他們有進行獨立研究的機會,自己帶團隊。

他認為,之前做的工作也只能代表過去,希望自己能在國內這個環境取得不錯的成績。

據了解,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宮勇吉並非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導,比如在他之前,就有1989年7月出生的劉知琪通過第十二批「千人計劃」入職北航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比劉知琪,1989年2月出生的宮勇吉,初來乍到,在科研項目、招生信息和學生信息都是空白,團隊也是空白。

「現在每天都是拼的感覺,這幾天都在開會,回來這段時間特別忙,從團隊組建,儀器設備採購,實驗室的搭建……方方面面事情很多。」宮勇吉說。

最後,宮勇吉表示,希望通過咱們媒體這裡呼籲一下,大家看看熱鬧就過去吧,「讓我安安靜靜地開始工作,希望以後取得更好的成績,才能真的為家鄉爭光。」

(齊魯晚報記者 李楠楠)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魯晚報 的精彩文章:

泰安21歲女孩利用校園貸騙39所院校90多人!每天揮霍兩三千
揭秘濟南山寨大潤發:開店花上百萬,一年就能回本
他住院輸液時,竟發現軟袋內有飛蟲!醫院廠家都說不知道
追蹤!90後小伙救觸電男孩:180斤的身軀多處受到電擊傷!
險!孕婦醫院停車場突然「發動」,煙台白衣女跪地接生

TAG:齊魯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