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也曾經17歲
文|章先先先生 圖|網路
17歲的路——難走,17歲的夢——難尋,17歲的愁——難言。
——題記
17歲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樣快樂,也沒有「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洒脫,17歲的雨季多了幾份沉默,沉默是一種誘惑。
17歲,我學會了寬容,習慣了獨處,選擇了沉默,我無悔。
17歲的路難走,17歲的夢難尋,17歲的愁難言。
(一)
善待他人是為了更好的善待自己,寬容他人其實是另一種自我反省。痛苦的回憶,深沉的思考,讓人更加清醒。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來自外界的一些傷害,經歷多了,自然有了提防。可是,我們卻往往沒有意識到,有一種傷害並不是來自外部的,而是我們自己造成的,為了一個小小的榮譽,為了一份微薄的獎勵,甚至為了他人的閑言碎語,我們發愁發怒,認真計較,糾纏其中,一旦久了,我們的心靈被折磨得千瘡百孔,於是我學會了寬容,不與他人計較,糾纏。
(二)
我是一個好動的男孩,正因如此,我才尋找安靜,把自己的肉體安置在遠離的地方,也可以說是一種有意的隔閡,得以獨處。獨處並不是孤獨,並不是寂寞,而是一種越熱鬧越感到寂寞的人在沉默中品味自己!
(三)
能夠說出來的感傷就不叫感傷了!感傷是一種只有自己才知道,才能深刻體會的痛楚的感觸,它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我常常獨自感傷,只有那樣我才會覺得那是真的我,我可以肆無忌憚地做一些我從未做過的事情,想許多許多我不敢去想的問題。
風吹落最後一片葉,在這個寂寞的季節。我習慣了走在他們的後面,因為在他們的後面,我可以讓自己的心思全寫在臉上。我不怕被他們看見而和我一起感傷,因為他們沒有甚至從未轉過身來看我,更確切的說是我不希望,他們轉過身來,我希望他們比我快樂。
章先先先生
有趣·愛·生活
點擊展開全文


TAG:章先先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