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花果山CEO孫悟空真正的知己是誰?

花果山CEO孫悟空真正的知己是誰?

孫悟空敢於三打白骨精,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明明知道對方是妖精,自然是要打的;二是相信憑藉自己的「巧言花語,嘴伶舌便」,是可以說服師父的。只是沒料到豬八戒在一旁「讒言冷語」,極力攛掇,促使唐三藏下了狠心,一紙貶書,將猴王趕回了花果山。後來黃袍怪將唐僧變作一隻斑斕猛虎,八戒沙僧白龍均不敵這位下凡的奎木狼,沙僧被擒,白龍受傷,左右無奈之下,八戒聽從白龍的建議,到花果山請師兄降妖。

要悟空走的是八戒,請悟空回的仍是八戒,這裡面真是頗有玄機。孫悟空曾變作豬八戒的女人高翠蘭,使得豬八戒因此丟掉了老婆;但做過人家夫人的孫悟空,好像因此被八戒佔了便宜,所以西行的一路,總愛時不時地戲弄老豬一下。從取經路上做出的貢獻來講,沙僧似乎不必八戒更大,但悟空基本對老沙還是比較客氣的,對八戒就直接許多。

不可否認,在人際關係中,相對較陌生或有距離感的人們之間,會比較客氣;越是熟知、知根知底的朋友,說話越是肆無忌憚。所以,請悟空出山的人一定得是八戒,因為只有八戒才是悟空真正的知己。白龍讓八戒去請悟空,八戒此時說了一句實話:「前者在白虎嶺上,打殺了那白骨夫人,他怪我攛掇師父念緊箍兒咒。我也只當耍子,不想那老和尚當真的念起來,就把他趕逐回去。」就像悟空喜歡變作蜻蜓或啄木鳥看八戒的笑話一樣,八戒攛掇唐僧念緊箍咒,目的也只是當耍子逗逗悟空,小小地報復一下而已。小白龍對孫悟空的評價是:「他是個有仁有義的猴王」。這是很有見地的評價,不愧兄弟一場。但他又說:「你見了他,且莫說師父有難,只說師父想你哩。」「管情他來也。」這就顯得對悟空還不是真正的了解了。

八戒見了悟空,按小白龍交代的,對悟空說:「師父想你,著我來請你的。」誰知道這招根本就不管用,孫悟空道:「他也不請我,他也不想我。他那日對天發誓,親筆寫了貶書,怎麼又肯想我,又肯著你遠來請我?我斷然也是不好去的。」八戒就繼續解釋,說師父「委實想你」,孫悟空就開始環顧左右而言他,勸八戒欣賞他花果山的美景了。眼看小白龍設計的方案無效,豬八戒動了動自己的豬腦子,開始憑自己對師兄的了解,實施了第二個方案。他先是在下山的途中不停地罵孫猴子,讓山上的小猴子去通風報信,逼迫悟空再次把自己「請」上山;然後就上演了「豬八戒義激猴王」的好戲。

豬八戒千里迢迢趕往花果山,一句師父想念斷斷是不會騙得了孫悟空的。從見了獃子的第一眼起,可以說敏感的悟空已經感覺到師父遇難了,而師弟們肯定戰不過那妖怪,這才來搬救兵的。這位被小白龍評價為「有仁有義的猴王」,的確是「身回水簾洞,心逐取經僧」的。他預感到師父有難,但自己是被逐回來的,這麼忙不迭地趕回去救師父,是很沒面子的事,似乎也很難給花果山的猴子猴孫們交代。為什麼八戒能請得動悟空?原因是八戒對他這位師兄太熟悉了。他明白「請將不如激將」的道理,而且他更知道,只有這樣才是給孫悟空最好的下山台階。於是他異常生動地演繹了黃袍怪對孫悟空的謾罵,不但有剝皮、抽筋、啃骨、吃心這樣的狠話,更有「饒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著油烹」這樣的惡毒之語。如果參加中戲的考試,這個時間段的表演可以保證他將會被錄取。

行者當然知道八戒是在表演,但他必須配合著八戒的表演,表現出一幅氣得抓耳撓腮的樣子。兄弟兩個此時已經是心知肚明了。孫悟空說:「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罵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老孫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普天的神將看見我,一個個控背躬身,口口稱呼大聖。這妖怪無禮,他敢背前面後罵我!我這去,把他拿住,碎屍萬段,以報罵我之仇!」悟空這話的意思是,他下山,卻不是因為八戒來請了,他去降妖,卻不是為了救那老和尚,他去打架,只因為這可惡的妖怪罵他了。所以為了圓這個話,他必須還要加一句:「報畢,我即回來。」聰明的豬八戒很狡猾地回答了師兄的這個問題:「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報了你仇,那時來與不來,任從尊意。」孫悟空和黃袍怪開打的時候,是這樣說的:「你這個潑怪,豈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父子無隔宿之仇!你傷害我師父,我怎麼不來救他?」待戳穿了八戒的謊言之後,悟空又說「且不必講此閑話」。那樣的閑話,真真只是他下山的借口而已。他的內心,豈能不知是獃子哄他?

唐僧被救之後說:「賢徒,虧了你也!虧了你也!這一去,早詣西方,徑回東土,奏唐王,你的功勞第一。」悟空也只是笑笑回答:「莫說莫說!但不念那話兒,足感愛厚之情也。」至於「報畢,我即回來」的話,悟空不說,八戒不說,這頁就輕易地被掀了過去。這齣戲里,考驗演員的表演能力頗多,幸虧有八戒能和猴哥配合得如此嚴絲合縫。在車遲國孫悟空和三道士鬥法,變作棗核釘兒「淬在油鍋底上」,再也不起來,連唐僧都信以為真了,偏偏是豬八戒氣呼呼地罵道:「闖禍的潑猴子,無知的弼馬溫!該死的潑猴子,油烹的弼馬溫!猴兒了帳,馬溫斷根!」把孫悟空激了起來,「忍不住現了本相,赤淋淋的,站在油鍋底」質問老豬:「饢糟的夯貨!你罵那個哩!」這再次驗證,豬八戒堪稱孫悟空真正的知己。

唐僧手無縛雞之力憑什麼讓孫悟空服帖?悟空是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拿著金箍棒能把天都捅個窟窿的混世魔王,曾經一心想著篡權奪位要當天宮皇帝的實力造反派;如果不是如來用詐,他差一點兒就成事兒了。悟能原是天蓬元帥,但卻色膽包天,連嫦娥都敢調戲的騷仙;悟凈曾是捲簾大將,犯事下界後當了河妖,也曾經嗜殺成性強霸一方。小白龍雖無多少可以炫耀的,但是他有強大的後台——我爸是龍王啊!

唐長老自己也深知大徒弟的本領高強、無人可比,但是他要的不是恃才傲物的狂徒,而是忠心耿耿跟他一心向佛的信徒。如果這猴頭不收斂自己的鋒芒,繼續狂妄自大,目中無師,那麼悟能和悟凈就會跟風效仿。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唐僧知道只要治住了最囂張的猴頭,其他人就賓服了。可你唐僧大頭和尚一個,肉眼凡胎,憑什麼來制服頑劣之徒呢。從表面上看唐僧固執愚頑,只會口念阿彌陀佛,一心死命向西。可徒兒們有所不知,三藏法師畢竟是三藏法師,佛經不是白學白念的!他們的師父其實是個大德高僧,滿腦子的大智慧!他在默默地尋找機會,時刻準備著一舉把頑劣囂張的大徒弟悟空制服擺平。

幸虧觀音姐姐早就給了唐長老《緊箍咒》,所以,「殺猴儆雞」就提上了議事日程。機緣說來就來了。師徒四眾到了白虎嶺,悟空因駕雲去化緣驚動了白骨洞的屍魔,便引出了千古好戲「美猴王三打白骨精,唐三藏藉機降徒弟。」看似手無縛雞之力,「恐傷螻蟻腳步輕,愛惜飛蛾紗罩燈」的唐長老還真敢碰硬,白虎嶺與悟空斗的這次法真是斗得精彩,而且最終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悟空第一棒打死屍魔所變化的嬌俏女郎時,唐僧意識到機會已到。如果這一次制的服,捋的順,那往後的事情就好辦了。但是如果治服不了,讓他造了反,那八戒和沙僧也定會惟悟空的馬首是瞻。弄不好猴子一怒之下把他這個師父煮著吃了也不敢說。於是乎明知悟空所打死的肯定是個妖精無異,唐僧仍執意說他打死的是個好人。猴性急躁,不知師父設下的圈套,嘴就沒有了把門的,一通胡話就嘟嚕嚕地說將出來,你看他道:「師父,我知道你了。你見人家小娘子容貌秀美,定是動了凡心。您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幾棵樹來,沙僧尋些草來,我做木匠,就在這裡搭個窩鋪,您與她圓房成事,我們大家散了,卻不是件好事兒?何必又長途跋涉,取什麼經去!」他這下不僅中了圈套,還觸了唐僧忍耐的底線,出家人怕的就是拿女色說事兒!

唐僧被悟空這番羞辱,等於挨了十個大耳刮子一樣。「唐僧哪裡吃的他這句言語,羞得個光頭徹耳通紅。」是可忍孰不可忍,你這猴頭哪裡還把師父放在眼裡!此時不殺一殺你這潑猴的威風,更待何時;此時不好好收拾猴頭一番,更尋何機?唐僧欲擒故縱,又借刀殺人假意耳軟聽信八戒讒言,先把緊箍咒念上了二十遍。悟空只顧逞口舌之勇,哪裡會料到師父早就要收拾他了呢。所以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恣意大膽,仍舊沒有把師父當成一棵菜。三打白骨精之後,唐僧徹底翻了臉,下起了狠心,將那緊箍咒念成了八倍速的快進模式。差點沒把猴頭箍成個丫腰葫蘆,裂成兩半兒瓢。真可謂不治則已,要治就治你於死地。最終,師父取出筆墨,寫下休書一封,與猴子徹底斷絕了師徒關係。算是給了猴頭最為嚴厲的懲罰!

沒有了監護人,悟空這勞改算是白勞改了。猴子這回也是真怕了,但已無力回天,只好鬱悶滴回了花果山,獨自反省去了。你看師父就是師父!唐僧假借白骨精,巧用豬八戒,三下五除二就收拾了猴頭。如此一治。八戒和沙僧哪個不嚇得屁滾尿流,再有半點兒不敬?!

西遊記中孫悟空竟然是個吹牛大王?孫悟空被關在八卦爐中,之所以說是沒有死的關鍵就是他立即將身鑽在巽宮位下,孫悟空沒有在八卦爐中待過,又怎麼會這麼快地找到巽位的呢?咱們上回《孫悟空的出身和師父之謎》中說過:孫悟空出生的石頭就是太上老君廢棄了的八卦爐,這樣就好解釋了,太上老君把孫悟空扔進了八卦爐就相當於送孫悟空回老家是一樣的。真箇光陰迅速,不覺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開爐取丹,孫悟空出了丹爐就找一個涼快空氣清新的好地方:那大聖雙手捂著眼,正自揉搓流涕,只聽得爐頭聲響,猛睜睛看見光明,他就忍不住將身一縱,跳出丹爐,唿喇一聲,蹬倒八卦爐,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爐與丁甲一班人來扯,被他一個個都放倒,好似癲癇的白額虎、瘋狂的獨角龍。這個時候太上老君丟了一個天大的人,老君趕上抓一把,被他一扌卒,扌卒了個倒栽蔥,脫身走了。太上老君被孫悟空扌卒了個倒栽蔥,這在天界可是聞所未聞的。作為道祖這個臉可謂是丟大了。從這以後,《西遊記》前八回,最精彩的就是大鬧天宮了。大鬧天宮這部分還被單獨拿出來製作成動畫片和各種類型的影視劇場。孫悟空一直以來把這事做為他頂門立戶的大事件。西天取經路上經過那個山頭自己都要主動拿出來提一提。那咱們就拋開迷霧,仔細看看孫悟空大鬧天宮都做了些什麼。

大鬧天宮第一關。孫悟空從耳朵內掣出金箍棒,迎風幌一幌,碗來粗細,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卻又大亂天宮,打得那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蹤。九曜星打不過孫悟空,閉門閉戶不出來貪生怕死,四天王在圍剿花果山的時候有放水的嫌疑,無影無形不出來露面也是情有可原,那麼天庭的其他神仙呢,都去哪裡了?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鐵棒東打西敵,更無一神可擋。只打到通明殿里,靈霄殿外。孫悟空打到凌霄殿基本上沒有遇上什麼對手,就連圍剿花果山的神仙都沒有出來,難說是玉帝不開蟠桃會不發工資,整個天庭的人都是各種不滿,等著看玉帝的笑話。孫悟空闖過了第一關,來到靈宵殿門前。

大鬧天宮第二關。《西遊記》原文:幸有佑聖真君的佐使王靈官執殿,他看大聖縱橫,掣金鞭近前擋住道:「潑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這大聖不由分說,舉棒就打,那靈官鞭起相迎,兩個在靈霄殿前廝渾一處。這個佑聖真君顧名思義就是玉皇大帝的皇家護衛隊成員,所以特別的出力。他兩個斗在一處,勝敗未分,早有佑聖真君又差將佐發文到雷府,調三十六員雷將齊來,把大聖圍在垓心,各騁兇惡鏊戰。孫悟空和佑聖真君打了個平手就卡住了。然後援兵三十站員雷將就來了,那大聖全無一毫懼色,使一條如意棒,左遮右擋,後架前迎。一時,見那眾雷將的刀槍劍戟、鞭簡撾錘、鉞斧金瓜、旄鐮月鏟,來的甚緊。他即搖身一變,變做三頭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變做三條,六隻手使開三打棒,好似紡車兒一般,滴流流,在那垓心裡飛舞,眾雷神莫能相近。儘管看孫悟空自己打得熱鬧,就像一個人單挑一群人,被一群人圍住,息不管不顧各自亂打,別人也打不了他,但是時間長了,自己累了也就敗了。孫悟空卡在第二天就過不去了,只打到了靈霄寶殿的門前。

孫悟空在暴走模式下也只是過了第一關,第二關都過不去,真正交手的人只有佑聖真君和三十六連名字都沒提的雷將,到過的地點就是靈霄寶殿的大門前,就像你到衙門告狀,還沒來得及敲鼓就被一群衙役給圍住了,你只好在門口亂罵,縣太爺聽到門外有奇怪的聲音就問師爺說門口是不是出了什麼事。師爺出門一看是有人鬧事,就立即回稟給了縣太爺。縣太老爺心想怎麼可以這麼沒規矩,來人把展昭叫來把這個人抓起來!這大概其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場景,是不是有一股淡淡的憂傷?

其實再仔細想想,為什麼取經路上那麼多的妖怪孫悟空打不過動輒上天請人幫忙,不是孫悟空保存實力,那是真的打不過。吹牛可以,真的要動手,那還不趕緊請高手相助?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真相,後來演變成一起有預謀的自我營銷事件。自此之後,花果山首席CEO的人生簡歷上有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禾父的人生 的精彩文章:

九九歸真西遊行,一路坎坷妖魔生!那些入流的妖怪們!
太上老君竟是孫悟空的師傅?
那些美艷的女妖精,各有來頭各有歸路
唐僧肉,長生不老的傳說,為啥永遠吃不到?
感謝誰?被誰戲弄?為啥沒朋友?孫悟空的那些事?

TAG:禾父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