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赫赫有名的貝勒爺,到了清朝末期,為何開始一文不值?

赫赫有名的貝勒爺,到了清朝末期,為何開始一文不值?

說起貝勒爺這個稱呼,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有關清朝歷史的電視劇中,這個稱呼經常出現。最近一部電視劇非常火,裡邊的貝勒爺堪稱通天級別的人物。那麼貝勒爺究竟是什麼爵位,貝勒爺在清朝等級森嚴的貴族秩序中,究竟屬於什麼級別。其實絕大多數貝勒根本沒有權力,他們最多就是衣食無憂而已。

在滿語里,貝勒就是王子或者寶貝的意思。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時,根本沒有相應的貴族等級制度。當時,只要是努爾哈赤的兒子都被成為貝勒。皇太極、阿敏等四人被稱為四大貝勒,在這一時期,貝勒堪稱是實權人物。1636年,皇太極稱帝,清朝從而建立。在清朝建立以後,皇太極建立了一整套的貴族體系,貝勒的地位開始下降。

皇太極建立了親王、郡王等爵位,這些爵位主要分封自己的兄弟們,以及投降的明朝大將。不過這一時期,爵位制度並不完善。皇太極的兒子們都可以被稱為貝勒,當然,已經封王的除外。在這一時期,貝勒也算上層人物。只有皇帝和親王的兒子才能被貝勒,這一時期的貝勒爺,要麼是在戰場上作戰,要麼在各個衙門裡。

公元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在順治皇帝在位期間,清朝的爵位制度逐步完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等都已經出現,而且強調冊封。大家應該熟悉雍正的爵位,起初就是貝勒,由於排行老四,所以被稱為四貝勒。但也有很多皇子沒有爵位,官員們只能稱呼十五爺、十七爺等等。在康熙、雍正時期,即便是皇子有的也沒有爵位。但是到了乾隆以後,主要是皇子肯定封親王,親王之下是郡王,郡王之下才是貝勒。

清朝為了防止爵位過分泛濫,有這樣的規矩。每隔一代降低一級,也就是說,如果某位親王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只能是郡王,他的孫子只能是貝勒。這樣幾代下來,這個家族就沒落了。在清朝的中前期,貝勒爺還算值錢。但是到了清朝的後期,隨著皇室成員越來越多,貝勒爺這個稱呼開始爛大街了。清朝後期的大部分貝勒,也就是有一份閑差而已,根本談不上什麼權力。

當然,這要看自己家族是否顯赫。如果自己的父親是朝中重臣,那這樣的貝勒爺確實有權力。但是絕對到不了通天的水平,清朝末期很出名的慶親王,他年輕時就是貝勒。由於實在無法度日,連自己的朝服都當了。其實不但貝勒,那些沒有實權的王爺也和富家翁差不多。清朝官場上有這麼一句話,閑散王爺不如官。意思是那種閑散王爺什麼都不算,清朝後期的實權人物就那麼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瞬繁華萬里 的精彩文章:

工資的50倍以上,清朝的養廉銀,為何成為了潛規則?
1985年,中國擁有400多萬常備軍,為何要裁軍100萬?
不同的說法,雍正在位才13年,為何被黑了200多年?
1988年,中國推出了87式軍服,為何取消了紅領章?
如果太平天國突圍到中原地區,能否一舉推翻滿清朝廷?

TAG:轉瞬繁華萬里 |